
文言小说与《聊斋志异》.ppt
22页清代文言小说创作概况§ 1、清代前期: § 蒲松龄——《聊斋志异》 § 《虞初新志》——清代文言小说集,二十卷,张潮编辑 辑录明末清初类似小说的作品共一百五十篇,是了解当时 文言笔记小说创作情况的重要参考书 § 2、清代中期: § 模仿《聊斋志异》的近于传奇形式的作品——和邦额的《 夜谭随录》、沈起凤的《谐铎》、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 草》 § 模仿魏晋志怪之作——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 《子不语》等 § 但两类拟作皆不逮原作,属于传统形态的文言小说逐步走 向终结蒲松龄的著作§ 一、多产作家: § 各种作品数量甚多 § 二、写作上的多面手: § 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及实用文字皆有 创作 § 三、热爱通俗文学: § 有俚曲、戏曲的创作,都用白话文写成 § 四、写普及读物: § 《日用俗字》、《农桑经》《聊斋志异》的作者与概况Ø一、作者生活Ø1、对科举的热中和失败;Ø2、南游幕宾生活;Ø3、坐馆教书生活Ø二、《聊斋志异》概况:Ø近五百篇作品,多记述花妖狐魅 和畸人异行《聊斋志异》成书的过程Ø1、故事来源大致有三:Ø一是根据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概 括;Ø二是将前代小说、戏曲中的故事加以改编 ;Ø三是将亲朋好友提供的素材加以整理。
Ø2、前前后后写了近四十年:Ø《夏雪》,记载的是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七 月苏州大雪的事,蒲松龄68岁《聊斋志异》的写作背景和动机§ 1、时代文风的影响: § 明末弥漫着一股写传奇的风韵,至清代仍不改 § 2、故乡传统的影响 § 山东 ——”神仙方士“的发祥地,具有浪漫主义的传统 § 3、爱鬼故事 § 《自志》——“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 鬼 ” § 4、发泄内心痛苦之需 § 借狐鬼故事,来发泄生活困顿、仕途失意、不能施展抱负 之苦闷 § 5、与清代残酷的文字狱有关 § 采用非现实的狐鬼世界去开展故事,以鬼魅妖精作为主角 ,可以避免文字狱之灾《聊斋志异》的版本§一、概况: §超过六十种 §细分——手稿本、抄本、刻 本、评注本、三会本、全译 本 §概分——稿本、抄本及刻本《聊斋志异》的版本§ 1.稿本: § 原稿本现存大概是全书之半,共四百页二百三十七篇, 这是研究《聊斋志异》的第一手材料 §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作者构思小说的过程和修改作品的情况 ,同时也可以作为校正其它各种刊本讹夺的根据 § 2.抄本: § 乾隆十六年张氏铸雪斋抄本, 收文多达四百八十八篇,文 字及编排近手稿本 § 乾隆黄炎熙选抄本 § 六十年代在山东淄博市周村附近发现的旧抄本廿四卷本 § 康熙抄本,有可能窥见手稿本四分之三的原貌。
《聊斋志异》的版本§ 3.刻本: § 乾隆三十一年赵起杲青柯亭刻本—— 现存最早的 刻本,收文四百廿五篇,篇目虽不算完整,但重 要的篇章,都已囊括在内了,以后又一再翻刻 § 乾隆三十二年王金范刻本 § 4、今人张友鹤“三会本” § “三会”的意思是“会校、会注、会评”,即集合了 各种版本的校勘,各家的注释及各家的评点于一 身的本子 § 全书收小说四百九十一篇,为我们提供了最完整 的《聊斋志异》的全部作品和前人评语《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一、《聊斋志异》作品分类: § 一种是短书——即六朝志怪类的简短文字,如《 夏雪》; § 二是传奇体——即洋洋洒洒,长达千言的一些名 篇; § 三是新创而类似今天散文特写的作品——主要记 一些怪诞事物或一些民情风俗,如《口技》、《 夜明》等 § 其中,以传奇体的作品为《聊斋》的精华与欣赏 重点《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第一,关于对贪官污吏的批判 § 1、内容: § 抨击了社会政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罪 恶 § 2、蒲氏的态度: § 对下级官吏最为痛恨,对最高的统治者则 存有幻想,认为百姓之所以受苦,是因为 贪官污吏欺压善良,皇帝还是圣明的《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第二,关于对科举制度的抨击 § 1、内容: § 揭露了试官的无能、贪婪;描写了士子痛 苦的精神世界。
§ 2、蒲氏的态度: § 并不反对科举制度本身,它不只适用于人 世间,也适用于鬼神的世界;科举制度最 大的缺失,是考官的无能和受贿,造成了 考试的不公平《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第三,关于爱情婚姻 § 1、内容: § 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真挚的爱情:塑造了一系列 情痴形象;突破了才子佳人模式,强调了赤子之 爱;歌颂了超越生死的爱情力量;描写了爱与礼 教、世俗的斗争 § 2、蒲氏的态度: § 只有狐鬼才可以自由随便表达自己的感情,而生 活在人世间的人就要遵守既定的道德规范; § 在婚姻制度上男女性别具有不同的标准《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第四、其他 § ——歌颂了普通人的种种美好品格;总结 了社会人生的经验教训 § 讽刺人性的《劳山道士》;警戒世人要带 眼识人的《画皮》;以情节复杂取胜,写 案中有案、冤外有冤的《胭脂》 § 总的来说,蒲氏的思想新旧混杂,充满矛 盾,不能不分好坏一概加以肯定鲁迅对《聊斋》的写法的分析§ 《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 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 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 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 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 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 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 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 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 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一)总特点: § 兼采众体之长、加以融汇创造,艺术上丰富多彩 、绚丽多姿 § (二)具体特点: § 1、“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 传奇法:对人物事件作深入细致的描写, “描写 委曲,叙次井然”、“详尽” § 2、幻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 能很好地把握虚幻和写实之间的关系,总能在人 鬼之间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就是“浪漫主义和现 实主义的高度结合”《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3、对人物情态和生活景象的描写刻画,细腻委曲 ,逼真生动,读来如在眼前 § 善于抓住各种人物独具的外貌、言语、行动和所 处的不同环境,或铺叙,或点染,往往寥寥数笔 ,便能形神兼备 § 4、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 变幻无穷,曲尽腾挪跌宕、变化多端之妙 § 5、语言古雅简练,清新活泼、内含丰富 § 熔铸了古文语言的精粹,并吸收了大量民间文学 、群众口语和方言俚语中的精华《聊斋志异》的地位§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上的一座巍 巍高峰,堪称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 (一)《聊斋志异》是中国反映社会生活最广阔 、最深刻的一部古典短篇小说集: § 继承发展了志怪和传奇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吸 收了神话传说中的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描绘了 一幅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历史图画,展示了清朝 初年社会生活最本质的方面其他各种短篇小说 没有哪一部象《聊斋志异》那样广泛而深刻地反 映了自己的时代《聊斋志异》的地位§ (二)《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 艺术技巧极为成熟的标志: § 1、继承和发展了六朝志怪和唐宋传奇的艺 术传统,“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把中国 古代文言小说史上两种主要形式熔于—炉 ,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最完美的艺术 形式 § 2、开辟了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主的短 篇小说创作新天地《聊斋志异》的地位§ 《聊斋志异》一方面继承了编织动人故事的传统 ,以丰富生动、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著称于世; 另一方面又突破了这—传统,把塑造人物形象作 为短篇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变故事体为人物体 ,把古代短篇小说的创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体 现了中国短篇小说的发展趋势 § (三)《聊斋志异》对后世的短篇小说创作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 它问世以后,不胫而走,模拟之作大量出现。
§ 《聊斋志异》所提供的艺术范例,在今天仍然被 许多作家所揣摩和学习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 一、纪昀 § 二、传统小说观念: § 1、不满《聊斋志异》体式上的“一书 而兼二体”与描写上的“细微曲折,摹 绘如生” § 2、提出小说创作应揆情度理,直录 其事,“简淡数言,自然妙运”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 三、《阅微草堂笔记》拟魏晋志怪类小说 § 1、构成: § 包括《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 》、《姑妄听之》及《滦阳续录》五种,共有一千 一百九十六则,约三十八万字 § 2、内容:广泛 § 上下古今,几无所不包既有上层社会的故老遗闻 ,官场百态,人情世态,典章制度的考证等;也有 下层社会里巷琐谈,奇事异闻,以及愚夫愚妇的道 德教化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 3、艺术特色: § 有意追摹六朝志怪,篇幅短小,记事简要 ,重实录而少铺陈,尚质朴而黜繁华,叙 述简古雅洁,议论妙极精微,“雍容淡雅, 天趣盎然”,有大家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