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八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2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学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7969569
  • 上传时间:2018-07-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考点考点 20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考纲考情考试要求2015 年2016 年2017 年考试内容 必考加试10 月4 月10 月4 月11 月(1)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bT28T23(2)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T34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c(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b2.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2)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b(1)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cT20T24(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c3.走向世界大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d(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b(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b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3)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b5.第二(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cT242争的爆发及其影响次世界大战的扩大(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c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cT22(1)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cT21(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cT23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3)德国、日本的投降b(1)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b(2)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b(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c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c一、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b)(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2)主要影响:①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②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弊端充分暴露,群众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兴起,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③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加剧了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加剧④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美国通过新政保存了资本主义制度3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实行对外扩张2.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1)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国内矛盾尖锐,引起社会动荡②政治原因:德国政府束手无策,垄断资产阶级支持建立独裁政府③直接原因: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妄图建立日耳曼的“第三帝国” ④历史原因: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缺乏民主传统)2)建立:①1932 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②1933 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3)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3.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1)原因①历史原因:缺乏民主传统,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对华盛顿体系的压制不满。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造成严重社会动荡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2)建立①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东北三省②标志:1936 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初步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3)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4.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c)(1)相同点①历史原因:都缺乏民主传统,受到本国军事、封建主义历史传统的影响都受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压制,极力想打破该体系的束缚②建立时机:都是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③法西斯专政的本质:对内实行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2)不同点①建立的过程:德国是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再发动战争;而日本是先发动侵略战争,后逐步建立起法西斯专政②核心力量:德国以纳粹党为核心,以希特勒为领袖;日本以军部为核心③建立的方式:a.德国建有一个法西斯政党,并通过欺骗性宣传获得选举胜利而上台b.日本没有法西斯政党,通过法西斯组织军部,发动政变上台二、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b)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东北七七事变4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1935 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加上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纵容,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936 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西班牙人民在一些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下,英勇抗击德意法西斯的进攻。

      1939年马德里被叛军攻陷,西班牙建立起法西斯独裁政权2.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b)(1)原因:法西斯国家共同利益的需要:对抗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抢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2)过程①1936 年 10 月,德意签订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②1936 年 11 月,德日签订《产国际协定》 ③1937 年 11 月,意大利加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3)影响:初步形成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威胁世界和平三、走向世界大战1.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c)(1)主要表现:①纵容日本侵略中国②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③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④1938 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没有抗议⑤制造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⑥1939 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⑦“奇怪战争”“静坐战”——绥靖政策在战时的延续2)影响:①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二战的爆发②英法忽视了战争准备,导致战争初期受到严重损失③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团结对敌和建立反法西斯同盟3)历史教训:①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②对侵略行为不能纵容,应及时制止。

      ③肩负起大国责任和义务④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2.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c)(1)内容:双方互不使用武力;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向第三国提供任何援助;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2)后果:①对苏联: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斯划分势力范围,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强权政治的体现,应予以否定②对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加速二战爆发③对英法:5“祸水东引”的阴谋失败,绥靖政策初步破产3.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d)(1)原因:①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空前尖锐②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③直接原因: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④英、法、美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是战争爆发的深层诱因⑤没有及时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2)过程:①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②20 世纪30 年代,德、日、意法西斯对外不断扩张③英、法、美面对法西斯扩张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

      ④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客观上对德的扩张有利⑤1937 年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⑥1939 年,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b)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闪击波兰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b)(1)波兰迅速溃败的原因①波方: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②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闪电战)③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 ,致使波兰孤立无援④苏联: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2)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①主要原因:军事理论落后,对“闪电战”认识不足,主攻方向判断失误;迷信阵地战和马其诺防线,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新战术认识不深②根本原因: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法国备战不足,国内民心涣散,士气低落,影响军队的战斗力③外部原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无后顾之忧,集中兵力于西线,意大利趁火打劫3.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b)(1)敦刻尔克撤退:1940 年,德军突破阿登山区,绕过马奇诺防线,将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法国东北的敦刻尔克。

      英军将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反攻保存了实力2)不列颠之战:1940 年,德国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为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不断空袭英国本土,打击英国的军事设施英军粉碎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德国被迫推迟“海狮计划”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c)(1)爆发:1941 年 6 月 22 日,(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突6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2)影响:①对苏:损失惨重,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②对德: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的失败③对整个战局:二战扩大,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c)(1)爆发: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2)影响:①对日:战术上暂时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本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为失败埋下祸根②对美:损失重大,卷入战争③对亚太: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④对整个战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⑤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c)(1)原因: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直接原因)2)形成:1942 年元旦,在华盛顿,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3)意义:①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②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信心,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英国绥靖政策纵容了德国侵略野心史料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1938 年 9 月 27 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演说论从史出 绥靖政策目的是纵容德国进攻苏联,牺牲小国利益,确保英国利益,但纵容了德国侵略野心2.中国抗战与世界时局的关联史料 1938 年 7 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曾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7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论从史出 (1)①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

      ②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③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④的依据:“国联制度设计缺陷” “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 “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等2)各国以上立场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野心,进一步恶化了远东局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二战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3)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4)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推行中立自保政策,苏联避战自保,客观上促进了大战的爆发2.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实质和影响(1)原因:①英、法等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因一战而大大削弱,不愿与法西斯国家正面交锋②一战显示了现代战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