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光缆招标技术规范书.doc
30页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通信网建设Ⅱ期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普通光缆招标技术规范书云南电网公司20102012年1208月目 录1 总则 11.1 适用范围 11.2 投标须知 11.3 投标要求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使用条件 34 一般要求 44.1 产品要求 44.2 其他要求 45 技术要求 45.1 技术参数 45.2 光缆结构 55.3 其他要求 66 质量保证 76.1 基本要求 76.2 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76.3 附加质量保证要求 76.4 达不到保证性能的处理 77 试验 77.1 基本要求 77.2 试验方法 88 测试和验收 148.1 基本要求 148.2 术语限定 148.3 型式检验 148.4 出厂检验 168.5 现场检验 168.6 竣工验收 178.7 判定规则 179 包装、运输和存储 179.1 缆盘交货标准 179.2 缆端交货标准 179.3 铭牌交货标准 179.4 单盘光缆测试报告交货标准 1810 技术文件要求 1810.1 基本要求 1810.2 交付要求 1810.3 其他 1911 服务要求 1911.1 检验和验收要求 1911.2 质量保证及管理要求 2011.3 技术服务要求 2012 供货要求 2212.1 基本要求 2212.2 供货清单 2212.3 交货时间 2212.4 交货地点 2213 其他事项 2314 附件 24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通信网建设Ⅱ期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普通光缆的招标技术标准和要求。
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的普通光缆的招标技术要求应参照本规范执行1.2 投标须知1.2.1 对本规范中技术要求的所有条款必须逐条应答和说明,提供具体的技术数据,以表格形式给出设备技术参数保证值,如有偏差,应给出技术偏差表,否则视该条回答无效如有异于技术规范书要求之处,应指出并论述其理由,投标差异按要求填写,差异表格式参照附件1:投标差异表1.2.2 投标方提供的产品除应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外,还需符合国际最先进的制造和装配的需要,不能因本技术规范书的遗漏、疏忽和不明确而解脱投标方提供第一流材料、产品质量及服务的责任倘若发现有任何疏漏和不明确之处,投标方应及时通知招标方,在问题未澄清之前仍进行的任何工作均由投标方负责1.2.3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技术规范为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技术要求作详细的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相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1.2.4 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必须是标准的,技术上是先进和成熟的,材料是崭新的投标方必须保证光缆的整体性能指标和所供光缆的完整性,如果存在缺陷,所发生的费用由投标方承担1.2.5 本技术规范书对普通光缆参数、性能、结构和试验等技术方面在投标阶段所提出要求,投标方应对普通光缆按单价和总价进行投标,具体配盘由签订合同时确定。
1.2.6 投标方投标价格中应包含技术服务费、厂验费、培训费等费用,并在投标技术文件中附清单说明;投标方应详实注明投标产品的标配件及选配件,要求标出标配件及选配件的参数性能、价格,并且以后采购同类产品价格,均不得高于本次报价1.2.7 本技术规范使用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标准不一致时,按最高标准执行1.2.8 本技术规范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投标内容的技术附件,与投标文件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2.9 本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协商解决1.2.10 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1.3 投标要求1.3.1 投标方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专业经营资质,具有良好的信誉投标方为代理商,必须提供原厂商针对本招标产品的授权,同一产品只能授权一家代理商;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两个及两个以上法人单位,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不得同时参与本项目投标1.3.2 投标方或制造商应有设计、制造和提供同类产品的资质及经验,所提供的产品具有质检部门的质量认可文件(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书、入网证、权威机构对机械、温度、抗电腐蚀等性能(国内没有条件测试的,可以提供国外权威机构测试)的检测报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不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3.3 投标方提供的普通光缆必须具有3年以上良好的运行记录,并给出相应的业绩证明资料等,并给出业绩汇总表,业绩汇总表格式参照附件2:光缆厂家状况调研表1.3.4 本技术规范书可以作为投标方编制投标书的依据,对于本技术规范书的某些部分,投标方如不能满足要求,应在投标书中给出技术偏差表,否则,招标方即认为投标方提供的光缆可以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1.3.5 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规定而GB、DL、YD、ITU-T和IEC等系列标准已经有建议的,按较高要求执行1.3.6 投标方可以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修改意见供招标方参考,招标方有权对本技术规范书进行修改和补充1.3.7 投标方必须提供所供光缆中的光纤产品型号、生产厂家,给出光缆结构和技术参数;应能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提供光缆的长度、建议的金具和光缆接续的连接设备的清单1.3.8 投标方投标报价时,需按单价和总价的形式进行报价,并提供每增加或减少光纤裸纤的单芯/千米的单价,便于招标方选择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下列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规范书的各方应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如标准间出现矛盾时,则按最高标准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GB/T 7424.1-2003光缆总规范 第1部分:总则GB/T 9771.1-2000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B/T 9771.5-2000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B/T 12666.6-1990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GB/T 15972.1-1998光纤总规范 第1部分:总则YD/T 629.2-1993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后向散射监测法YD 839.1~839.4-2000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YD/T 901-2001核心网用光缆-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YD/T 908-2000光缆型号命名方法YD/T 1115.1-2001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 第一部分:阻水带YD/T 1115.2-2001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 第二部分:阻水纱Q/CSG XXXXX-2009110kV及以下配电网技术装备导则Q/CSG XXXXX-2010南方电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QG/YW-SC-05-2009云南电网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试行)QB/YW 110-01-2009电气设备装备技术原则ITU-T G.652-2005单模光纤和光缆的特性ITU-T G.655-2006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和光缆的特性IEC 60068-2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IEC 60793-1光纤.第1部分:测量方法和实验程序IEC 60793-2光纤.第2部分:产品规范IEC 60794-1光缆.第1部分:总规范IEC 60794-2光缆.第2部分:产品规范IEC 60811-1电缆和光缆的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应用方法IEC 60811-5电缆和光缆的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5部分:通用实验方法IEC 61395高架电线-绞合电线的蔓延测试程序3 使用条件本技术规范书所涉及的设备的相关运行环境要求如下:a) 环境温度:-40℃~+70℃;b) 相对湿度:5%~95%无凝露,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c) 大气压力:70kPa~106kPa;d) 海拔高度:2000m;e) 环境温度最大变化率:1℃/min;f) 最大日温差:不高于25℃;g) 最大设计风速:不小于35m/s;h) 地震烈度:8度;i) 防污等级:Ⅳ级。
4 一般要求4.1 产品要求4.1.1 普通光缆的光纤必须满足ITU-T G.652建议要求,单盘光缆中不允许有接续点4.1.2 同批次、同类型的产品应使用同一设计、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艺制造出来的光纤(纤芯材质必须采用康宁产品),在同一管内的光纤通过颜色可彼此加以区别4.1.3 若光缆中的光纤数高于12芯时,松套管应采用全色谱加以区分,松套管中的光纤数为12芯,采用全色谱来识别12芯的光纤标志颜色的顺序见表4-1所示,原始的色码在整个光缆的设计寿命期内应可清晰辨认表4-1 全色谱的顺序表序号123456789101112颜色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蓝4.2 其他要求4.2.1 普通光缆表面不应有任何肉眼可见的缺陷,例如划痕、压印等4.2.2 光缆出厂前应在阻燃外护套层打印“昆供配网”字样标记,字体样式和大小参考投标方现有标记方式,每个字带间隔不超过1米5 技术要求5.1 技术参数普通光缆纤芯必须采用G.652型纤芯,光纤材料、结构尺寸的设计、制造和电气性能必须符合ITU-T G.652规定,具体技术参数要求如下:表5-1 G.652纤芯属性表参数表述参数值模场直径波长1310nm、1550nm标称值范围8.6~9.5μm容差±0.6μm包层直径标称值125.0μm容差±1μm核壳同心度误差最大0.6μm包层不圆度最大1.0%光缆截止波长最大1260宏弯损耗半径30mm圈数100在1625nm区域的最大值0.1dB表面应力最小值0.69GPa色度色散系数最小零色散波长λ0min1300nm最大零色散波长λ0max1324nm零色散波长最大斜率S0max0.092ps/nm2·km未成缆光纤PMDQ最大(注1)衰减系数1310nm~1625nm区域最大值0.36dB/km(注2)1383nm±3nm区域的最大值(注3)1550nm区域的最大值0.21dB/kmPMDQM20段光缆Q0.01%最大PMDQ0.20ps/(km)1/2注1:如果对于特定的光缆结构已经知道能支持对光缆PMDQ要求的最大PMD系数,则可以由成缆者来规定可选用的最大PMD系数。
注2:通过将0.07dB/km的感生瑞利散射损耗加到1310nm的衰减值上,该波长范围可以扩大到1260nm在这种情况下,光缆截止波长不应超过1250nm注3:在氢老化以后在此波长上的抽样衰减平均值应小于或等于为1310nm~1625nm范围规定的最大值5.2 光缆结构5.2.1 普通光缆为全非金属/阻燃/防动物啮咬型光缆,光缆的结构示意如图5-1所示,套管及纤芯数量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