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玉米新品种“赣科甜6号”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16页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提纲一、项目名称甜玉米新品种“赣科甜6号”的试验示范与推广二、申请单位概况(含高校或科研机构、企业等)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迅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南莲路602号注册时间:1984年注册资金:98.4万元登记注册类型:全额拔款事业单位主管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二)申报单位转化能力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显著建所以来,获得了国家及省级科技奖励30余项,主持选育并通过省级审(认)定的玉米、油菜、花生、大豆、芝麻、甘薯、大小麦等作物品种近40个,国审品种2个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丰收奖一等奖”等4项国家奖励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省级奖励20多项主编和参与完成的书、刊、专辑有《中国四季玉米》、《旱粮作物栽培》、《中国大麦文集》(第三集)、《油菜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农业丰产模式操作》、《油料作物栽培技术》、《中国油菜品种志》、《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目录》、《中国荞麦》等,发表科技论文300多篇累计收集省内品种资源2540份,其中上交国家种质资源库1500余份。
当前,本所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近40项,其中包括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主要从事旱粮作物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种质资源创新、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工作设有杂粮研究室、油料作物研究室、甘薯研究室、豆类研究室、作物远缘杂交研究室5个科研研究室本所在南昌县拥有80亩高标准核心试验区,在高安市拥有350亩农业科技示范农场,建有具有设备齐全的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建所以来,获得了国家及省级科技奖励30余项;主持选育并通过省级审(认)定的玉米、油菜、花生、大豆、芝麻、甘薯、大小麦等作物品种30余个;发表SCI及国家核心期刊科研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目前,本所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近40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多元2.单位职工队伍情况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现有职工36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5人,高级农艺师2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及其他辅助人员13人现有博士4人,硕士14人从事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服务人员为28人。
3.具有较强的成果研发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储备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有一支骨干队伍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及栽培等相关研究先后育出赣玉糯2705、赣科甜3号、赣白糯11、赣科甜6号、嘉甜糯13等5个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项目技术负责人饶月亮,1995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玉米、芝麻等旱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工作,现任杂粮研究室主任本人工作期间主持与参与完成了省级以上项目10多项,其它项目10余项,主持了 “江西省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国家东南区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区域试验”、江西省农业攻关项目“黑芝麻几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黑芝麻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以及“江西省芝麻区域试验”等项目,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项目主要有“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华南区育种科学家岗位(nycytx-20-1-03)、”国家行业专项(农业)“芝麻不同生态区种植模式和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nyhyzx07-015-3)”、国家基金“芝麻有限生长习性基因的遗传图谱定位研究”等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其它奖项3项,其中主持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黑芝麻新品种赣芝9号的选育与应用”2014年度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先进工作者”,“全省科普工作先进者”;发表相关论文专著及科普论文30余篇;主持选育或参与选育品种10余个,其中主持选育出糯玉米新品种有“赣玉糯2705”,“赣白糯11”、“嘉甜糯13”、“赣科甜3号”、“赣科甜6号”五个品种;主持或参与选育芝麻新品种“赣芝6、9、10、12、13、14、15号”等七个品种、“赣芝10号”。
三) 申报单位管理情况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是省级事业单位,在科研、财务、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和量化的管理工作评价体系,将全所各项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按标准操作,做到有章可循单位具有独立事业法人,实行所长负责制,对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人员科研素质高,服务社会、服务三农服务意识强单位以“科技办所,人才兴所”的治所方针,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在科研任务方向调整上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三农和经济建设为目的单位力求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并重,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 “十二五”以来,为加速产业化进程,单位在新成果、新技术综合开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措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四) 合作单位概况江西省玉丰种业有限公司是江西省蔬菜种子行业唯一拥有“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江西省著名商标”和江西省AAA级企业等荣誉的省级企业,注册资金3000万元公司位于江西新余珠珊板桥工业园内,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营业及生活用房4800平方米,种子仓储4800平方米,低温储藏冷库1000平方米,达到省级标准的检验室300平方米,晒场3000平方米。
拥有繁育基地2万亩,分布于江西、新疆、辽宁、甘肃、河北等地,其中玉米种子年产量70万斤,豇豆种子年产量60万斤,西甜瓜种子年产量3万斤,其他种子年产量40万斤,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2013年1月开始建设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玉丰种业现代农业蔬菜科技园,该科技园占地600亩,规划建设标准蔬菜大棚300个,连栋大棚10个,光伏大棚3个,总投资2000万元,该项目于2013年动工,计划于2018年全部完工,建成后将一个以农业高新技术科研、生产、示范、培训为宗旨的农业科普教育、农业生态观光的农业蔬菜科技园公司先后成立了武汉分公司、豇豆研究所、西甜瓜研究所、新余市玉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庄垣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江西谷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子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现有职工100余人,科技人员20名,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8人公司现有代理商1000余家,广布全国各地,深入乡镇公司经营各种优质种子品种150余种,其中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品种26个,自主研发品种14个玉丰种业始终以客户为核心坚持把促进"三农"发展作为公司的根本出发点,广交朋友,得到种子界及各方朋友的认可和支持,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与认可,公司将一如既往,与农民朋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三、产业或领域发展状况分析(包括产业或领域总体概况、发展趋势、制约产业或领域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产业或社会发展的技术需求、转化推广的作用和意义等)。
甜玉米,又称水果玉米或蔬菜玉米,作为新型果蔬、高档营养食品,因其营养丰富,籽粒糖分、维生素、氨基酸含量高,鲜脆爽嫩、适口性好,易于咀嚼和消化吸收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一种大众化蔬菜,被称为黄金食品甜玉米的籽粒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工成罐头或速冻果穗,亦可以生产成饮料等食品,同时,果穗采收后的茎叶也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料,甜玉米的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广阔自2006年起,全球甜玉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全球甜玉米种植面积约142 万hm2,产量约 1800万t,种植面积及单产均稳步提高甜玉米主要生产国或地区有美国、中国、法国、泰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地,这些甜玉米主产国或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球的60%以上,近年来中国甜玉米产业发展迅猛,2012年种植面积达32.3 万hm2,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2.7%,产量437.5万t,占全球总产的24.3%,均居世界第二位江西地处长江中游,光、热、水、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紧邻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港澳台等经济发达地区,同时这些地区也是我国甜玉米的主要消费区和出口口岸随着产业转移,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江西甜玉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江西甜玉米市场需求及种植面均呈逐年扩大的趋势,2015年种植面积约达到12000 hm2,甜玉米种植既丰富了消费者膳食种类,又增加了江西农民的收入但由于江西甜玉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生产上以外引品种为主,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较少,同时受限于我国甜玉米品质育种水平较低的现状,江西优质、高产的甜玉米品种为国外公司所垄断打破国外公司垄断,选育、推广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甜玉米新品种成为江西甜玉米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自开展甜玉米育种研究以来,以优质、高产为目的,通过优质自交系选育、组配筛选强优势杂交组合,获得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的甜玉米新品种,从而以提高甜玉米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而提高生产效率应用此策略于2011年选育成优质、高产新品种赣科甜6号,并于201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赣审玉”该品种籽粒淡黄色,2013年—2014年江西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鲜穗产量为11283.4 kg/hm2,品质得分87.9分,优于对照“粤甜16号”(85分),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赣科甜6号的优质、高产特性可有效提高甜玉米生产的效率,提高农民收益,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甜玉米产业的发展。
四、转化推广的科技成果的先进性、成熟性和适用性,经过何种技术评价(鉴定、验收、检测、获奖等情况),具有何种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软件著作权等)本项目涉及的赣科甜6号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2013年、2014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品质得分87.9分,较对照粤甜16号高2.9分(粤甜16号同时为国家甜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居完成二年区试品种第一位经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赣科甜6号含糖量(果糖、葡萄糖、蔗糖合计)为11.2%,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的9.1%(果糖、葡萄糖、蔗糖合计)赣科甜6号两年区试平均鲜穗产量为11283.4 kg/hm2,与对照相当,居完成二年区试品种第一位,同时赣科甜6号苞叶紧,保绿度好,耐储运,货架期,是一个集高产优质适应市场的甜玉米新品种经第十一届中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2015年广东江门)组委会评审鉴定,赣科甜6号在300多个鲜食玉米品种中脱颖而出,获评“市场潜力品种”通过区域试验、鲜食玉米大会鉴定以及引种试验、示范等表明赣科甜6号在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南方甜玉米产区均能种植赣科甜6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T14-6-6”为母本、“T1-2-4”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
母本“T14-6-6”是以“双晶甜”为基础材料,于2008年至2011年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南昌试验基地及海南三亚连续自交8代选育而成的二环系,其株型半紧凑,籽粒黄色,株高154—178 cm,叶片数11-13片,叶色浅绿色,综合表现较好父本“T1-2-4”是以“华珍”为基础材料,于2008年至2011年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南昌试验基地及海南三亚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的二环系,其株型半紧凑,籽粒浅黄色,株高113.1—155 cm,叶色深绿,后期保绿度好,雄穗分枝数17.6个,花粉量大,散粉期长,综合表现优良赣科甜6号2013-2014年参加江西省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株高195.1 cm,穗位高60.2 cm,株型为半紧凑型,穗型为筒型,穗长19.3 cm,穗粗4.9 cm,穗行数15.6,每行粒数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