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古诗词》资料汇总(原文、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和常见考题及答案).docx
32页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资料汇总01 野望(王绩)【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译文】黄昏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大家互不相识,相对无言,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赏析】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入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颔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在以上背景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颇具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藉,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式,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写法】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用几个动词进行动态描写,以动衬静;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抒发了抑郁之情,同时兼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二、阅读理解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02 黄鹤楼(崔颢)【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个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千万年来只有白云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赏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洪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画面美。
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画面美总之,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主题】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和游子的乡愁写法】前两联,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2.崔颢运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二、阅读理解1.解释下面的词语①历历: ②乡关:2.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3.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突”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5.崔颢的《黄鹤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03 使至塞上(王维)【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此句有两解)我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到燕然赏析】《使至塞上》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主题】这首五言律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写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
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6.由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8.《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9.《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二、阅读理解1.作者,代诗人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赏析3.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炼字赏析(从意境和炼字方面)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从“诗中有画”方面)6.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7.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04 渡荆门送别(李白)【原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赏析】首先,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其次,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