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doc
9页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免费(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2、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稳定 C.具有氧化性 D.具有还原性3、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4、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燃烧匙 B.分液箱斗 C.试管夹 D.烧杆5、“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 )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与水反应8、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9、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10、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1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1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14、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C. D.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 B.B C.C D.D1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17、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18、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A. B. C. D.19、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
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20、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里(填仪器名称)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答一点即可)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 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5)用量筒量取10ml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_____2、从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_; (2)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3)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_______;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是_______。
3、(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碳元素__________;②3个钾原子___________;③4个氮分子___________;④钠离子_________;⑤氢气_______;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2)①3C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_________;②SO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图A﹣E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的五种物质是教材中出现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请你写出图中物质X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2)实验室用B或C来做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装置B与C比较,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用A,则制取氨气所用的药品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填编号)①熟石灰固体混合氯化铵固体②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氯化铵固体③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4)装置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F中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F中。
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C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3)若用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还应对装置C做如何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_,若收集完时发现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请计算:(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3)38g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实验室中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68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B3、B4、A5、C6、A7、B8、C9、B10、A11、A12、C13、C14、B15、D16、B17、D18、C19、A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广口瓶 腐蚀胶帽(或胶头);沾污试剂 引流 向左盘添加氯化钠(或向左盘添加药品) 偏大2、氧气 氮气 氖气 二氧化碳3、C 3K 4N2 Na+ H2 3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分解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① a b 2、试管 集气瓶 KClO3KCl+O2↑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试管底部是试管炸裂 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D 没有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所以水槽水进入热试管底部是试管炸裂 AD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76;(2)6:1:12;(3)12g2、32克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