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要素价格扭曲和需求结构失衡6600字.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凹**
  • 文档编号:161292992
  • 上传时间:2021-0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7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要素价格扭曲和需求结构失衡6600字   摘要: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低迷的宏观需求结构失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认为,要素价格扭曲,一方面激励了投资扩张,另一方面恶化收入分配结构,进而导致消费低迷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和改善要素价格扭曲对解决我国宏观经济需求结构性失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要素价格扭曲;需求失衡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奇迹硕果累累,根据2015年统计年鉴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度数据,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是61 129.8亿元,2014年增长至635 910.0亿元,是1995年的10.4倍;201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 629元是1995年5 074元的9.2倍  然而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很多的危机和问题,我们发现在伴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均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从需求结构上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512 020.7亿元,是1995年20 019.3亿的25.6倍,然而2014年居民最终消费总量329 450.8亿是1995年消费总额36 225.7亿的9.1倍,从总体数据上可以看出伴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投资总量迅速扩张,而居民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

        要改善中国投资消费的宏观经济结构失衡,最根本的是要找出导致结构失衡的原因,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李建伟(2003)认为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迅速提高需要更多的资本和劳动投入,经济结构的演变导致投资率上升和消费水平低迷汪同三和蔡跃洲(2007)认为从宏观层次看,收入差距扩大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了高储蓄率,高储蓄率为高固定资产投资率提供支持从微观层次看,企业生产分配过程中的高利润、低工资和追求扩大规模追求更多利润推动了投资率的迅速增长由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根本原因就是收入分配扭曲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和产业逆向选择等不良后果,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邹卫星和房林(2008)比较了中美两国经济增长中的投资消费比率的数据特征后,认为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特征的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是我国宏观经济不均衡发展的最突出表现,制约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进一步从高积累的形成机制、循环积累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三个视角分析了中国需求结构失衡的形成机制  1978年开始的渐进式改革逐步推进,在和谐安定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增长迅速,避免激烈的社会变革可能会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剧烈震荡。

      但是也产生了Young(2000)所认为在一个部分改革的经济体中,扭曲产生更多的扭曲部分经济部门摆脱计划控制对应着依然保持扭曲的经济部门的寻租机会,获得和保护租金导致更多新的扭曲,即使改革进程试图前进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滞后,存在着许多计划经济历史遗留的问题,如对国有企业的政府扶持和信贷倾斜、劳动市场发育不成熟和低廉的资源价格等这些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存在,使得我国的要素配置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提高,进一步影响社会福利提升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对学者开始关注要素市场扭曲和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的成因、现状和对宏观经济问题的影响  二、 要素扭曲  1. 要素扭曲的现状政府的经济行为的短期化倾向,为了迎合了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要求,短期内投资“大项目”抬高地方的GDP,力挺产能过剩行业中众多的“僵尸企业”,影响了生产要素向新供给转移因此,地方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强制贷款和强行扩张需求等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拖延部分行业供给产能过剩问题的暴露,吸收过剩产品,延缓“僵尸企业”在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略汰进程,但从长期来看是阻碍了生产要素按照要素贡献和边际报酬进行分配,还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削弱经济的自我循环能力,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扭曲和浪费。

      事实上,现在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大多是政府产业政策扶持行业,而市场化竞争程度较高的轻纺、电器、轻工等行业产能过剩并不严重张平等(2013)发现随着我国投资的快速增加其相应的资本效率增长率反而是下降的1985年~2007年资本投入年增长率为11.13%,而同期资本效率年增长率-0.89%金融危机后2008年~2012年,资本投入年增长率提高到13.50%,而资本效率年增长率降低到-4.81%这部分是由于经济的周期波动,而效率的降低更多的是由于政府干预下的要素价格扭曲造成的  另外一方面,在户籍制度和行业壁垒等限制下,劳动市场化改革滞后,劳动力的不能自由流动造成了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劳动价格扭曲也带来了要素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以及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等就业人员收入的差距张原和陈建奇(2008)认为国有控股程度越高的行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越高,所有制因素对行业收入差距影响显著武鹏(2011)研究也认为劳动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人为的压低劳动要素价格,相当于劳动者的部分劳动成果被拿去补贴企业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获取更多的利润劳动要素价格低于市场均衡水平下的劳动要素边际产出,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长率,所有制因素导致的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再加上不完备的社会保障体制导致了社会整体消费需求低迷,严重影响了社会福利的公平正义。

        现阶段因资源税费制度、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以及价格监管机制等存在政府行政力量干预,我国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步伐过于迟缓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所导致的能源价格扭曲给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自然环境和经济稳定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能源低价政策使得能源价格严重偏离能源的真实价值,无法有效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能源要素市场化定价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充分有效竞争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必须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拥有更多的参与者,而且每一个参与市场主体地位平等,不存垄断寡头把持市场,也不存特权的特殊参与者能源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放开政府能源价格管制,让能源行业健康发展推动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的进程,促进能源价格市场化刻不容缓   2. 要素扭曲的定义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应该等于其边际产出价值,市场在此价格水平实现均衡,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不存在扭曲现象生产要素扭曲是由于要素市场化发育不完善,使得要素在企业组织生产的过程中不能达到最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是指要素价格偏离帕累托最优时要素的边际产出根据此定义,又可以将要素价格扭曲分为要素的绝对扭曲指数和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对扭曲指数。

      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指数是指一种生产要素价格偏离该要素的边际产出的程度;要素价格的相对扭曲指数是指两种要素之间的价格之比偏离这两种要素的边际产出之比的程度从测度结果来看,要素价格扭曲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要素价格的正向扭曲,要素实际价格高于要素的边际产出价值所确定的均衡水平;一种是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主要是由于要素市场不完善或信息不对称,要素拥有者处于弱势地位,收入分配不利于要素拥有者,要素实际价格低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所确定的均衡水平  三、 要素价格扭曲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需求结构失衡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这种结构失衡形成的原因必然存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就是说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必然有其内在的微观基础窦勇(2010)研究指出改革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素市场的改革一方面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另一方面存在着强大行政力量干预的经济转轨时期的遗留问题要素市场化不完善和要素价格扭曲是导致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根本原因在强烈的发展经济的愿望指导下,政府为了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往往人为地扭曲要素市场劳动市场的负向扭曲,劳动的边际产出价值大于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劳动要素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率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导致消费需求增长低迷,而资本要素的负向扭曲,资本的边际产出大于资本要素价格激励了投资扩张。

        他从宏观角度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结构,产生消费不足、投资过度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失衡局面袁鹏和杨洋(2014)认为要素的价格扭曲和非效率配置,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制约了整体经济效率的改进使用影子成本模型考察了转轨我国要素扭曲程度,提出改善要素配置和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必须减少要素市场扭曲这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减少行政管制造成的要素市场扭曲和加速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  低工资、低利率、低能源和环境使用成本使得企业可以取得较高利润,高利润又转化为投资,维持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这就是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扭曲的要素价格决定的生产结构失衡,生产结构失衡带来了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导致了宏观经济需求结构的失衡,即投资消费关系的不合理  资本、劳动和能源等生产性要素在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间的配置方式决定了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的效率表现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市场优胜劣汰所导致的竞争效应使得各种资源倾向于从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流动,即高生产率企业应当配置更多的经济资源,市场竞争显著的促进了企业间和行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在当前阶段,由于我国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行政力量强大,市场扭曲特别是要素价格扭曲现象广泛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错配影响经济增长效率。

      供给侧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带来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加剧,进一步导致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失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合理  资源错配和要素价格扭曲一方面激励固定资产投资的迅速增长,另外一方面恶化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导致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不足造成了我国经济中产能严重的“相对过剩”,进而促使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及对出口的严重依赖性,由此造成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容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带来的外部风险,使得中国经济粗放式高速增长的旧有模式难以继续具体的看,企业生产过程其实就是决定要素投入的最优化组合的过程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相当于降低企业成本,对企业的投资扩张提供了强烈的激励,提高了企业投资的主观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各种所有制类型企业都会选择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来追求规模效益二是劳动要素价格存在扭曲,劳动者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于相应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收入差距扩大和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导致居民消费倾向降低这种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宏观经济需求结构性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对此不但引起了更多学者关注和研究,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建立,但是在市场化改革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核心问题是政府对生产要素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的干预太多而只有市场化配置要素才是最有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需要遵循这种规律  从我国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情况来看,我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需要解决的大多是制约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深层次矛盾  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和产品市场相比严重滞后,市场机制配置要素的功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行政管制和国有企业行业垄断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还广泛影响着我国的要素市场,并造成经济效率损失和社会福利的下降这些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使得我国要素市场普遍处于扭曲状态,是造成当前我国消费不足和投资过剩的需求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现阶段,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普遍存在的要素市场扭曲因素,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  我国改革开放的渐进式增量,一个长期存在的特征就是行政权力对市场的扭曲伴随着我国深化改革的推进,产品市场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然而要素市场上扭曲至今仍然存在,而且有进一步恶化的倾向政府的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