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论文 楼宇烈:栗谷经学思想研究(1).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26527423
  • 上传时间:2024-0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1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论文 楼宇烈:栗谷经学思想研究〔1〕 一 "经学"是由考订、研究、传授、创造儒家所推崇的几部上古典籍而成立、开展起来的相传孔子删定"六经",即:?诗?、?书?、?易?、?礼?〔?仪礼?〕、?春秋?、?乐?,始有"经"目先秦诸儒,如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以及荀卿等,传授、创造"六经"思想,开"经学"之先河至汉代,经学昌明,名家辈出,从而开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在中国文化史、学术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学科--"经学"自汉以后,经学形成了假设干不同的学派,对此中国学术界有不同的划分和界定最笼统的划分是所谓的"汉学"、"宋学"两大派,细分者那么有四派之说,如认为:"大抵两汉为一派,三国至隋唐为一派,宋元明为一派,近儒〔清〕别为一派"当代已故著名经学史家周予同先生认为上述两种分类都不尽妥善,因而提出了三派说,即:"西汉今文学"、"东汉古文学"和"宋学"周先生的意见应当说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延续两千年之久的中国经学演变特点的关于这三派的学术特征,周先生概括说:"今文学以孔子为政治家,以六经为孔子政治之说,所以偏重于微言大义,其特色为功利的,其流弊为狂妄;古文学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书,所以偏重于名物训诂,其特色为考证的,而其流弊为烦琐;宋学以孔子为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载道之具,所以偏重于心性理气,其特色为玄想的,而其流弊为空疏。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在理学理论开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奉献,而且在"经学"开展方面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经"的范围由汉之宋是有变化的概略言之,汉初因?乐?经已佚,故尊"五经",设"五经博士"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历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经"〕,然其时又将?论语?同时刻石,故亦可视为"六经"其后更增?孝经?为"七经"唐分三?礼?三?传?,合?易?、?书?、?诗?称"九经",而文宗开成二年刊九经于石碑时〔史称"开成石经"〕,又附以?论语?、?孝经?和?尔雅?,实已成"十二经"五代蜀主孟昶刻"十一经",不列?孝经?、?尔雅?,而代之以?孟子?宋那么在唐"十二经"根底上增入?孟子?,遂成今"十三经"之规模以上变化中,除?孝经?、?尔雅?外,都是升"传"为"经"因此,由汉之宋,尽管称"经"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人们对其中"经"、"传"的地位还是有分别的,"五经"始终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但自从朱熹继承二程之意,以?大学?、?中庸?、?孟子?配?论语?编为"四子书"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书"与"五经"开始并称元代立程朱理学为官方学术,以"四书五经"为科举取士的根本标准,明、清两代大体承袭元制。

      所以,元以后"四书"在"经学"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乃至有把"四书"看得比"五经"更为重要的开展趋势如程子尝言:"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那么"六经"可不治而明矣"以"六经"为圣人载"道"之具,把"四书"看得比"五经"更为重要,可以说是程朱以后理学家"经学"思想的两个显著特点这两个特点同样也鲜明地表现在韩国李朝理学家们的"经学"思想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