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 4.14(唐诗五首 从军行)课件 粤教版必修3 课件.ppt
12页王昌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作者简介文题背景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斗志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湖上的乌云一片连着一片,遮住了雪山,站在孤城上遥望远处的玉门关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在大沙漠里打了许多仗,铁片做的战衣都磨穿了,他们决心不打败敌人决不回家 漫天的浓云古代通往西北的边塞关口,在甘肃省 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铠甲,古代兵士穿的战衣 这里指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青海长云暗雪山”,此句表现出什么画面? 雪山的山影倒映在青海湖面上 青海上空,长云弥漫;北面横亘着隐隐的雪山 青海与雪山绵延成一线,四周黑云围绕雪山的山谷中,有个终日白云缭绕的青海湖。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环境渲染,以色传情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渲染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黄沙,荒凉萧瑟;百战,战斗频繁,时间漫长;穿金甲,战斗艰苦激烈用典,胸怀襟抱金甲易损,生命可抛,但报国的意志不会减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使雪山也显得暗淡无光展示了戍边将士恶劣的生活环境B“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写边塞的遥远及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C“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写战争的频繁和残酷D“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戍边将士有家不能归的怨愤之情D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主要是表现戍边将士( )A.艰难困苦的生活 B.出生入死的经历C.报国御敌的壮志 D.思念家乡的感情C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军行”是乐府旧题 B全诗四句借景抒情,真实地再现了边塞环境的艰苦,刻画了征人的心理活动 C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将士不畏环境艰苦,不惧战争残酷,誓死破敌,报国卫边的壮志 D这首诗境界阔大,气势雄浑,格调高亢,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B 律诗与绝句1、律诗律诗属近体诗近体诗用字计平仄,句数有定,讲究用韵,有一定的规律。
律诗由四联(八句)组成,每句五个字的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颔联、颈联须对偶;二、四、八句的末字同韵 2、绝句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属近体诗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绝句各句用字平仄有定;二、四的末字同韵,各句不必对偶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