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亚元构想的基础及可行性【经济其它相关论文】.doc
8页经济其它相关论文-浅论亚元构想的基础及可行性【论文关键词】 欧元 东亚 货币一体化 亚洲货币基金(AMF) 10+3 机制 【论文摘要】 欧元的诞生和发展使关于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亚元区”的观点不断被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形势下, 区域性货币联盟的发展将成为世界金融稳定的主要基础为了维持亚洲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保证亚洲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亚洲应吸取欧元的成功经验,创立亚洲统一货币——亚元本文主要分析了创立亚洲统一货币这一构想的基础及可行性 货币合作源于“最优货币区”理论, 它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于1961 年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 在经济内部同质的情况下实行单一货币, 既有利于该地区微观经济效率的提高, 又有利于宏观经济政策在受到外部冲击时做出灵活反应, 从而实现预定目标从昔日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确立,到今日欧元的崛起,那么现在亚元构想也会被提上议事日程尽管亚洲经济在目前还不完全具备推出亚元的条件,但亚元将成为继欧元之后的第三大区域性国际货币,正在引起人们的讨论和关注因此,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前瞻性的课题——亚元构想的基础及可行性研究,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一、亚元构想提出的背景和必然性 1、亚元构想的提出有其重要的经济发展背景 (1)摆脱美元的束缚,创造独立的经济环境。
二战后,44 个国家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货币体系,正式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从 50 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腾飞,美元频繁出现危机美元的每一次动荡都会引起一些国家经济局势的动荡尤其在亚洲许多国家的货币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过于依赖美元的货币结构已威胁到了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1997 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教训深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欧元的诞生,无疑为亚洲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区域货币选择提供了新思路因此,随着亚洲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走强,许多曾紧盯住美元、依赖于美元的亚洲国家,将会主动寻求经济的独立性和货币的灵活性根据亚洲经济的自身发展特点和周期性,增强自主性、减少依赖性,回避美元风险,终结美元强势时代,使亚洲地区拥有自己的区域货币将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2)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和带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贡献在于在人类历史上头一次发行没有国家政权干预的货币——欧元欧元的诞生不仅减少了国家之间交易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欧元事关欧洲一体化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将打破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并对 21 世纪的国际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创举正如前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尹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虽然欧元区经济增长率还不及美国,但欧元的出现对欧元区经济增长与经济社会改革产生了积极效果,增强了欧元区经济的整体实力地位欧元的顺利启动和运行鼓舞了亚洲,从欧洲的货币一体化过程中,亚洲既看到了货币一体化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使亚洲了解了货币一体化是如何实现和运行的,从而为亚元的推出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3)日元对亚洲货币的推动90 年代中期,日本当局就非常担心欧洲货币一体化成为现实后,欧元可以与美元相抗衡,而“日元将沦为第三等货币”为此,决定加快日元国际化的进程,使日本与亚洲经济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以增加其对经济的影响力如对日本出口的依赖、来自日本直接投资额的增多、日本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的扩大、对日本银行贷款的信赖等在 1999 年初,日本和法国等提出的美元、欧元和日元三种主要货币间的汇率稳定方案遭美国拒绝后,日本国内加强亚洲货币合作的呼声进一步高涨日本对开展货币合作一直表现出来非常大的热情日本对于亚洲货币合作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2、亚元构想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从外因来看,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新潮流,促使亚洲作出反应。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 应对金融动荡风险, 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区域性货币联盟随着欧元影响力的扩大,在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将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这无疑使亚洲各国(地区) 产生了一种危机感, 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 将会被置于不利的境地作为世界经济重要一极的亚洲经济又怎能置身于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潮流之外呢? 1997 年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国家深刻认识到弱小经济体难以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 要想让本地区货币不再作为强势大国货币的附属品, 亚洲各国必须加强区域性金融协调与合作, 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 形成相对独立的亚洲金融市场, 以促进亚洲经济健康发展 从内因来看, 创立统一货币是亚洲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首先亚洲地区经济要想获得顺利发展, 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要加强地区内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创立区域性货币联盟,能进一步稳定汇率,消除汇率风险其次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交易成本, 扩大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规模,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 跨国界的经济交往不可避免地会因为货币互换而支付交易成本, 若实行单一货币, 那么成员国之间的金融交易成本将大大降低亚洲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规模都是非常大的,若创立了统一货币, 其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将会实现低成本和便利化。
这样就能改善经济环境和降低金融风险,使区域内成员国在贸易和投资交往中获取更大的效益, 也会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稳定发展 二、亚元构想提出的可行性 亚元构想一经提出,曾受到众多的议论一些人认为亚洲的经济形式与建立统一货币还相差很远,“亚元”的想法不成熟但通过对东亚和欧盟各国经济数据的分析,就可以看到,亚元的提出决不是天方夜谭,亚洲具有诞生亚元的可行性 1、东亚各国在政府财政赤字和外债率等方面都优于欧盟 1997 年,东亚各国政府财政赤字和外债占 GDP 的百分比均值分别为 0.5%和 38.0%,而同期欧盟的数据为 1.5%和 69.0%这说明,在实现通货区的这两项先决条件上,东亚表现要优于欧盟各国,其外债指标早已达到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 60%,财政赤字虽然差别较大,但整体情况稳定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两项指标产生了波动,但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它们也将趋于稳定 2、亚洲各国的区内贸易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根据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实现单一货币所带来的收益会随着区内贸易的加强而加强因为强大的区内贸易会增加单一货币体系下所节约的交易费用,减少汇率风险欧盟建立“欧元”最直接的推动力之一便是其占绝对优势的区内贸易。
亚洲的区内贸易虽然不如欧洲那么明显,但东亚区内贸易占地区 GDP 的百分比从 1980 年的进口 5.6 和出口的 4.2 到 1990 年的进口的 5.8 和出口的6.9 迅猛发展到今天的接近 12 个的百分点,加强的趋势异常明显而且,由于日本是东亚各国的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如果“通货区”采用东亚加日本的模式,区内贸易的比例将会超过欧盟, 亚元将会有更坚强的后盾和更具吸引力 3、亚洲尤其东亚国家(地区)承受经济冲击力的相似性趋势增强 一般来讲,通货区内成员国面临的经济冲击越相似,采用单一货币的成本就越小因为相似性可以增加统一的货币政策的效用,而多样性则会使货币政策的结果难以预测IMF 的经济学家 Bayoumi 和 Eichengreen 把东亚各国同 80年代的欧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经济冲击的相似度、规模和调整速度三方面,东亚各国与当时的欧盟处于同一水平4、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令人乐观 关于亚洲货币合作最早是由日本提出的1997 年日本政府在 IMF 和亚洲开发银行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构想,倡议组成一个由日本、中国、韩国和东盟国家参加的组织, 筹集 1000 亿美元的资金, 为遭受货币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
从纯粹区域经济角度观察, 亚洲基本具备建立 AMF 的条件由于亚洲国家和地区具有高储蓄率、高贸易盈余和高外汇储备的特征, 东亚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较多,因此从技术上说成立亚洲基金是可能的但是 AMF 的构想提出后因遭到美国政府和 IMF 的反对而搁浅1998 年日本大藏大臣宫泽喜一又提出“新宫泽构想”, 倡议建立总额为 300 亿美元的亚洲基金,遭受危机的国家对此非常欢迎, 美国政府和 IMF 也表示支持1999 年马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东亚经济峰会”上提出了建立“东亚货币基金”的倡议,他主张从东亚开始进行多边协议, 然后逐渐扩大到其它亚洲国家或地区东亚货币基金”规模比国际货币基金小, 是一个完全属于东亚地区的基金这些都表达了货币合作的乐观愿望 5、东盟和 10+3 机制——东亚货币合作由设想步入现实 1967 年宣告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现已成为该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了一系列合作机制1997 年 12 月举行的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首次邀请中国、日本和韩国领导人出席,共同磋商亚洲的安全与稳定,即“10+3”机制。
2000 年 5 月东盟与中、日、韩在《清迈倡议》中达成了互换货币的协定,东亚地区经济事务逐步走向机制化东盟与 10+3 机制是亚洲不断加强经济合作减少贸易摩擦的表现从最初的建立到今日的发展壮大,亚洲货币统一的趋势随之不断加强,经济一体化必将导致货币一体化,当东盟与 10+3机制发展到一定阶段,亚元推出亦将水到渠成 6、亚元构想的基本进程 2001 年蒙代尔教授提出,在欧元已经存在的前提下,亚洲是否需要一个所谓的“亚元”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东亚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欧元诞生的历程与经验,亚元构建至少应经过以下五个阶段或步骤 (1)亚共体(AC)——构建亚洲共同市场(Asian Common Market)在10+3 机制下,在 13 国自由贸易区率先创立亚洲共同体(Asian Communities),简称亚共体,这是建立未来亚元的最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成员国之间的零关税、无壁垒贸易架构,构成共同市场,即亚共体将成为一个商品、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经济统一体这一过程欧共体花了 17 年的时间实现东盟现已计划用 13 年的时间完成这一任务 (2)亚洲记账单位(AUA)——构建亚共体统一结算工具。
亚洲计账单位(AUA)是亚共体内部记账与结算的通用核算工具,它是由所有成员国货币合成的“一篮子货币”,也是未来亚元的雏形其中人民币将有可能成为亚洲记帐单位的最大参照物亚洲记账单位的统一将让成员国熟悉并接受“统一”货币的概念从建立共同市场到统一计帐单位的产生,这一过程欧共体总计花了 7年时间 (3)亚洲货币体系(AMS)——构建蛇形浮动汇率机制亚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未来亚元创设最关键的一步,其主要内容有三:其一,实行严格的汇率联合浮动机制(也即蛇形浮动汇率机制),汇率波动幅度必须统一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其二,建立亚洲货币基金(AMF)其职责主要是支持成员国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活动,以促进汇率的稳定,管理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信贷,逐步集中成员国的外汇储备,并逐步发展为各成员国间的划拨结算中心其三,建立“亚洲货币单位”(ACU)以取代亚洲记账单位亚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亚洲货币单位与蛇形浮动汇率机制建立为前 (4)亚洲联盟(AU)——构建 10+3 机制下的经济与政治联盟亚洲联盟(简称亚盟)应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盟但政治联盟的难度往往要大于经济联盟,而经济联盟的最终目标则是发行统一货币——亚元,并将区内所有国家货币取而代之。
但这一过程必须随着亚洲货币体系的完善而不断推进,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亚洲共同体顺利过渡到亚洲联盟新机制的建立在亚盟新框架下,不但资本在亚盟内实现完全自由流通,而且还需创设亚洲货币局,并为未来的亚洲中央银行的成立创造条件 (5)亚元——发行亚盟单一货币上述条件均已具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