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生物《第八单元 第3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复习讲义.doc
21页第3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课标要求 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考点一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的传导(1)传导形式:电信号(或局部电流),也称神经冲动2)传导过程(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①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②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写出图甲中标号代表的结构①轴突,②线粒体,③突触小泡,④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2)写出图乙中A、B代表的突触类型A:轴突—细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3)关于突触结构的注意事项①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于组织液,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②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也可能是传出神经元支配的肌肉细胞膜或腺体细胞膜③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神经递质、激素等属于信号分子4)传递过程①过程②传递特点及原因a.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b.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原因: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经过化学信号的转换③信号转变a.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突触小体:电信号→化学信号c.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④神经递质的类型和去向a.神经递质的类型兴奋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如乙酰胆碱、谷氨酸、5-羟色胺、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如甘氨酸等b.神经递质释放方式:胞吐c.神经递质的去向: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选择性必修1 P29“图2-8”: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和离子通道是结合在一起的,受体一旦结合相应的神经递质后,会引起离子通道打开,进而引起相应的离子流动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1)兴奋剂和毒品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2)兴奋剂原是指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如今是运动禁用药物的总称有些兴奋剂就是毒品,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3)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选择性必修1 P31“拓展应用1”: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1)请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提示 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而与Na+无关,所以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改变并不影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神经元外的Na+内流相关,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值下降2)用适宜的刺激,刺激一个离体神经元的某处,甲同学认为在神经元的特定位置才能测到电位变化,而乙同学认为在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试问: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 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刺激神经元上的一处产生兴奋,其将传至整个神经元,故在该神经元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1.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的刺激强度过小,无法引起神经纤维上Na+通道打开B.适当提高细胞内K+浓度,测得的静息电位可能位于-65~-55 mVC.t2、t3时的刺激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D.t4后,细胞恢复静息状态不需要消耗ATP答案 C解析 t1时刻的刺激可以引起Na+通道打开,但无法产生动作电位,其属于一种阈下的低强度刺激,A错误;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对K+通透性较大,K+外流产生静息电位,适当提高细胞内K+浓度会增加K+外流,使测得的静息电位数值变小,绝对值变大,即绝对值可能会大于65 mV,B错误;t4~t5时间段,细胞K+通道打开,K+运出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但t5后钠钾泵吸钾排钠,该过程需要消耗ATP,D错误。
2.一氧化氮(NO)是最早发现能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的气体NO可增强靶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使胞质内cGMP升高,产生生物效应,如血管平滑肌舒张,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NO可储存于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B.NO与乙酰胆碱均需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C.NO与乙酰胆碱都能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D.冠状动脉收缩引起的心绞痛可用NO剂治疗答案 D解析 据图可知,NO没有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没有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而且是直接进入靶细胞内,增强靶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并非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A、B、C错误;NO最终可以使平滑肌舒张,因此可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收缩引起的心绞痛,D正确归纳总结 膜电位测量及曲线解读(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图解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3)神经纤维膜外离子浓度对膜电位的影响①细胞外K+浓度影响静息电位②细胞外Na+浓度影响动作电位考点二 兴奋传递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判断1.指针偏转原理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后,该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默认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为电流方向):2.在神经纤维上(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3.在神经元之间(1)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静息状态下,甲电流表指针偏转,乙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2)刺激a处时,甲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乙电流表指针偏转两次3)刺激b处时,甲电流表指针不偏转,乙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4)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乙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3.(2023·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三模拟)如图所示将电流表两电极分别接到神经元膜外a、b两点,c点到a点和b点的距离相等,④中的物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已知当两个相同兴奋相遇时会相互抵消,假设刺激强度相同且能产生兴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别刺激图中的三点,会使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反向偏转的是a、c两点的刺激B.同时刺激b、c两点,若c点产生的兴奋比b点先传到③处,则电流表指针发生三次偏转C.④中的物质通过突触引起③处电位变化与信息交流功能和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给予c点刺激时,若降低②处Na+的浓度,则可能会导致③处的动作电位减小答案 B解析 同时刺激b、c两点,b点产生的兴奋先使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c点产生的兴奋双向传导,其中向左传导的兴奋传到a点时,再使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已知c点产生的兴奋比b点先传到③处,则c点向右传递的兴奋会与b点产生的向左传导的兴奋相遇而相互抵消,不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因此同时刺激b、c两点,若c点产生的兴奋比b点先传到③处,则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偏转,B错误。
4.(2023·河南郑州高三模拟)在没有损伤的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膜上及神经元之间放置相应的电极和电流计,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a中电流计两电极分别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内外,在静息状态下指针不发生偏转B.图b中如果电流计两电极都在细胞膜外,则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图b中如果电流计两电极都在细胞膜内,则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c中电流计两电极均位于神经细胞膜外,神经纤维受到如图所示刺激后,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答案 A解析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所以图a中在静息状态下指针发生偏转,A错误考点三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实验探究结合反射弧模式图进行探究(1)探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刺激①处结果分析(2)探究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结果分析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局部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科学家为了探究突触后电位的特点,做了如下实验其中图甲中A、B、C为不同神经元的轴突,图乙中字母及箭头分别代表轴突类型及刺激时间点,阈值代表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膜电位下列针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轴突C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B.单个轴突引发的突触后电位,其大小和持续时间是相对恒定的C.连续的低于阈值的单刺激有叠加效应,不同来源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神经元效果也可以叠加D.突触数量越多,越有利于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联系,越容易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答案 D解析 由图乙可以看出,轴突C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突触数量与动作电位的引发没有必然的联系,与刺激对应的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关,D错误。
6.(2023·江苏常州八校高三调研)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为标本,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中,由于钠、钾离子的流动而产生的跨膜电流如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阳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刺激强度,c点对应的动作电位值不变B.bd时间段内发生钾离子的外流C.d点达到静息电位的最大值D.ac段钠离子进入细胞和ce段钾离子流出细胞的方式不同答案 A解析 c点对应的动作电位值与膜外钠离子浓度有关,与阈上刺激强度无关,A正确;bc时间段内发生钠离子的内流,cd时间段内发生钾离子的外流,B错误;e点达到静息电位的最大值,c点达到动作电位的最大值,C错误;ac段钠离子进入细胞和ce段钾离子流出细胞的方式都是协助扩散,D错误1.(2021·江苏,6)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a、b、c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兴奋则会引起c的兴奋B.b兴奋使c内Na+快速外流产生动作电位C.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D.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答案 C解析 a兴奋可能会使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者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则会引起c的兴奋或者抑制,A错误;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Na+内流,B错误;神经元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c,神经元a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b,a和b释放的神经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C正确;一些简单的脊髓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失去脑的调控作用,一些脊髓反射活动依然能完成,D错误。
2.(2020·江苏,13)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B.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C.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