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招远河西金矿深部成矿预测.doc
6页河西金矿深部成矿预测Deep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of H exi gold mine李文彬 张合强 (山东招远河西金矿,山东 招远 265402)摘 要:通过对河西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并结合望儿山断裂带各矿山深部已发现矿体的资料,在宏观上指出了有利成矿的区段和部位,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关键词:河西;望儿山断裂带;成矿预测Abstract: Through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Hexi Gold Mine, with children looking around the fault zone of the ore bodies have been found in deep mines of information, pointed out the favorable macro sections and parts of mineralization, exploration work for the next indicates Direction.Key words:hexi,wangershan fracture zone, metallogenic prediction1 前言山东招远市河西金矿位于招远市蚕庄镇河西王家村南,是 70 年代发现并开发的大型黄金矿山,该矿床经过多年开采,浅部河西、侯家断裂带资源逐渐枯竭,为了扩大该矿床的后备资源,加强了深部探矿工程,现对深部望儿山断裂带成矿进行预测。
2 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胶北隆起的一部分,西侧与沂沭深大断裂带相毗邻区内出露地层以太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为主,元古界粉子山群次之,新生界第三系在北部和西部零星分布基地构造以栖霞东西向复式褶皱为主体,经招远城南至莱州市境内折向南西整个基地骨架与我国滨海太平洋东部地区相一致断裂构造及其发育,早新华夏系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尤为显著,是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本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占据了大部分地区燕山晚期的岩浆岩活动表现为中酸性-中基性脉岩侵入3 矿床地质特征河西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胶北地体之胶北隆起区,西靠北北东向的沂沭断裂带,南接胶北地体之胶莱坳陷,北邻龙口断陷盆地和渤海坳陷,东靠与金矿成矿有密切关系的晚元古代玲珑超单元侵入岩本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分布广泛太古界胶东群郭格庄组仅零星分布于区内东南隅 [1]河西金矿床位于焦家主干断裂和望儿山支断裂之间,-300 米以上浅部受控于结环状控矿断裂裂隙系统,定位于河西断裂、侯家断裂及次级伴生、派生裂隙密集带中,-300 米以下控矿断裂构造为望儿山断裂望儿山断裂带为招远市金矿集中区中仅次于焦家断裂带和招平断裂带的第三条大的控矿、容矿断裂带。
其金矿化强度大,矿床(点)密集,累计探明储量达百吨以上,深部资源潜力巨大,望儿山断裂带自西南向东北,依次分布着望儿山金矿、河西金矿、付家金矿、河东金矿、上庄金矿、界河等金矿,东南侧为受金华山断裂控制的前孙家等金矿床 望儿山断裂,系焦家主干断裂派生的次一级分支断裂,断裂在朱宋与主干断裂复合,平面上构成北东交汇的“入”字型,断裂走向NE40°,倾向NW,倾角30~42度,全长10km,沿断裂上盘发育有5-20cm厚的灰白、灰黑色断层泥该断裂直接控制河西金矿深部金矿床的产出,矿体位于断裂的下盘,局部有零星矿体赋存在该断裂上盘区内望儿山蚀变带受望儿山断裂严格控制,其产状与断裂基本一致,分布在98~195线之间,全长1455m,宽一般为60~70m,在150线附近最宽处达150m主要由黄铁绢英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等组成其矿化以脉状、浸染状为主,网脉状次之河西金矿属焦家矿田内矿床,属蚀变岩型金矿,蚀变带由上至下出现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金矿体赋存在强蚀变岩中矿石类型以细脉浸染型矿化为主,该矿石具有如下特征:(1)空间上与黄铁绢英岩型矿化类型紧密共生,产于断裂带下盘正常的花岗岩中, (2)金矿与黄铁矿化关系密切,黄铁矿化强的地方,金品位相对增高。
(3)在矿体边部或矿体内部钾长石化明显,钾长石化一般呈面型分布,有时也见沿断层裂隙呈线形产出含金硫化物形成于钾长石化交代以后 (4)该类型矿石含金品位总体不高,矿体边界主要依靠品位圈定,同时也可根据局部构造控制矿体边界来圈定3 河西金矿床成矿规律3.1 主断裂带控矿矿体产出严格受各种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化直接产于主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带内望儿山主断裂面的上下盘严格控制了本区规模最大、品位最好的1 号矿体的产出,矿体大部分发育在主裂面下盘在矿区主裂面上下盘均有矿,该段岩石特别破碎,有明显的后期变形现象次级断裂与主断裂相交地段往往是富矿体赋存地段;主断裂面上下盘次级构造的发育程度与矿体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如本矿区 142~144 线之间,由于次级构造不发育,该区段出现了无矿段136~142 线之间主断裂面下盘次级构造不发育,蚀变很弱,而主断裂面上盘次级构造十分发育,围岩蚀变强烈,蚀变带宽度 5~30 米,岩性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在该蚀变带中赋存有品位较好的 11 号矿体该矿体的发现说明矿体沿主裂面有尖灭、再现规律今后找矿要沿走向追索矿体在剖面上看,断层呈波状弯曲,断面由缓变陡处,是矿体最有利的赋存部位。
3.2 次级断层控矿主断裂型金矿内部常发育有许多派生次级断层构造,这些次级断裂分为两组:一组与主断裂平行,另一组在平面上与剖面上与主断裂斜交,断裂面倾角50°~70°,倾角明显大于主裂面倾角在平面上斜交主断层者尤其发育含金黄铁矿脉充填于次级断裂面上,以及其次生的张、剪节理中,断裂本身就是矿体这两组断裂规模较小,断裂延深常大于走向延长,这些次级断裂面控制了小规模矿体的产出在这两组断裂相交部位往往是矿体富集部位多数次级断裂面控制了矿体上下盘边界,断裂的两侧蚀变及矿化均有所不同这两组次级断裂控制了下盘平行小矿体的产出3.3 节理裂隙构造各种节理裂隙构造在矿体中都非常发育,可以是主断层派生的,也可以是次级断层派生的,或是在主断层同期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3.4 河西金矿矿体赋存规律通过研究构造与矿体之间的关系,发现河西金矿矿体在赋存在赋存上具有如下规律性: (1)矿体沿走向尖灭、再现规律明显无矿段距离与矿体规律成正相关关系2)矿体沿走向分段赋存3)靠近主断裂面上下盘均可成矿,大部分矿体发育在主断裂面下盘,有的矿体只在主断裂面上盘发育4)主断裂面下盘平行小矿体的规模与围岩蚀变程度与次级断裂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4 河西金矿床成矿预测4.1成矿预测(1)河西矿区主断裂带深部成矿预测本远景区位于1#矿体下部,属1#矿体深部下延部分预测范围垂直标高为-500米~-880米之间将出现第二个成矿富集带,预测远景储量金属量10吨预测依据是:首先,矿体在垂直上具有尖灭再现规律144线~162线之间发育的1#矿体从-280米至-450米尖灭对矿体上已有资料研究表明,矿体在垂向上具有尖灭再现规律而发育在望儿山断裂带上的界河、上庄、付家、望儿山金矿也具有这种规律其次,与区域内同类矿床对比:在本区内,望儿山金矿已在-650米中段、河东金矿、界河金矿在-600米以下发现工业矿体,上庄金矿也在-500米以下发现工业矿体,而河西金矿探明含矿下限远远小于以上金矿,说明深部应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再次,已知矿体往下虽有尖灭趋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仍较强烈特别是钾长石化带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有增厚的趋势,断裂构造仍十分发育(图一) 图一(2)主矿体下盘发育平行小矿体预测预测依据:①望儿山主断裂下盘次级构造十分发育,次级构造分为二组,一组为NE向与主断裂平行,另一组为NEE向,与主断裂斜交,两组构造相交部位易形成较富的矿体,同时下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钾化、硅化等围岩蚀变强烈。
②本区矿体赋存普遍规律是金矿体的出现不是单脉,而是成带出现付家金矿、河东金矿已探明矿体证明了这一点③对地质队钻孔资料研究表明,在150线-400米~-440米之间,在主断裂下盘发育平行14号小矿体,预测上部主矿体下盘可能有平行小矿体发育3)主矿体东西两翼成矿预测预测依据:① 1号矿体在平面上沿望儿山断裂带由尖灭再现等距分布规律,无矿间隔一般在30米左右1号矿体发育在144~162线之间预测142线以西、164线以东将有矿体发育② 142线往西、164线往东主断裂呈波状弯曲,断层泥厚5-10厘米,颜色为灰色,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黄铁绢英岩化亦较强烈,成矿条件较好4.2 预测验证工作 河西金矿于2010年开始对预测成矿区进行验证,收到了很好的探矿效果2010年,河西金矿在144~162线之间施工钻孔5个,钻探工程3968米,4个孔在-500米至-700米见矿同年,对主矿体两翼矿体的发育情况施工坑探工程进行验证,在-400米中段136~142线发现了11号矿体,东部坑探工程正在施工中对下盘成矿预测验证的-400米穿脉工程打到下盘断裂破碎带,发现7号、8号小矿体共探获矿石量105312吨,金属量387.72公斤。
5 结束语综上所述,笔者对河西金矿望儿山断裂带深部,下盘及两翼进行了成矿预测,为下步找矿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6 参考文献[1] 郭彬,新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岩相研究[J],中国矿山工程,2010,6,21-23.作者简介:李文彬,男,出生年月 1982 年 1 月,山东平阴人,助理工程师,从事黄金矿山地质工作详细通讯地址: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河西金矿生产技术部,265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