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雷公炮制方法.docx
29页中药雷公炮制方法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 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 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 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 “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药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优势中药饮片炮制技 术是中国所特有的,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雷公炮炙论》概述《雷公炮炙论》成书于南北朝时期(公元 420—479年),全面总结了南 北朝刘宋时期以前的中药炮制技术和经验,是中国历史上对中药炮制技术 的第一次总结,也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制药学专著,它的问世初步奠定了炮制学基础,使中药炮制成为一门学科在《雷公炮炙论》中所提到的中药炮炙方法就达 17 种之多,被后世称 为“雷公炮炙十七法”其中包括炮、炙、煨、炒、煅、炼、曝、水飞等 常用的炮炙方法,这些方法大都实用性强,至今仍然沿革引用在现代中 药炮制学(五版)高等教材中,仍然是炮制教学的基本内容该著作在今天 仍不失为“如法炮制”的重要准绳现就雷氏经典的炮制技术常用的炮制 大法,简述如下。
二、《雷公炮炙论》中常见炮制方法1. 炮法:又称炒法雷公云:“凡修事斑猫(蝥),用糯米、小麻子相拌 同炒,待米黄黑出,去麻子等,去两翅、足并头,用血余裹,悬于东墙角 上一夜,至明取用”斑蝥有剧毒,气味奇臭米炒能降低其毒性及矫正 其臭味从雷氏对斑蝥的炮制,完全符合现代炮制原理,该法并沿用至今,足见雷氏首倡米炒斑蝥等昆虫类毒剧药物是科学的正如《内经》中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的指导思想2. 炙法:雷公在论述炙法中,最典型的是淫羊藿加羊脂油炙因羊脂油 含硬脂酸及软脂酸等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约 70一 80%,油酸等不饱和脂 肪酸的甘油酯约20~30%_雷氏云“凡使,须用夹刀夹去叶,四畔花(枝) 尽后,细锉,用羊脂相对拌炒过,待羊脂尽为度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公元四世纪时,他就发明了用羊脂油炙的方法,历经千余年的实践证 明,用羊脂油炙淫羊藿,是非常符合现代中药炮制作用的据现代研究表 明:淫羊藿主要含有淫羊藿甙,能兴奋性机能,主要能使精液分泌亢进, 精囊充满后,刺激感觉神经,间接起到兴奋性欲作用因此,淫羊藿经羊 脂油炙后,可增强温肾助阳的作用,用于阳萎、早泄等肾阳不足之证确有良效。
3. 监法:现称(焯),即将药物臵于沸水中烫,多以种子类药材的炮制方 法,脱去种皮为度如(焯)杏仁,以雷氏的炮炙方法为例:“凡使,须以 沸汤浸少时,去皮膜、去尖,擘成两片依杏仁(焯)法,基本上符合现 代中药炮制规范所遵循的法则据现代炮制原理研究表明:指出(焯)制苦 杏仁应用沸水,用水量应为苦杏仁的10倍,煮烫时最好5min为宜,锅水 应始终保持沸腾状态,宜经常搅拌,经煮制后,使杏仁酶被破坏,保存杏 仁甙可达 65%以上,从而更好地保证了苦杏仁的药效4. 煅法:以煅淬自然铜为例:雷氏日“锤碎,甘草水煮一伏时时,取出, 碾碎,以醋浸一宿,用密闭煅法,煅二伏时,冷后、再研极细,每五两用 醋二镒”的炮制方法从雷氏对本品的煅制法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炮制 方法、时间、规格、辅料比例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论述,对于指导炮制矿物、贝壳类及临床上特殊需要的药材等,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密 闭煅中,以煅制血余炭为例:“凡于丸散膏中,先用苦参水浸一宿,漉出, 入瓶子,以火煅之,令通赤,放冷,研用因本品不能生用,入药必须 煅制成炭,煅炭后方具有止血作用经现代炮制研究表明:头发中含有胱 胺酸,是角蛋白的一种元素,此外还含有脂类。
经煅后能加速血凝作用, 并使粘膜毛细血管收缩其止血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钙铁离子有关在南 北朝时期,雷氏就首次提出以苦参水浸漂、用瓶子闷煅血余炭的煅制法, 这是古代人们长期用药方法的经验总结,至今仍有应用的价值5. 蒸法:雷氏利用蒸制法蒸制的药物较多例如:地黄、黄精、肉苁蓉、 山茱萸等,其中应用的蒸制方法和辅料也很全面他在论述蒸法中最为讲 究的药物要数地黄、山茱萸雷氏云:“采生地黄,去白皮,瓷锅上柳木 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在蒸制地黄项下,他从采集、净选、加工容器、辅料及其制作方面,都作了详细的叙述,根据现代炮制 理论表明,地黄经酒制后,则药性由寒转温,主补阴血,且借酒力行散, 起到行药势,通血脉,更有利于补血,使地黄滋补而不腻记述蒸制山茱 萸项下云:“使山茱萸,须去内核每修事,去核了,一斤,取肉皮用, 只称成四两已来,缓火熬之方用能壮元气,秘精核能滑精他指出 炮制山茱萸“须去内核……核能滑精”之说,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应用方面, 具有十分宝贵的启示6. 煮法:是中药常见的一种炮制方法,即将药物与清水或加液体辅料 (如酒、醋、药汁等)同煮的方法雷氏的煮法也是形式多样,煮法的主要 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
雷氏特别在炮制毒性或烈性药物方面, 经验十分丰富,目的非常明确在'此,仅举川乌为例,雷氏云:“若阴 制使,即生去尖底了,薄切,用东流水并黑豆浸五日夜,然后漉出,于日中晒令干用”并称“凡使须阴制,去皮尖了,每十两,用生乌豆五两, 东流水六升由此,可以判断雷氏用东流水加乌豆浸泡川鸟五昼夜的时 间,符合现代炮制原理据炮制研究表明:其解毒机理是乌头在较长时间 的浸泡和煮制过程中,剧毒性的乌头碱被水解成毒性较小乃至很小的苯甲 酰乌头胺和乌头胺之故7. 煨法:在古法炮制中被历代广泛应用,系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 埋于热火灰中煨之使熟,相当于古代的炮法雷氏在煨制法中也应用得恰 到好处,例如煨制肉豆蔻,雷氏云:“凡使,须以糯米作粉,使热汤搜裹 豆蔻,于糖灰中炮,待米团子焦黄、熟,然后出,去米……由此,可 看出雷氏煨制豆蔻的目的因本品含大量油质,有滑肠之弊,并有刺激性, 经煨制后降低了油质,免于滑肠,减少刺激性,从而增强了固肠止泻的功 能8. 水飞法:雷氏在飞制朱砂时日:“以东流水淘令净,干晒,又研如粉 又如飞制雄黄时日:“凡修事……捣如粉,水飞,澄去黑者,晒干再研, 方人药用综上二药水飞法中,可以看出雷氏对水飞法都有精深的研究, 明确水飞的炮制作用,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在古代即能通过水飞的方法 使药物达到极细和纯净,便于制剂与服用的目的当今水飞法仍然是炮制 特殊药材不可替代的方法此外,浸制法如酒浸当归、补骨脂、常山、百部等,醋浸白花蛇、蜜 浸紫菀等法,尚可普遍应用雷氏十七法中还创制了如曝、露、炼、制、 度、伏、镑等法,现在基本不常应用,本文不再赘述《雷公炮炙论》是中药炮制学最早的专著,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制 药技术,必须对它进行认真研究,要逐步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来阐明中药炮 制原理,指导和促进炮制方法的改革创新,炮制工艺的统一,饮片规格标准的制订,从而提高药品质量,保证其临床效果中国人治病喜欢喝中药 ,而喝中药不可不了解中药的炮制知识中药 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是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中医在临床用以治病的物 质是中药饮片和成药制剂,通过一定的加工炮制制成中药饮片,供应配方 和制剂,中药的疗效并非原药材的疗效,实际是饮片的疗效,因此中药饮 片处于三大支柱的中心地位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是中药传统技艺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在历 代中医药长期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中药炮制是根 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 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
三、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对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战国时代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治疗“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记载,表 明当时预治疾病已经使用了药物常规炮制品到了汉代,据有关资料记载, 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 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 足、去毛等同时,炮制理论开始创立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 序例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 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 在南北朝刘宋时代,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问世,记载的炮 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飞等该书对后世中药 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某些炮制方法,现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 值明代时期,中药炮制发展得较为全面,在理论方面,陈嘉谟在《本草 蒙筌》中曾系统地论述了若干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记载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 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难化增益元阴;陈璧 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 解毒至令平和……”。
他还强调:“凡药制造,责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著名的医药学者李时珍集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 草纲目》中专列了“修治”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对有些炮制方法还运用中医理论加以讨论继之,缪希雍又在《雷公 炮炙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常用的炮制方法,在他的著作《炮制大法》 中,提出了著名的炮炙十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人民 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中药炮制事业,使中药炮制事业发展很快各地有关 部门都对散在本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炮制经验进行了文字整理并在此 基础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制订、出版了炮制规范同时,国家在药典中也收载了中药炮制内容,并相继出版了一批炮制专著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 版的《中药炮制经验集成》,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学》等 在科研方面,目前全国有许多中医药研究机构都开展了对中药炮制的研 究,已有一定的科研队伍在生产方面,中药炮制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药物饮片质量逐步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技术的革新,炮制生产设备已逐 步机械化,如滚动式洗药机,去皮机、镑片机、切片机,各种类型的电动 炒药锅等这些将朝着自动化、联动化的方向发展四、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1.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中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 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而影响疗效, 并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有异。
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 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所以中医临床配方用药都是用炮制后的饮片由于中药成分复 杂,常常是一药多效,而中医治病往往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 根据病情有所选择,因此,需要通过炮制对原有性效予以取舍,权衡损益, 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不利于治疗的作用消失,力求符合 疾病的治疗需求疾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多端,症候的 表现不一,脏腑的属性、喜恶、生病病理各异,故立方遣药及炮制品的选 用都应考虑这些因素如:女贞子既能补肝肾之阴,又能清虚热,且药性 较平和,养阴而不腻,清热而不损阳气,实为滋阴补肾之良药但生用或 制用与病情变化有关,当患者肝肾阴亏,兼有肠燥便秘者,可选用生品, 既可补肝肾,又可润肠燥,二者兼顾,且用量宜大;当便秘已去,肝肾阴 亏之象尚未完全消除时,除调整处方外,女贞子则宜制用,增强其补肝肾 之力,避免过用生品又引起滑肠由此可知,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特色五. 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
炮制方法的确定应以临床 需求为主要依据炮制工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六、中药净制与疗效中药净制的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对药效的影响很大因此,中药在 用于临床之前,基本上都要经过净制处理,方能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