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word版.doc
11页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合计60分)1.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2. 易中天在《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文中的“动机”指 ( )A.发展工商业 B.统一思想 C.消灭异端邪说 D.繁荣学术文化3.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4.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5. 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诏令,旌表节妇,同时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是中国第一个嘉奖贞节的特别命令朱元璋颁布这一“嘉奖令”的实质是 ( )A.推崇理学,稳固统治 B.控制思想,禁锢人性C.实行独裁,强化专制 D.尊重妇女,提高地位6.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下面对王夫之的这一思想主张认识正确的是( )A.王夫之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B.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有关D.反映了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的时代要求7. 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文献出处“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旧唐书》“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全唐诗》“诸郡多造纸袄为衣宋代《渑水燕谈录》“转制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宋代《四朝见闻录》A.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 B.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C.贫困百姓只能穿纸质的衣服 D.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8. 文物考古和鉴定往往需要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辨别而其中有些赝品往往只需用肉眼就能轻易作出判断,请仔细观察和辨别下列铜币的拓片,其中哪一枚可能是真币?( ) A B C D9.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C.曾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10. 中国近代有人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由此可知,此人属于 ( )A.保守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洋务派11.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 ( )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 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12.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13.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14. 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结论是( )文章内容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A.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15. 纵观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 ( )A.中国农民人数占大多数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农村中敌人力量薄弱16. 下图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的 ( )A.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 B.科教兴国的战略C.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阐述 D.经济特区的构想17. 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下领导人为之努力的共同梦想是 ( ) A.民族独立 B.救亡图存 C.民族复兴 D.民主革命18. 丛书“我们的年代”对建国以来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流行词汇进行了记录下列四组流行词汇中,属于70年代的是 ( )选项流行词汇(摘选)A造反有理;红宝书;斗、批、改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赶超英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个体户;迪斯科;民工潮D样板戏;平反、昭雪;恢复高考19.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
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20. 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 ( ) 图1中世纪教堂圣母子壁画 图2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部分)A.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人文主义深入人心C.自然人性的复苏 D.宗教改革的开展21.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22. 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 )A.虔诚信仰上帝 B.女性解放 C.实行三权分立 D.反对盲目信仰23.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24.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由贵族团体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平民的团体共同拥有,二者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也有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思想渗透的核心政治理念是( )A.民主 B.共和 C.分权 D.平等25. 康德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审判这里“批判”的本意是强调 ( )A.批驳否定 B.批评指正 C.质疑分析 D.理解同情26. 伏尔泰对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样评价:“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惊异的这个事件指的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 B.《物种起源》的发表C.量子理论的诞生与发表 D.相对论的创立27.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 B.文明的逐渐演进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 28.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
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 )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29. 迄今为止历史上有三个最著名的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来看,其中后两个“苹果”分别代表了 ( )A.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B.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C.理论突破和产品创新 D.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30. 1952年上演的戏剧《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嘛?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该作品创作风格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后现代主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共40分)31.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宣圣谕。
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材料三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2分)(2)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做法。
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洋务派对传统文化与西学关系的认识有何的局限性?(2分)(4)根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及其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