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帝的受教育历程对我们的启示——读《乾隆帝》有感.docx
4页乾隆帝的受教育历程对我们的启示乾隆帝的受教育历程对我们的启示———— 读读《《乾隆帝乾隆帝》》有感有感乾隆帝的受教育历程对我们的启示——读《乾隆帝》有感读书一定要读名人传记,尤其是读国外作家写的名人传记,总是感觉很多外国作家写的名人传记有哲学思想,有很强的真实性,可读性,所以每次读完总会引发很深的思考,最近读的有著名德国传记大师艾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 、英国作家戴维·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 、康拉德·布莱克的《罗斯福传》等,受益颇多这几天开始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欧立德写的《乾隆帝》 ,尽管是一本关于皇帝的名人传记,但是其中饱含着哲学与历史的智慧,作者以广阔的历史大视野,把中国的历史和世界同期的历史做比较,作为教育工作者,想重点谈一下读完《乾隆帝》 ,我对其受教育经历的感悟从小乾隆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尽管在“在清朝这样一个不正式公布合法继任者的国家,权力的传承是一件可怕而又不可预测的事情清朝的满洲统治者不像前代王朝的汉人统治者那样,自动立长子为皇储,而是以与其政治传统相近的蒙古和突厥人的方式来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一个统治者死后,他的至亲与上层贵族一道,召开会议来决定在皇帝之子或其他男性亲属中谁最有资格成为继任统治者。
尽管这种方式有爆发争斗之险,但也有利于确保领导权落入能人之手” 乾隆从小就受爷爷康熙以及父亲雍正的宠爱,虽然没有正式宣布为将来清朝皇帝的继承人,但实际上乾隆得到的是当时最好的皇室教育乾隆帝在 5(虚)岁时就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很多幼儿此时可能才刚开始学习认字在中国,这一过程远比简单地背诵字母表要复杂得多开始要熟记诸如《千字文》这样的古文,其古典韵味与日常口语迥然不同一开始,只是跟着老师读,或许还根本不懂这些文字的含义只有当他可以流利地背诵这些课文时,老师才会教授他文中每个字的意思,并教他认字和书写正常来说,这个起始教育阶段要经历大约三年乾隆在他 8 岁左右就可以阅读了在拥有了基础的读写能力后,要进一步背诵和学习更具挑战性的儒家经典,12 岁时,他已经掌握了《四书》 (《论语》、 《孟子》 、 《大学》和《中庸》这是所有高级教育的基础,也是通过科举入仕的基础,这可是最为紧要的尽管皇家成员并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就像其他富裕精英一样,皇室非常重视皇家年青一代的教育因为,只有在掌握了中国的贤哲之学、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国的精美诗画后,统治者方能明白天地合一之道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学习,在孩提时代,就要开始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开始可以先熟读,先背诵, “读书千遍,其义自现” ,然后再逐步的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对孩子从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乾隆帝所受的教育并不局限于此。
除了要学习这些严格的汉语课程外,作为一个满洲人,他还要面对另外的挑战这意味着他还需要学习与汉语语法和书写形式完全不同的满洲语言以及与此相似的另一种阿尔泰语言蒙古语为了了解满洲的过去,学生们还要学习早期的满洲历史乾隆还要接受严格的骑射训练作为一个有着军事传统的征服民族,满洲人都应该掌握这些技艺,贵族子弟也不例外确实,他们应该为别人做出榜样因此,对于乾隆来说,每天都很漫长,一天的生活开始于拂晓前,结束于黄昏后唯一的假日是春节作为统治者深刻的领悟到学习本民族的历史以及语言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 ,唯有“根深” ,才能“叶茂”!同时按我们今天的观点来说,要注重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最让我震撼的是作为皇子,唯一的假日是春节!难怪后来,乾隆帝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好好读书,气的“拂袖离去”!最后看一下后人对乾隆帝的评价:“弘历(乾隆帝)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 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