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后练习题.doc
7页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后习题基础闯关全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颁发( bān) 仲裁(zhng) 颇有(pō)B.遗嘱( zǔ) 巨额() 逝世(sh)C.联盟( mn) 纪念(j) 奖金(jiǎng)D.挪威( nu) 渗透(sn) 仪式(y)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__________了诺贝尔奖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______.A.颁布卓有成就B.颁发成绩卓著C.颁布成绩卓著D.颁发卓有成就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B.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t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表达了作者对获奖者的羡慕之情D.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能力提升全练1.为下列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2月10日电(记者和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颁奖仪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12月10日是瑞典化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都安排在这一天举行。
依照惯例,主办方用从诺贝尔去世的地方——意大利圣雷莫运来的鲜花装饰颁奖台获奖者陆续上台就座诺贝尔基金会主席卡尔一亨里克赫尔丁首先致辞说,科学是时代的语言,可在国家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因此,研究的重要性不仅限于新知识的产生,更是可以起到(科学)普及的作用,为全人类互动提供共同基础答: 2.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1)这部分内容介绍了____________,是消息的______部分2)“巨额”指____________,和下文中____________相照应3)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答: 三年模拟全练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顸重要的“住”,能够有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A.①④③②⑤⑥B.⑥①④⑤②③C.①④⑤②③⑥D.⑥①④③②⑤2.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东方网2007年10月29日消息 10月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变轨,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二次近地点变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饶顺和介绍说,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飞行第3圈时,远望三号测量船在近地点顺利发现目标,把相关数据传送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时把有关指令发至嫦娥一号卫星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王也隽介绍,这次近地点变轨后,卫星将由24小时周期轨道进入48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高度将由7万多公里提高到12万多公里,这将改变我国航天测控最远为8万公里的历史,开创新的航天测控纪录五年中考全练(2018广东广州中考,13-1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权威发布]“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年份网络阅读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2016年55.3%66.1%7.8%10.6%2017年59.7%71.0%14.3%12.8%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
报告发现,虽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阅读时长的一半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年份纸质媒介数字化媒介图书报纸期刊互联网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2016年20.213.26.657.274.213.95.52017年20.412.06.960.780.412.68.1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岁人群占34.6% ,30-39周岁人群占26.1%.40-49周岁人群占24.2%.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4日)[广州调查]《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7.20分钟,远超2016年度全国成年国民71.47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9.48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38.80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56.27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2.62分钟。
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94.11%,其中成年人达到95.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86%),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达到53.41分钟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89.2%)、杂志(78.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各抒己见]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字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惰.弱化了思维能力。
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升B.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C.2017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阅读时长D.2017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2.下列关于2017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B.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C.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阅读时长相当D.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
B.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书阅读C.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4.(★★☆)《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答:5.(★★☆)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答: 核心素养全练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拟开展一次“走近屠呦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加并一起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中,刘敏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国内立刻展开新一波“诺奖效应”。
这位80多岁老太太的相关信息立即占据国内各大新闻网站头条[B]屠家在浙江宁波的旧宅昔日门庭冷落,如今人气迅速飙升,不少游客专门前来拍照留念[C]据悉,屠呦呦是获得首位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中国公民,而且没有任何海。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