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1.docx
7页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41(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 单项选择题(分数:2.00)解析:2. 经过一整夜的复习,小明记住了笔记中的内容并在第二天的考试中成功回答了试卷中的题目小明回答 题目依靠的记忆类型是(分数:2.00)A. 感觉记忆B. 瞬时记忆C. 短时记忆D. 长时记忆 V解析:解析: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 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是0. 25秒〜2秒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是5秒一 2分钟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 最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故本题选D3. 存储容量最低的记忆类型是(分数:2.00)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 VC. 瞬时记忆D. 长时记忆解析: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2个单位,长时记忆的容量没有限度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感觉 登记)的容量大于短时记忆感觉记忆的信息在向短时记忆转换时丢掉了很多,因此短时记忆的存储容量最 小因此本题选B4. 晚上复习数学时,小明想起了数学老师上课时的音容笑貌,也回忆起当天学过的数学公式。
根据图尔文 (Tulving)对长时记忆的分类,小明的两种记忆分别是(分数:2.00)A. 情景记忆;工作记忆B. 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C.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VD. 内隐记忆;外显记忆解析:解析: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 记忆语义记忆是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 因此本题选C5. 某个病人每次见到他的医生都不能认出,医生都需要向他重新介绍自己有一次,医生在和他握手时用 针扎了一下这个病人这个病人再见到医生时,还是不能认出医生,但是不愿和他握手这种情况说明人 类的记忆系统中存在(分数:2.00)A. 内隐记忆 VB. 情景记忆C. 程序性记忆D. 感觉记忆解析:解析: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 识记忆与内隐记忆相对的是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 识的影响题中病人的外显记忆受到了损坏,但内隐记忆没有受到破坏因此本题选A6. 下面不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分数:2.00)A. 对知觉技能的记忆B. 对认知技能的记忆C. 对事件的记忆 VD. 对运动技能的记忆解析:解析:安德森(Anclerson, 1980)将记忆划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 和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因此 本题选C7. 关于记忆的SPI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 各个记忆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 VB. 各个记忆系统的存储是独立的C. 各个记忆系统提取信息时是相互关联的D. 各个记忆系统提取信息时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解析:解析:图尔文(Tulving, 1995)提出的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概念统一到一个更综 合的框架中该理论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囊括到该理论对提取方式的论述中该理论提出记忆包括五个 系统,其中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的提取方式是内隐的,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 系统的提取方式是外显的本题选A8. 声像记忆(echoic memory)属于(分数:2.00)A. 感觉记忆 VB. 短时记忆C. 情景记忆D. 语义记忆解析:解析: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被称为声像记忆,视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叫图像记忆因此本题 选A9. 斯伯林(Sperling)使用局部报告法得以证明存在的记忆类型是(分数:2.00)A. 感觉记忆 VB. 短时记忆C. 工作记忆D. 语义记忆解析:解析:斯伯林通过局部报告法发现被试报告呈现时间50ms的字母的数量平均为9个,认为存在感觉 记忆,它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时间十分短暂。
故本题选A10. 关于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 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大,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长B. 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大,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短 VC. 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大,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和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一样长D. 图像记忆的容量比声像记忆的容量小,图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长解析:解析:研究表明,图像记忆的容量为9个左右,存储时间为500ms以内声像记忆的容量为5个左 右,存储时间可以达到4秒故本题选B11. 康拉德(Conrad,1964)在研究中用视觉方式依次呈现辅音字母,要求被试严格按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 现(分数:2.00)A. 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也容易混淆B. 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不容易混淆 VC. 发音相似的字母不容易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D. 发音相似的字母不容易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也不容易混淆解析:解析:康拉德的研究表明,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很少发生混淆因此本题选B12. 上题中的研究可以说明,短时记忆存在的编码方式是(分数:2.00)A. 听觉编码 VB. 视觉编码C. 命题编码D. 表象编码解析:解析:语音相似性影响了回忆的效果,说明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编码方式。
因此本题选A13. 波兹纳(Posner,1969)通过让被试判断两个字母(如A和A、A和a)是否是同一个字母的研究说明在短 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的编码方式是(分数:2.00)A. 听觉编码B. 视觉编码 VC. 命题编码D. 语义编码解析:解析:波兹纳的研究中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同形关系(如A和A)的字母反应更快;当两个字母 先后间隔1秒时,同形关系和同音关系(如A和a)的反应时没有差异由此可以说明,在短时记忆的最初 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才向听觉形式过渡因此本题选B14. 斯腾伯格(Sternberg,1969)的短时记忆提取实验表明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分数:2.00)A. 平行扫描B. 自动停止系列扫描C. 完全系列扫描 VD. 直接提取解析:解析:在斯滕伯格的实验中,反应时间是项目长度的函数,而且在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情况下 反应时间相同因此,该实验说明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15. 第一位使用有意义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 艾宾浩斯(Ebbinghaus)B. 巴特莱特(Bartlett) VC. 巴德利(Baddeley)D. 米勒(Miller)解析:解析:艾宾浩斯(Ebbinghaus)在1885年发表了著名的著作《记忆》,他是第一位对记忆这种高级心 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他使用的材料是无意义音节。
巴特莱特(Bartlett )也是记忆研究的 先驱,他于1932年出版《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采用故事(有意义材料)作为记忆材料 巴德利(Baddeley)是工作记忆概念的提出者之一米勒(Miller)在1956年发表了《神奇的数字7±2:我 们的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明确提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因此本题选B16. 巴德利和希契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是(分数:2.00)A. 中央执行系统 VB. 语音回路C. 视空间模板D. 短时记忆系统解析:解析:巴德利和希契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不同,它不是由单一成分构成 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三个独立的成分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三个成分是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间模 板其中,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它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之间的联系, 还负责注意资源的管理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因此本题选A17. 证明视空间模板存在的研究方法是(分数:2.00)A. 双任务操作 VB. 任务分离范式C. 加工分离程序D. 联想研究范式解析:解析:如果工作记忆系统中确实存在相对独立的视空间模板子系统,那么用言语编码或者用视觉空 间编码识记的材料就会因同时进行的任务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干扰。
同时进行的发音或者言语活动只能干 扰其中一个系统,而视觉或空间活动则会干扰另一个系统巴德利等人(Baddeley, Grant, Wight, Thomson, 1975)采用双任务操作的实验研究方法证实了这种假设因此本题选A18. 艾宾浩斯在记忆保持量的测量方面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 再认法B. 节省法 VC. 回忆法D. 重构法解析:解析:保持量的测量方法是研究记忆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测量保持的方法有:再认法、回忆法、 再学法和重构法再认法:在测量时,把数量相等的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合在一起,然后 按随机方式向被试呈现,要求被试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区分开来,即由被试报告每个项目 是否识记过回忆法:在测量中,被试原来学习或识记过的材料不呈现在其面前,要求把它们复述出来或 默写出来保持量的计算是以正确回忆项目的百分数为指标再学法:又称为节省法在测量中,当被试 不再能把巳熟记的材料完全无误地回忆出来时,要求被试把原来识记过的材料重学或再记,直到达到原来 熟记的标准然后根据初学和再学所用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被试的保持量,即用再现或重学比初学所节省 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保持量。
重构法:又称为重建法在测量中,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实施 方法是,先在被试面前呈现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若干刺激,呈现后把这些刺激打乱,置于被试前要求让其按 原来的刺激次序重建艾宾浩斯采用的是再学法(节省法)故本题选B19. 影片《归来》中的主人公陆焉识一次偷着跑回家和妻子约定在火车站见面,陆的女儿举报了这个情况, 所以当陆妻在火车站见到陆喊出陆的名字时,陆即被抓住陆焉识的妻子虽盼望丈夫早日归来,但是当丈 夫归来时却不能认出丈夫,可以解释她的表现的遗忘理论是(分数:2.00)A. 衰退说B. 干扰说C. 压抑说 VD. 提取失败说解析:解析:陆的妻子将陆被抓住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认出丈夫,她不能原谅自己,因此她要在自己的记忆 中忘掉丈夫的模样,这样在同样的情境中她就不再能害丈夫,因此她的这种失忆表现可以用压抑说进行解 释因此本题选C20.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可以作为证据支持某种遗忘理论,这一遗忘理论是(分数:2.00)A. 衰退说B. 干扰说 VC. 压抑说D. 提取失败说 解析:解析:实验证明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起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 先学习材料也起干扰作用,前者被称作前摄抑制,后者被称作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可以作 为干扰说的证据因此本题选B21. 关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 加工深度并不影响内隐记忆效果,对外显记忆有非常明显的影响B. 内隐记忆保存的时间比外显记忆短 VC. 记忆负荷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小,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大D. 外显记忆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内隐记忆受到的干扰较小解析:解析:很多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显记忆的成绩下降很多,内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