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第七章 船舶总布置设计讲解.ppt
95页第七章 船舶总布置设计 本章学习目标 u了解船舶总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 u掌握船舶总体区域划分的具体内容; u掌握船舶纵倾调整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 掌握船舶舱室,梯道及交通路线的布置 原则,内容和方法; • 了解船舶舾装设备的选型方法及布置内 容 2 第一节 概述 • 总布置设计的重要性 直接影响船舶的使用效能与航行性能 、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结构的工艺性; 影响全局,是后续绘图和计算工作的重 要依据 • 总布置设计的特点 涉及面广(船、机、电),考虑因素 多(使用性、航行性能、经济性),实 践性强 3 • 总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 1、最大限度的提高船舶的使用效能 2、保证船舶有良好的适航性和安全性 3、满足相关规范、规则及公约要求 4、便于建造、检查、维修、保养及设备更换 5、舱室布置时,尽力改善船员及旅客的工作生 活条件 6、要结合建筑学和美学的要求,使船舶内、外 具有美感 4 • 总布置设计的工作内容 1、主船体和上层建筑的总体规划 2、调整船舶浮态 3、船舶舱室及设备的布置 4、交通路线的规划及设计 5、造型设计 5 第二节 船舶总体区域划分 主船体 不同用途的 船舱位置及 大小 区域划分 的内容 上层建筑 形式及尺度 6 一、主船体内的舱室划分 主船体是指船舶的连续露天甲板以下的部 分 船长方向船长方向 通过水密舱壁进行纵向划分 型深方向型深方向 通过甲板或平台进行竖向划分 船宽方向船宽方向 通过纵向舱壁进行横向划分 7 纵向区域划分 骨材 间距 主水 密舱 首尾 尖舱 机舱 根据和 根据 和 根据和 中机型船 中尾机型 尾机型船 8 常见船型对应的机舱位置 客船:中机型 中尾机型 大型杂货船:中机型 中尾机型 集装箱船:中尾机型 拖船、渔船:中机型 9 竖向区域划分 双层底 甲板层数 甲板间高 油、水舱 货舱结构 M1M1M2M2 M4M4M3M3 10 M1双层底 双层底设 置作用 作用四 提高船舶纵向 强度 作用一 保证触礁、搁 浅造成破舱后 船舶的安全性 作用三 空载时作为压 载水舱 作用二 作为燃料、淡 水、滑油储存 舱 11 内底宽度便于装卸和机舱布置 便于人员施工,满足管系安 装、检修的要求 各种液体舱容积的需要 确定双层 底考虑的 几个因素 12 运输船舶货舱的建筑特征 13 M2甲板层数及甲板间高 Ø甲板层数及甲板间高主要考虑因素有: 货种、作业条件、舱容、码头理货的机械高度 等 Ø连续甲板的层数取决于船舶的大小和用途。
Ø甲板间高主要取决于货种和作业条件 14 M3货舱的结构特征 Ø运木船、集装箱船及多用途货船,为装 卸货物的方便,常设置舷边舱,既有利 于船体强度,又可作为压载舱如下图 : 15 Ø散货船为便于装载谷物或其他粒状货物 都采用顶边舱如下图: 16 M4油水舱的布置 一、布置油水舱应注意的问题: • 充分利用不便装货的狭窄处所装载液态 油水 • 注意油、水分离 • 尽可能将燃油、淡水舱的公共重心布置 于近船中处,避免发生纵倾 • 注意防火安全 17 二、油、水舱舱布置的一般规规律: • 燃油舱 ü燃料重油 ü副机用的及主机启动和进出港用的轻油 ü大船上的日用油柜 ü小船的重油 • 滑油舱 • 淡水舱和压载水舱 18 二、上层建筑部分 1、上层建筑的形式 19 2、确定上层建筑尺度应考虑的因素 • 甲板面积要求 • 浮态和稳性 • 驾驶视线 • 其他尺度限制因素 20 3、上层建筑的设置与尺度的确定 上层建筑的设置要从功能需要、技术性能 的改进和对建筑造型的考虑三方面着手 • 首楼 主要考虑船迎浪或斜迎浪航行时甲板上浪, 改善驾驶视线 • 中部及尾部上层建筑 中机型船舶常设计有发达的中部上层建筑, 既提供了船员的居住舱室,也起到了机炉舱口 的作用。
而尾机型货船在尾部机舱上方设置较 为发达的上层建筑如下图 21 上层建筑示意图 22 • 上层建筑尺度的确定 • 层数小船的上层建筑为1~2层;中型船 为3~4层;大型船为5层或更多 • 层高小船的层高常为2.1m;中型以上 船舶层高常取2.3~2.6m • 长度与宽度一般是自下而上递减,使 整体呈流线型外观 • 舱室划分与布置根据使用要求和特点 进行考虑 23 第三节 船舶纵倾调整 24 一、浮态计算 1.技术设计阶段 根据设计船的型线图计算并绘制静水力曲线及帮戎曲线,绘 制总布置草图,进行总体布局区划后即可进行浮态计算初始设计阶段 船舶初始设计阶段,当新船型线尚未绘制时,可按下述步骤 粗略估算船舶重心与船舶浮态 (1)按第二章所述方法参考母型船分部估算设计船的空船重量 与重心 (2)进行草图布置,并按总布置草图估算货物、燃油、淡水、 人员行李及食品等载重量各项的重量重心. 25 (3)汇总上述计算结果求得设计船满载出港的△及xg 、 zg,按zg可估算校核设计船的初稳性高,考核xg是否接 近阻力最佳的浮心纵向坐标,如不然,则应适当调整总 布置,尽可能使xg接近最佳的浮心纵向坐标 如欲估算船舶浮态则可利用下述公式进行: 26 二、货船纵倾调整的方法 (1)满载出港状态。
船舶纵倾调整主要是解决重心xg 与浮心xb二者的关系问题当xg ≠ xb且xg与xb差异较大 时,会造成船舶浮态不符合要求因此,纵倾调整方法 的实质,就是采取适当措施改变重心纵向位置xg和型线 设计时合理选择浮心纵向位置xb的问题 货船通常以满载出港时的浮态作为纵顿调整的基础 状态如出现尾倾偏大或首倾,则可用下列一种方法或 几种方法进行调整 ①改变油舱、淡水舱的布局 27 ②中机型及中尾机型船可适当移动机舱位置 为调整首倾,可将机舱适当前移,如图7-7所示 尾机型船机舱长度对纵倾调整影响很大,故设计 时应特别注意目前,机舱布置向立体化发展,这是 缩短机舱长度很有效的方法 如货物密度较大,船舶重心偏前,而机舱位置又 难以后移时,则需要设置首都空舱,该舱满载时空着 ,空载时可加注压载水,这样有利于空载时的纵倾调 整,但增加了空载时的中拱弯矩 28 ③改变浮心位置 当船舶型线图完成后,若改动浮心纵向位置xb ,就 等于重新设绘型线圈所以,只有当改变布置有很大困 难时,才考虑改变型线这就要求在型线设计时,浮心 纵向位置的选择,不能单从快速性角度考虑,必须结合 总布置的合理性和纵倾调整的需要,参考型船加以全面 权衡,避免在设计后的返工。
上述满载出港状态的纵倾调整方法,对各种类型的 运输船,各种装载情况都适用,是普遍的方法 由于浮心通常随吃水减小而前移,所以只要布置时 使燃油、淡水的公共重心距船中不太远,满载中途及满 载到港的浮态一般不成问题;半载情况更易于靠压载来 调节纵倾 29 (2)压载出港状态 设压载出港的排水量为△b 、重心纵向位置为xgb 用类似于 满载情况的计算,将表8—2中货物重量取为零,并计入压载水 的重量和纵向力矩,就可求得压载出港时的首、尾吃水 30 4、其他类型船舶的纵倾调整 其他类型的船舶,载重量占排水量的百分比要小 得多,一般不需要很大的压载水量 如客船,其重心通常与机舱位置同向纵移,故合理 确定机舱位置可控制船舶纵倾 31 第四节 舱室、梯道及交通路线的 布置 本节主要内容: • 工作舱室的布置 • 居住舱室的布置 • 公共处所及服务处所的布置 • 舱室内部布置 • 交通路线的布置 32 33 34 35 I.工作舱室的布置 工作舱室一般包含驾驶室、海图室、 报务室、电罗经室、理货室、木工间、 电工间、机械修理间、客船的客运室、 广播室及各种储藏室 36 1、驾驶室 p驾驶室通常都设在上层建筑最高一层甲 板(驾驶甲板)。
p大船上驾驶室前后方向的长度一般有 2.5~3.0m,内河小拖船则只有1m左右 p驾驶室在船宽方向上一般不通到两舷, 两侧的甲板或船桥应尽可能延伸到船的 最大宽度处 37 2、海图室 海图室一般设在驾驶室后紧邻的右舷,应 与驾驶室直接相通 3、报务室 报务室常设在驾驶室的后右侧室内应有 良好的绝热隔音设施,要有直通露天甲板的门 ,以供应急之用 4、雷达室 雷达室通常设在驾驶室同层和靠近雷达天 线下面的区域 38 5、应急发电机室 通常设在艇甲板上,并有单独通向露天甲 板的门,以保证海损时应急工作的方便 6、灯具间、油漆间和木工间 一般设在首楼内部 7、机械修理间 机械修理间通常设在机舱区域的平台上面 或其他邻近机舱便于工作的处所 39 II.居住舱室的布置 III.1、布置特点 Ø 船员居住舱室 ª 船员居住位置应便于他们的日常工作,力求接近工 作地点,并有方便的通道; ª 业务性质相近的船员舱室应相邻布置 ª 居住室及休息室尽可能选在较安静舒适的地方,一 般靠外侧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通常把驾部 船员按职务自上而下的安排在右舷居住,而把轮机 部船员则自上而下的安排在左舷居住 40 41 Ø旅客舱室 Ø旅客舱室尽可能分级分区布置,高级客舱布置 在上层建筑的上层,再逐级向下安排; Ø公共处所(如餐厅、俱乐部)的地位应适中, 方便各区的旅客来往,也应注意不要集中于一 处,以免过于拥挤。
42 1船员舱室标准 2、舱室标准 43 44 2旅客舱室标准 45 46 47 III.公共处所及服务处所的布置 餐厅 • 餐厅的功能和概貌 • 定期客船时代餐厅都安排在船体中部主甲板下 靠近船舶浮心附近 • 现在旅游客船餐厅移至游步甲板附近,靠近船 尾部位居多,窗口宽敞,乘客可以边用餐,边 观赏自然景观 48 49 50 51 52 53 • 餐厅的设计 ü规范要求 在第一、二、三类客船上应设置乘客餐厅 ,餐厅的大小及餐桌的大小视客船的乘客数而 定 ü照明 Ø 整体扩散照明 Ø 餐桌周围用壁灯或吊灯的局部照明 Ø 餐厅各功能区域照度满足标准 Ø 考虑餐厅色彩照明与生理上的反应 Ø 考虑餐厅的色彩与食欲 54 餐厅的布置 • 餐厅设在上层建筑中,厨房邻近餐厅,或者厨 房设在下一层甲板上,经过自动升降机向餐厅 供应饭菜; • 因为餐厅往往设在几层甲板上面,而且是船上 较大的公用舱室之一,因此往往要设圆顶,或 者也可以让一部分甲板离开大梁凹进去; • 餐厅布置应注意入口处要宽敞,避免人流阻塞 ,入口应直通服务台 • 餐厅装饰应注意基调的统一 55 卫生设备 • 舱室设备规范对旅客卫生设施的最 低要求 洗澡设施 对于航行超过一昼夜的船,浴盆或淋浴 喷头在一、二、三等客舱可分别按每 30/40/50人设一只;四、五等客舱则分 别为每60/80人设一只;航行于热带及南 洋的客船比上述增加50%。
浴盆面积不小 于2.5㎡,每个淋浴喷头下的面积不小于 0.8 ㎡ 56 盥洗设施 • 建议一、二等软席客舱设专用盥洗盆, 公共盥洗室的最少水龙头数为:30人及 以下的客舱每15人设一副;不超过100人 的统舱,每20人设一副,但不少于2副; 超过100人的统舱,每超过40人增添一副 ,每副的间距不得小于0.6m 57 大便器数 500人及以下不少于旅客人数的1//40; 500~1000人不少于13+(旅客人数-500) /80; 1000人以上不少于21+(旅客人数-500) /80 58 舱室内部布置 应注意的问题: • 舱室布置要有明快感 • 大的公共舱室,最好形成小的区块 • 床铺选择纵向或横向的布置 • 海船上居住室的门都设在内舷围壁上且 向室内开,门的宽度应不小于0.6m • 海船各部位舱的形式应根据建造规范及 载重线规范对舷窗水密性的要求选取 59 交通路线的布置 • 进厅的设置 进厅是全船的一个交通枢纽其位置处于各 船的中心进厅的大小应能满足上下船时人流 流动的需要 • 通道的设置 通道要直通,不能迂回曲折,单出口的走道 要短,且不应超过13m • 梯道的设置 梯道依设置处所和用途的不同,有不同的种 类和式样。
如居住舱室扶梯、露天甲板扶梯、 机舱扶梯、货舱和储藏室用的直梯等 60 61 62 63 64 65 第五节 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