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李可染绘画中“光”的巧妙艺术.docx
3页浅析李可染绘画中“光〞的巧妙艺术 浅析李可染绘画中“光〞的巧妙艺术 【内容摘要】李可染以山水画闻名于世,他一生致力于“为祖国山河立传〞在创作山水画时,李可染将西方画的技法运用到中国画中,尤其在“光〞的运用方面,增加了笔墨的内在张力,突出画面意境,通过渲染画面的气氛,使山水画到达了空前的艺术高度 【关键词】李可染 山水画 光的运用 李可染,我国当代最重要的国画家之一,22岁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班学习,当时学习的是素描和油画,中国画是他的自修课目李可染的国画中具有西方绘画技巧与他在此主修素描和油画有密切关系,他的山水画中因善用“光〞而独树一帜,关于光的运用,李可染深受我国前代画家和国外画家的影响 一、李可染“光〞巧妙运用的客观背景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画家开始将西方绘画技巧引用到中国画中,在画中表达质感、体感和光感当时正在学习绘画的李可染自然受到这种美育的熏陶 李可染当时在西湖国立艺术学院攻读油画研究生,法国教授克罗多负责教授他素描和油画克罗多知道中国画以黑白为基调,允许李可染自由发挥,将中国画的传统技巧和西方绘画中光与影技巧相结合。
正是克罗多发现并发挥了李可染的天性,才使他的画风独具一格 二、李可染国画中的“光〞的独特性 李可染画中的“光〞与笔墨表现力 宋代画家潘天寿在?听天阁书读随笔?中说“画山,需背光才厚重〞李可染在画山水画时,正是借用背光加强山川的厚重感他在作品?山水清音?中,用浓墨描绘山石,用白色的亮点表现瀑布、房屋和倒映在山石上的水纹,其中亮点只占整幅画面的十分之一,但正是这种背光处理的方式加强了山石的厚重感,也到达了清代画家石涛的“墨团团黑团团,黑团团中天地宽〞的意境 中国传统文人画追求的是“轻、淡、雅〞,以此来表达士大夫的“林泉之心〞,这种风格和西方绘画风格相比,容易产生视觉上的疲软感李可染在作画时加强了笔墨的浓淡、干湿、黑白的比照,利用破墨、积墨、泼墨相结合的方式,用不同笔墨表现光感在?荷塘消夏图?中,他采用墨的团块感,在大面积的积墨中留出小块白色,勾出柳丝、荷叶和凉亭既采用中国画的用墨手法,又有西方绘画中光影效果,将东西方的绘画技巧进行完美的融合 李可染的“光〞与中国画的“知白守黑〞 老子曾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留白是中国画表达意境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画中,留白是为了到达“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象〞的审美效果,通过留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给人以无限想象。
李可染的画中,巧妙地将“光〞的运用与“知白守黑〞联系在一起,将西方画中的“光〞作为中国画中的“留白〞来使用传统的中国画常将留白当做衬托,用空白来衬托画面,而李可染却常用大片的黑色来衬托画中的亮色,将黑色用虚画法处理,以衬托画中的留白局部这种手法既是对中国画的继承,又是对中国画的创新例如,在?春雨江南图?中,大面积的黑墨中只有几座黑瓦白墙的房屋、山的背光、水倒映的波纹几个亮点但正是这几个亮点向暗处延伸,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到达了“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神韵 李可染的“光〞与意境美的表达 中国画通过画中的丘壑、笔墨浓淡和留白来构造意象性,使人产生想象李可染的画中常用“光〞来加强中国画的纵深空间,到达“玄远〞的意境,古人在表达二维空间时,采用的是向上展现“高远〞,向下展现“阔远〞,而李可染采用的那么是明暗法和背光法来展现二维空间 我国古人在表达意境时,常表达“孤傲、清冷、避世〞的意境而李可染通过在大自然中写生,发现一种新的表现自然美的艺术规律,再融入西方的绘画元素,从而获得新的表达意境的方式,那就是通过直观性、真实性和生动性来表达这种手法并没有降低山水画的风格,仍保持着中国画的精神内涵。
例如,在作品?归牧图?中,李可染通过画面左下角两个牧童的视角,描绘出天空中乌鸦阵阵,表现出牧童被夕阳下的景色所吸引的意境画面中只有半空中一抹亮色,其余都是大片的黑色,而正是这一抹亮色给人留下夕阳下景色美好的无限想象,到达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三、李可染不同时期对“光〞的运用 李可染在绘画中常用“光〞来表达意境,但在不同时期对光的运用是不同的上世纪50年代,李可染用的是自然之光,在作品?嘉陵农家?中,李可染悟出了表现逆光的道理,采用“近淡远重〞的方式表现空间层次 60年代之后,李可染开始从写实转向写意,在表达上更突出意境美和笔墨美在作品?榕湖夕照?中,浓黑的树林顶上的一抹夕照,加深了山林和远山的背光,山顶和树梢的光线与湖面倒映突出了山亭的光感,山亭的亮点和后面浓厚的山体形成强烈的比照,勾画出一副和谐的意象 进入80年代,李可染对“光〞的运用既不是写实,也不是写意,而是表现中国美学的“心灵之光〞在作品?石涛诗意图?中,近景施墨厚重,显得树干树枝苍劲有力,远处的主峰墨色渐淡,飞瀑上方的墨色也逐渐变淡,树梢上的几点亮光和主峰一侧的赭石具有鲜亮的光感,到达雨后夕照的意境。
结语 李可染在“光〞的运用上,将“承接〞和“开拓〞进行了统一,到达了前无古人的境地李可染在艺术上的主张在国内外的中青年画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画坛上,已有了明显的“李派〞艺术李可染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山水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曹庆生.对李可染山水画的“艺术场〞形态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21. 【2】韩昊.李可染“光〞的运用[D].中央美术学院,2021. 【3】唐霖.李可染50年代山水画写生研究[D].西南大学,2021.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