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07整理试卷及答案107.docx
11页A一、 填充题(10分)1. 碱性缩呢时pH值一般为 2. 剪毛机主要有螺旋刀、平刀、支呢架三部分组成支呢用实架和 之分3. 一般来讲,在纤维和纱线相同的前提下,斜纹、平纹、缎纹组织结构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最好是 组织结构织物4. 纤维的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阴燃)有焰燃烧主要是纤维素热裂解时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或 的燃烧5. GB18401—2003规定整理织物甲醛释放量,其中外内衣V mg/kg6. AATCC中文含义是 7.100m长纱织成布后长度为90m,织缩为8. 按照Oeka-Tex Standard 100标准规定,生态毛织物有机氯载体的含量必须低于 mg/kg]9. 常用的卫生整理剂可以分为无机类、有机类和 类三大类,因种类不同而各有利弊10. 阻燃纤维包括不燃纤维、;非阻燃纤维包括可燃纤维和易燃纤维二、 名词解释及书写结构式(14分)1. 阻燃纺织品2.撕破强度3.缩呢4.电光整理5.二氯异氰脲酸盐(DCCA)6.BTCA 7.左旋葡萄糖三、 判断题(20分)1. 经DMEU和DMDHEU等不含亚氨基的整理剂整理的织物不会有吸氯和氯损现象2. 蒸呢与煮呢同为定形,两者可以替代。
3. 经聚丙烯酸型易去污剂整理后织物,在穿着时比未经易去污整理的不易沾污4. 树脂整理与机械预缩整理的原理是相似的四、 论述题(56分)1. (14分)试阐述易去污和抗湿再沾污的机理2. (14分)什么是仿麂皮整理,影响仿麂皮整理织物风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14分)织物的缩水源于内应力和“织缩增加”,分析他们各自对缩水的贡献4. (14分)试述DMDHEU整理剂剂与纤维素纤维的交联机理B一、填充题(10分)1. 酸性缩呢时pH值一般为 小于2. 100m长纱织成布后长度为80m,织缩为3. 含氟聚合物的拒油性随着氟碳链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提高,碳原子数一般要 以上4. 纤维的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阴燃)有焰燃烧主要是纤维素热裂解时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或挥发性液体的燃烧,阴燃是 的氧化5. 一般来讲,在纤维和纱线相同的前提下,斜纹、平纹、缎纹组织结构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最差是 组织结构织物6. 碱性缩呢毛织物强力比酸性缩呢毛织物强力 7剪毛机主要有 、平刀、支呢架三部分组成支呢用实架(单床)和空架(双床)之分8. 精纺毛织物染整工艺流程:…洗呢一煮呢一脱水一染色一脱水一烘干一中间检查f 一起毛一…9. GB18401—2003规定整理织物甲醛释放量,其中外衣V mg/kg。
10. 化学柔软整理的方法有柔软剂、砂洗和 处理等二、 名词解释及书写结构式(14分)1. 临界表面张力YC 2.水洗尺寸变化率3.起毛4.砂洗整理5 甲醇醚化 DMDHEU 6.Pemalose TG7. N 一羟甲基一 3一二甲氧基磷酰基丙酰胺(Pyrovatex CP三、 判断题(20分)1. 经防皱整理后,棉织物、粘胶纤维织物的断裂强度变化规律是一致的2. 经拒水拒油整理的纺织品在洗涤时,比未整理的纺织品,其净洗较容易3. 织物缩水现象是可逆的4. 煮呢后三种冷却方式效果是相同的四、 论述题(56分)1. (16分))分酰胺一甲醛类整理剂整理织物为什么会有甲醛释放甲醛?2. (12分))叙述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机理3. (12分))写出卫生整理剂DC—5700分子结构式,试述其防霉抗菌作用机理和整理工艺4. (16分))试述蒸呢的工艺方法和加工条件,并阐述蒸呢的原理A一、 填充题(10分)1.9〜9.5 2.空架3.斜纹4.挥发性液体 5.75 6.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 7.11.1% 8.1.0 9.天然产物10.难燃纤维二、 名词解释及书写结构式(14分)1. 阻燃纺织品——是指由阻燃纤维制成的纺织品或纺织品经过阻燃处理后,不同程度地降低了 可燃性。
在燃烧过程中能显著延缓其燃烧速率,并在离开引起着火的火源后能迅速自熄,从而 具有不易燃烧性能的纺织品2. 撕破强度一一是指织物的经纱或纬纱的切口处耐拉伸的能力,以拉开切口所需的力表示3. 缩呢一一是在水和表面活性剂作用下,毛织物以极小的带液量,经受反复挤压揉搓 ,使织物变得紧密、手感丰厚、尺寸缩小、表面浮现一层致密绒毛,形成毛织物特有的外观和风格4. 电光整理一一是用表面刻有一定角度和密度斜纹线的硬质钢辊和另一根有弹性的软辊组成. 硬辊内部可以加热,在加热及一定含湿条件下轧压织物,在织物表面压出平行而整齐的斜纹钱, 从而对入射光产生规则的反射,获得如丝绸般的高光泽表面.5. 二氯异氰脲酸盐(DCCA)OCl " c. - ClN NCO N ONa6. BTCACH2 一 COOHCH 一 COOHCH 一 COOHCH2 一 COOH7. 左旋葡萄糖三、判断题(20分)1. 经DMEU和DMDHEU等不含亚氨基的整理剂整理的织物不会有吸氯和氯损现象错误,有吸氯和氯损现象整理剂中含有亚氨基(=NH)基团或经水解反应生成= NH基团是吸氯的主要原因由于DMEU和DMDHEU树脂中无=NH,"下机''氯损较小。
但一方面整理剂与纤维素纤维形成的交联键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生成亚氨基,产生吸氯和氯损现象,另一方面在碱性条件下,氯对未交联的羟甲基有直接置换作用,生成氯酰胺:因此经DMEU和DMDHEU等不含亚氨基的整理剂整理的织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吸氯和氯损现象2. 蒸呢与煮呢同为定形,两者是否可以替代?错误,不可以替代1) 蒸呢属于干整理使用蒸汽给予织物一定的回潮而不是浸湿织物,煮呢属于浸整理将呢坯于高温水中2) 蒸呢靠包布紧密缠绕赋予织物压力和张力煮呢分别通过加压辊和张力架赋予织物压力和张力3) 蒸呢一般安排在整理的最后阶段,煮呢安排在洗呢前后或染色前后进行4) 蒸呢适用于精纺毛织物和粗纺毛织物,煮呢适用于精纺毛织物整理5)蒸呢一般用抽真空冷却,煮呢有实然冷却、逐步冷却,自然冷却三种方式3. 经聚丙烯酸型易去污剂整理后织物,在穿着时比未经易去污整理的不易沾污错误,易沾污未整理涤纶织物在水中在的临界表面张力9mN/m左右,经聚丙烯酸型易去污剂整理涤纶织物在 水中在的临界表面张力仅为2.8 mN/m,因此具有良好的易去污性能未整理涤纶织物在空气中 在的临界表面张力在40 ~50 mN/m,经聚丙烯酸型易去污剂整理涤纶织物临界表面张力>72mN/m, 所以,在穿着时可能比未经易去污整理的较易沾污。
4. 树脂整理与机械预缩整理的原理是相似的错误,不相似树脂整理剂与纤维反应,会在纤维大分子链段间建立稳定的化学交联,增大了链段扩散运动位垒, 原来因内应力造成的缩水得到明显降低,织物获得提高尺寸稳定性.另外,由于纤维内形成充分交联,部分一OH被封闭,降低了纤维素纤维吸湿性,抑制了纤维的吸湿溶胀异向性,从而减少 了因“织缩”带来的缩水现象机械预缩原理:是通过机械一物理作用减小织物的内应力、增加织物的织缩,使织物具有更为 松弛的结构,消除织物潜在收缩的趋向经预缩后被强制屈曲回缩的织物,在润湿时,由于经 纬纱间的接触压力减少而留有足够的吸湿变形空间,不会进一步引起屈曲波的增大,或减小屈 曲渡的增幅,从而达到降低“织缩增大”现象和减小缩水的目的四、论述题(56分)1. (14分)试阐述易去污和抗湿再沾污的机理易去污把“纤维/油污”界面的破坏,形成“水/纤维”与“水/油污”界面条件是:Y of - Y wf -Y ow >0Y of以尽可能大,Y wf和Y ow应尽可能的小对非极性纤维如涤纶等而言,与水的相互作用仅有色散力,Y of值低,而Y wf值高,因此, 疏水性高的纤维的易去污性能不好,油污不易去除。
非极性纤维表面引进亲水性基团或用亲水 性聚合物进行表面整理,可增* of值,降低Y wf可提高值纤维的易去污性能7分) 湿再沾污的产生是由于“水/纤维”与“水/油污”界面的破坏,形成“纤维/油污”界面这也 只有在Y wf与Y ow大而Y of小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提高疏水性纤维的亲水性,既能降低纤 维的Y wf值,又能增大纤维的Y of值,如果在洗涤液中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使/ ow降低, 油污稳定地悬浮于水中,则既具有易去污性能又不易发生洗涤再沾污所以,易去污和防湿再 沾污是一致的并可以同时具备的7分)2. (14分什么是仿麂皮整理,影响仿麂皮整理织物风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仿麂皮整理:是指纺织物通过磨毛,使其具有类似麂皮的外观和手感的加工方式的整理2分) 影响仿麂皮整理织物风格的主要因素:1) 纤维直径:仿麂皮整理一般均采用超细纤维作为基材纤维线密度越小,直径越细,绒面的 书写效应越明显,皮质感越好2分)2) 基布组织结构:人造麂皮织物基布的组织结构有无纺布、机织布、针织布和无纺布与机织布 的复合布四类织物的组织结构对仿麂皮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无纺布的结构与麂皮相似,特点是成本低,结构较为疏松,因而整理后织物的手感较机织物柔 软,起绒性也好,但强度不如机织布;机织布虽然能保证强度,但由于结构紧密,使织物手感变硬,起绒性也不如无纺布;针织布的伸长、弹性和起绒性均较好,但尺寸稳定性差,加工难度大;无纺布与机织布的复合布既有内部粗纤维作骨架,以确保强度,又有外层的无纺布结构,提供 较为柔软的手感。
因此,无纺布与机织布的复合布作基布较为理想6分)3) 树脂整理剂类型:为了提高仿麂皮织物的弹性,必须进行树脂整理,应用于仿麂皮整理的树 脂大多采用聚氨酯聚氨酯在性能上具有独特之处,它能得到柔软、富有弹性而强韧的薄膜, 不但透气透湿性能好,而且耐磨、耐低温2分)4) 树脂整理剂用量:树脂整理剂的用量影响着织物的仿麂皮效果同一种组织结构的织物,用 同一种聚氨酯树脂整理,随树脂用量的增多,仿麂皮织物皮质感增加,弹性增大,但用量过多, 手感便会发硬因而,应根据聚氨酯树脂的软硬,选择合适的用量,如聚氨酯树脂属软型,用 量可大些;若树脂稍硬,则用量大了会造成手感发硬2分)3. (14分)织物的缩水源于内应力和“织缩增加”,分析他们各自对缩水的贡献内应力松弛引起缩水:在纤维的纺丝成型、纺纱、织造和染整加工过程中,纤维受到外力 拉伸,形成高度取向的分子构象,在纤维内产生内应力,而烘燥作用使得该伸长状态和应力被 固定,使纤维处于一种“干燥定形”形变的状态从热力学角度上说,这种取向状态为热力学 不稳定状态当水润湿受过外力拉伸和干燥的织物时,水分子削弱了纤维大分子链段间的作用 力,降低了大分子链段的回缩位垒,在内应力的作用下,即应力松弛纤维发生收缩。
纤维收缩 必然引起纱线收缩,进而引起织物收缩5分)“织缩增加”起缩水:当自然松弛状态的织物被水润湿后,纱线的润胀和收缩改变了原有的平 衡状态从纱线的直径变化来说,如图所示,由于一个方向(图中纱线截面方向,设为纬向)的 纱线直径增大,迫使与之交织的另一方向(图中弯曲的纱线,设为经向)的纱线调整位置,在没 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经纱不可能自动增加长度,也不可能通过解捻来增加长度,同时经纬纱 之间由于交织阻力,也不能有较大的滑移运动;要保持润湿后经纱绕纬纱的行程LR不不变,经 纱只能以增大屈曲波来适应纬纱直径的变化,也即使织缩增加如此,便使两纬纱间距离LS减 小为LS ',纬纱更靠拢,间距缩小,宏观上导致了织物经向长度的缩短,这就是缩水6分)(3 分V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