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docx
5页关于静力压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1.1关于静力压桩静力压桩是指通过静力压桩机以压桩机自重及桩架上的配重作 反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技术静压桩机是采用机械或液压方式产生静压力的设备,有抱压式和 顶压式两种,以抱压式为主,压桩力多在3000〜6000kN,目前最大 达到 8000 kN预制桩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按截面形状分为方桩和管桩;预应力管桩越来越普及,按照强度分为 PC桩(C60W强度<c80)、phc桩(强度Nc80);还有ptc桩(薄壁 管桩);管桩直径一般300〜600mm;依桩尖形式有封口型和开口型 两种,封口型又分为十字型及圆锥型>1.2静力压桩的适用范围静压法主要适用于中高压缩性黏性土层,在基岩地区或卵砾石分 布地区适用性较差1.3静力压桩的工艺流程1 .测量定位先定好轴线,再定每一个桩位,在桩位中心打一根 短钢筋桩机在较软的场地行走时,会使短钢筋移位,因此桩机大致 就位后就要重新确定桩位2 .桩机就位桩机行走至桩位后,桩机调平,使夹持器对准桩位3. 吊桩桩机吊机吊起管桩,移至桩位地面上10cm处,换夹持 器夹稳,将专用模具放在桩位上,模具中心对准桩位中心,管桩边缘 与模具边缘对齐,适当提起管桩,焊接桩尖。
4. 压桩压桩时要控制垂直度和密切观测沉入深度和压力变化 头节桩的垂直度偏差要控制在0.5%以内;控制垂直度是在正交方向使 用2套经纬仪或铅锤线观察和调直通过沉入深度和压力的关系判断 桩的质量及承载力;压力突然上升或下降时必须停机分析,看是否遇 到硬物或发生断桩等情况5. 接桩入地的一节桩在地面上还剩0.8〜1.0m时就应接桩,接 桩采用焊接、法兰连接、硫磺胶泥锚接等方式接桩时上下节桩轴线 要重合,轴线偏离不超过2mm6. 送桩桩项接近地面时检查垂直度和桩顶质量,合格后立即送 桩送桩应采用专用的钢质送桩器,不得将工程桩用作送桩器为避 免停留时间过长阻力大难压,送桩、压桩应连续进行,间隔不超过0.5 小时送桩深度一般不超过2m,当桩长不超过15m或持力层为风化 软质岩再复压时送桩深度不超过1.5m7 .终压根据试压桩的试验结果确定终压标准入土深度N8m, 复压2〜3次,入土深度8m,复压3〜5次稳压压力不小于终压力, 稳压时间5〜10秒2静力压桩关键技术探讨2.1终压值、极限承载力和桩长的关系及控制1. 终压力是桩尖达到设计持力层停止压桩时短暂出现的静压力, 它每次持续的时间一般只有5〜10秒。
终压力不等于极限承载力,后 者是沉桩结束并且桩周围土体固结后,桩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当 桩长18〜25m时,粉质黏土的终压力通常比单桩极限承载力低,终 压力值/单桩极限承载力低=0.2〜1.0;砂土的终压力通常比单桩极限 承载力高,终压力值/单桩极限承载力低= 1.4〜2.2 ;粉土和粉砂介乎 两者之间,终压力值/单桩极限承载力低=1.0〜1.42. 比较同一种土质,桩长变化的情况:当桩较短时,单桩极限承 载力小于施加的终压值;而当桩较长时,单桩极限承载力又会大于终 压值3. 所以按照上面的情况,可以先估计终压值试桩;若实际情况符 合预期,则终压值可作为正式施工的控制参数;若实际情况远离预期, 重新调整终压值再试桩;若终压值太高,则可能设备满足不了要求,管桩强度也无法承担,只能降低极限承载力的设计值4. 桩设计时一般是以最终压力值和最终标高(桩长)作为施工的 最终控制但是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往往不能同时达到要求,只能 以一种标准进行控制,另一种标准作参考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以下 措施:(1) 对达不到要求的地方进行补勘,重新调整持力层或标高2) 当压力值没达到设计要求,但桩顶标高已达到设计标高, 应继续送桩(1m内)至压力值达到设计要求。
然后再与设计 联 系,出具处理方案3) 沉桩不到位一般可采用引孔压桩的方法,但该法对桩的承 载力有不利影响;或者采取高压旋喷法达到沉桩位置,但因垂直度控 制困难,可能断桩5. 沉桩深度的控制应根据地质条件、压桩力和设计桩长等因素综 合确定,一般采取的折中措施是:(1) 摩擦桩以设计桩长为主控,压桩力为辅;(2) 端承桩以设计压桩力为主控,桩长为辅;(3) 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摩擦桩为双控,即对桩长及压桩力都控 制2.2桩体上浮的控制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桩本身不可压缩,压桩后使桩四周的土体 结构受到挤压,而饱和软弱土层压缩率低,土层向四周运动受限,只 能向上涌动,这种力引起浮桩(俗称吊脚桩),尤其对短桩更加明显 浮桩因为没有座在持力层上,其位置是不稳定的,开始沉降较大,但 桩尖抵达持力层后,承载力又会明显增加据分析上海倒塌的十三层 住宅楼的混凝土静压管桩没有压到持力层,很多桩都是浮桩;其二由 于水位变化,南侧含水率高,出现南大北小的不均匀沉降;再加上即 将竣工结构负荷趋于最大值,多种因素综合使整幢楼向南倾斜而致倒 塌防止浮桩的措施:1 .控制布桩密度和沉桩速率较密部分的管桩可采用预钻孔沉桩 方法。
沉桩速率控制在1m/min2. 合理安排压桩顺序按照先中后边、先长后短、先高后低的顺 序压桩3. 桩尖采用开口型桩尖,减轻土层上涌的作用力4. 采取控制桩长及压桩力双控模式5. 采用沙井或塑料插板,改善地层排水条件,降低土层含水率, 增强土体强度,提高土的压缩性6. 加强监测,对已上浮的桩体进行复压;复压不能满足要求,请 求设计单位考虑其他方案2.3断桩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压桩过程压桩力突降,可以判断发生了桩身断裂、桩顶(底)开 裂、接桩处开裂等断桩现象其原因是:1 .桩尖遇到孤石或其他障碍物发生偏移造成断桩2. 施工时桩打斜或桩端、送桩器不平整导致桩端应力集中,使桩 头或接桩部位爆裂3. 接桩焊接时,两节桩不同心,接桩处产生弯折;两节桩连接处 表面不平整,又未作处理;焊接质量差4. 桩身质量不合格,或桩身材料的均匀性较差5. 桩机施工压力值超高预防措施如下:(1) 对进场的桩按照质量标准严格检测,不合格不接收2) 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3) 桩机选型、配重应与设计要求、桩径、桩长及地质条件相 匹配4) 施工前,应清除地下障碍物,对浅层障碍物采用挖土机挖 除5) 每节桩的细长比不宜超过30,沉桩时发现桩不垂直及时纠 正。
6) 控制好桩机施工终止条件,对纯摩擦桩宜以设计桩长为控 制条件;对端承桩应以终压力为控制条件7) 接桩时,保证两节桩同轴3结语与锤击沉桩相比,静力压桩以其无振动、无噪声、不扰民等优点 在城市建设中更容易被接受除此之外,它还有节约材料,降低造价 等优点然而,静力压桩对 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处理不当会酿 成惨烈的事故因此,使用静力压桩技术 绝非儿戏,不仅需要专 业技术,更需要严肃审慎地对待施工中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任何疏忽 都可能带来质量问题或者事故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