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冷却系统系统设计指南.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60408328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7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冷却系统系统设计指南1、 概述:汽车发动机大多为内燃机,内燃机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机械能来 驱动汽车行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确保发动机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下有效 的工作,需要对发动机本身,尤其是发动机缸体进行及时的冷却冷却系统中的 散热器就承担着给发动机进行散热的任务对于大多数柴油机而言,都采用了增压器以改善发动机的燃烧和功率从增 压器出来的空气温度是比较高的,不利于发动机的工作为此需要对进入发动机 前的空气进行冷却冷却系统中的中冷器就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冷却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从而影响整车的性能 和可靠性2、 冷却系统的作用冷却系统的功能是保证发动机保持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中工作,提高发动机的 性能和寿命3、 冷却系统的组成冷却系统主要部件为散热器、中冷器、膨胀水箱和连接管路等,其设计质量 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4、 冷却系统设计一、 设计准则1、 发动机冷却系统各部件匹配合理,以保证冷却系统的良好散热性能2、 冷却系统安装方便、可靠二、 冷却系统各种参数的确定1. 散热器和风扇之间距离的选择根据各车型的布置经验和发动机厂推荐的安装规范,风扇前端与散热器芯子 距离选50〜100mm较为合适,在这个范围之内尽量取大一些。

      2. 散热器的计算(1) 首先要知道发动机的一些性能参数,如:额定功率Ne(kW)、额定功率 时转速n(r/min)、最大扭矩Me(N.m)、最大扭矩时转速n1(r/min)等等2) 设计工况点的选择冷却系的设计要以额定功率点为设计点,以最大扭矩点作校核3) 发动机水套散热量Qw因无发动机水套散热量Qw的试验数据,现按经验公式计算QwQw= (0.5〜0.7)XNe (kW)(4) 散热器的最大散热能力Qmax由于散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能力一般下降10%左右;另外压力盖的泄 漏以及气流分布不均等原因,也会造成散热器性能的下降,因此散热器的最大散 热能力Qmax要比设计工况的水套散热量要高,最大散热量系数定为K,一般K 取 1.15最大散热量Qmax二QwXK (kW)(5) 散热器的正面面积Sr在散热器的结构参数中,对散热器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芯子的正面面积,然而 它受安装尺寸限制,不可能无限制增大,因此设计时要用尽可能增大正面面积的 办法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散热器正面面积 Sr=Qmax/ CaXAtaXCpXVa)(m2)式中:a 空气密度(kg/m3)△ta 空气进出温差(°C),即通过散热器正面的前后空气温差,一般取值20。

      Cp 空气空压比热(kJ/kg. C)Va 散热器正面空气流速Va(m/s),可根据车速来计算6) 散热器的散热面积S散热面积是根据额定功率与比散热面积k (m2/kW)的乘积,一般载货车k 取值 0.204〜0.408散热器的散热面积S第二方法:S=Qmax/K^t (m2)其中,K 散热系数,一般取0.069〜0.117 kJ/ (m2.s. C)△t 散热器中冷却水和冷却空气的平均温差(C),可以用散热器的进出口水的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冷却水的平均温度△t =tw-ta=(twi+two)/2-(tai+^ta /2)其中,twi和two分别为散热器的进出水温,tai为散热器的进气空气温度, 一般取40 C7) 散热器的芯子厚度Tmax散热器芯厚受总布置的限制,而且随着厚度的加大,散热效果明显下降,所 以散热器厚度有着逐渐减少的总趋势一般来说,总是不希望用增加芯厚的方法 来提高散热能力Tmax=S/ (SrXW ) X 1000 (mm)其中,W 散热器容积紧凑性系数,即散热面积与散热器芯子体积的比值, 一般为800〜10008) 确定最少水管数Imin由于散热器散热性能还与冷却液在水管中的流速有关,故需确定最少水管 数。

      Imin=Qmax/ (fwX^twXwXCwXVw)(根)式中:fw 水管横面积(m2)△tw 散热器进出水口冷却液允许温差(C),一般取值10w 水的密度(kg/m3)Cw 水的比热(kJ/kg. C),一般取值4.19Vw 水管中的流速(m/s), 一般为0.55〜0.85m/s以上所有设计都是一些经验估算,所得一般也是一个取值范围因此在设计 当中可根据生产厂家的实际数据进行一些设计调整对于中冷器的设计也可以参 考散热器的设计流程进行最后设计出来的冷却系统应该经过热平衡道路试验 (试验方法参照GB/T 12542-2009)或者是按IVECO标准16-1920-2005进行的 ATD试验来对验证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三、冷却系统连接管路设计冷却系统连接管路除了要考虑冷却液或空气等介质因素外,还要考虑冷却液 和增压器出来的空气的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另外管路的走向还要充分考虑到周围 空间要求,以及胶管的成型工艺性基于成本因素,目前冷却系统中散热器的连 接水管和中冷器出气管大都采用EPDM的天然乙丙胶为原材料来生产,而中冷器 进气管由于高温高压等工作环境,则一般需要采用硅胶等高性能橡胶材料5、经验总结下面是从网络上获取到的一些对冷却系统设计有用的设计和使用经验,罗列 出来供大家学习:一、冷却系统a)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散热器上水室的温度不超过99 °C。

      b) 采用105 kPa压力盖,在不连续工况运行下,最高水温允许到110 C,但 一年中水温达到和超过99 C的时间不应超过50 hc) 冷却液的膨胀容积应等于整个系统冷却液容量的6 %d) 冷却系统必须用不低于19 L/min的速度加注冷却液,直至达到应有的冷却 液平面,以保证所有工作条件下气缸体水套内冷却液能保持正常的压力二、散热器1、 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对发动机进行强制冷却,以 保证发动机能始终处于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以获得最高的动力性、经济性 和可靠性2、 发动机最适宜的冷却液温度为85 C〜95 C,测量位置在散热器的上水室3、 散热器和风扇组合匹配效率是当散热器芯子未被气流扫过的面积最小时为最 高,因此,最好采用接近正方形的散热器芯子4、 散热器的总散热面积、芯子的迎风面积、结构形状和结构尺寸要通过发动机 冷却系统所需最大散热量来计算确定,并应通过试验评价来最终确定但一般可 按散热器芯子的迎风面积来估算:0.31〜0.38m2/100kW,载货车和前置客车通风 良好时,可取下限值;后置客车通风欠佳时可取上限值;城市公交车长期低速运 转可偏下限值;自卸车、牵引车、山区长途客运车等经常大负荷运行的车辆可偏 上限值。

      5、 散热器进风口的实际面积不得小于散热器芯子迎风面积的80%,以防止散热 能力下降后置客车散热器的进风通道要与发动机舱密封隔离,散热器周围要安 装密封橡胶,以防止发动机舱的热风回流到进风通道,影响散热性能;进风通道 的面积应不小于散热器芯子的迎风面积6、 在灰尘多的脏环境下使用时,应选用直排或斜排冷却管,且管子间隔要大, 以避免散热器芯子堵塞,影响散热效果7、 散热器安装时,紧固必须牢*,与车架的连接必须采用减振垫,采用减振垫的 目的是为了隔离和吸收来自车架的部份振动和冲击,使散热器在车辆运行中,不 致发生振裂、扭曲等非正常损坏,延长散热器寿命8、 因为散热器与车架之间安装有隔振橡胶,因而形成了绝缘状态,通过冷却液 介质,在散热器与车架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在冷却液中产生了微弱电流,使冷却 系统的零部件发生电腐蚀因此,一定要采取散热器负极接地等措施,消除电位 差,防止电腐蚀三、冷却风扇1、 冷却风扇首先要满足冷却系统对风量和压头的需要;同时要消耗功率小、风 扇效率高,且有较宽的高效率区;风扇噪声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目前普遍采 用的有金属风扇和塑料风扇两种,风扇叶片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防车辆涉水时, 折断风叶;在寒冷地区使用,推荐选用带硅油离合器的风扇。

      2、 确定风扇直径与转速时,要注意风扇叶尖的圆周速度不大于91 m/s,后置客 车不大于100 m/s,否则对风扇噪声和强度都不利风扇直径尽可能与散热器芯 子迎风尺寸基本相同,以便风扇扫过的面积尽可能大地覆盖散热器芯子的迎风面 积,使气流全面地通过散热器3、 为考虑冷却系整体阻力,通过散热器芯部的压差不应大于所选风扇特性曲线 中最大工作压力的70%;风扇的风压、风速等设计应按发动机在标定工况下和在 最大扭矩工况下冷却水所需最大散热量来计算确定,并经整车冷却系统的试验评 价来最终确定4、 为充分利用车辆行驶时的迎风速度,车用发动机风扇都采用吸风式;风扇前 端面至散热器芯子的距离应大于50 mm,有利于气流均匀通过散热器芯部整个面 积,尤其是散热器的四角;冷却风扇后端面至发动机前端面的距离应大于100 mm, 至其它零部件的距离应大于20 mm,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扇噪声及叶片振动,并 改善发动机的气流状况,满足发动机的冷却需要5、 如果风扇装在水泵皮带轮上,一般不允许加装风扇垫块,如果总布置设计必 须加风扇垫块时,必须经过玉柴车用机开发办的书面认可;如果风扇装在曲轴前 端,风扇与连接法兰之间必须装有橡胶减振器,用于吸收曲轴的扭振,防止叶片 扭振断裂,同时避免影响曲轴系平衡;后置客车风扇一般由曲轴皮带轮通过惰轮 驱动,风扇驱动皮带和风扇皮带必须分别设置皮带张力调整机构。

      曲轴皮带轮和 惰轮,惰轮和风扇皮带轮的轮槽必须分别在一个平面上,皮带和皮带轮的交差角 应控制在0.5°以内,必须先调整好后之后再安装皮带,否则会损坏皮带、皮带 轮或轴承,甚至会发生皮带翻转或脱落6、 安装风扇时,不可使用弹簧垫圈,因为弹簧垫圈能使风扇托架产生预紧力, 影响强度四、 风扇护风罩1、 风扇护风罩是为了提高风扇的冷却效率,使通过散热器芯部的气流均匀分布, 并减少发动机舱内热空气回流而设计的,因此,设计风扇护风罩时应注意技术的 合理性2、 对于前置发动机,风扇护风罩的设计分整体式和分开式两种;对于后置式发 动机,一般都采用整体式分开式护风罩两部分之间有相对运动,必须用帆布圈 柔性密封连接3、 护风罩与风扇叶尖的径向间隙应尽可能小,以保证风扇冷却效率当采用分 开式护风罩时,风扇与护风罩无相对运行,其径向间隙应不超过风扇直径的 1.5 %,或者5 mm ~10 mm;当采用整体式护风罩时,风扇与护风罩有相对运动, 其径向间隙也不应超过风扇直径的2.5 %,或者15 mm ~20 mm4、 应注意护风罩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不应有阻挡风扇气流的死角风扇伸入护风罩的轴向位置,与进气效率有很大关系,对于吸风式风扇,风扇叶 片的投影宽度应伸入护风罩内2/3为宜。

      5、 在安装护风罩时必须注意,护风罩与散热器之间不得有缝隙,应采用橡胶或 泡沫塑料垫加以密封,以保证冷却效率不降低6、 驾驶员应经常检查风扇与护风罩之间的径向间隙,以确保发动机风扇与散热 器发生相对位移时,风扇与护风罩之间不产生碰触五、 压力盖1、为满足冷却系最高工作温度为99 °C的要求,冷却系必须采用压力盖,以保 证密封式冷却系的冷却液能保持一定的压力,从而提高冷却液的沸腾温度,可使 发动机在高温条件下不产生沸腾,保证发动机工作安全;可使冷却液温度与环境 大气温度之间液一一气温差变大,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可以减轻或消除 冷却液循环中的气泡和气阻现象,保证冷却液实际循环流量的稳定,让足够的冷 却液把热量从发动机内带走;可以减缓或消除发动机水套内高温壁面上的膜态换 热,改善热传导质量,使受热表面得到良好的冷却2、在无膨胀水箱的冷却系中,压力盖装在散热器上水室的加注口上;在有膨胀 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