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时.docx
3页《琥珀》教学设计南阳市第六十五小学李鸿运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2、感受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大胆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节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琥珀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疑自探一)体会“稀奇”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齐读课题:琥珀 师:见过琥珀吗?它的样子可以从琥、珀两个字的偏旁看出,什么旁?(王字旁) 读读这些带“王字旁”的字,你有什么发现?(珊瑚、玻璃、玲珑……) 两个字都是“王”字旁的词语,大多表示光泽、较珍贵的玉石 琥珀就是珍贵而有精美、透明的化石 (二)设疑自探1、师:学贵有疑,课前大家都读了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2、师总结归纳学生的问题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师出示自探提示:琥珀的形成需要几个条件?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 3、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4、小组汇报,合理分工,A回答问题,B补充或评价 二、解疑合探 (一)前后联系,体会“严谨的推测”1.换词理解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1)齐读推测”是什么意思?找个近义词推想、猜测、猜想……)2)再读句子由什么推测什么? (由那块琥珀推测到一万年以前的详细情形) 师:那块琥珀是真实的描写(板书:真实),“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是作者想象的故事(板书:想象)2.聚焦“真实” 师:那块琥珀,到底有什么和其他琥珀不一样的地方?预设:可以看见苍蝇的翅膀、蜘蛛的长腿、黑色的圆环琥珀是透明的3.体会联系 出示共学提示:1.把“想象”(1-11段) 和“真实”(第20段)联系起来读,在“想象”部分找出与“真实”对应的句子批画下来;2.小组用“根据 ,想象 ”的句式说一说 小结:体悟“严谨推测”的科学性师:有了这些发现,再读这句话,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师:之前,有同学说推测就是猜测、猜想的意思,现在你们认为可以换成“猜想”吗?师:这“想象”从“真实”中来,与真实相吻合,符合琥珀形成的条件,这才叫——生:推测师:这样严谨的推测,就是科学小品文的一个特点——科学性二)走进故事,体会“生动的语言”师:让我们走进故事,你觉得哪儿写得生动有趣,与大家分享1.自由交流预设:心理活动,并指导朗读。
拟人的写法,小苍蝇是“她”,爱美的女士,年龄不大,是个爱美的小姑娘;蜘蛛是“他”,一位善谋划的男士;真是太形象了2.演读再现 演读汇报三、质疑再探再读课题,还有什么问题吗?预设 两个小虫子被困在琥珀里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稀有、独特而珍贵;研究的价值;瞬间生命成为永恒审美的价值)4、 归纳总结,拓展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