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床微生物检查课件 第27章-疱疹病毒-11检本.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清晨86****784
  • 文档编号:252192533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v 疱疹病毒是一群中等大小、有包膜的DNA病毒根据生物学特性分为3个亚科: 疱疹病毒(HSV和VZV),宿主范围广,可在感觉神经节内建立潜伏感染 疱疹病毒(CMV、HHV6、7) ,能在唾液腺、肾细胞中建立潜伏感染,可引起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 疱疹病毒(EBV 、HHV8) 感染的靶细胞主要B细胞,可在细胞内长期潜伏2v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有:单纯疱疹病毒(HSV)1型/HHV1、2型/HH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HHV3人巨细胞病毒(CMV)/HHV5EB病毒(EBV)/HHV4人类疱疹病毒(HHV)6型、7型、8型3病毒亚科潜伏细胞单纯疱疹病毒型(HSV-1)神经元细胞单纯疱疹病毒型(HSV-2)神经元细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神经元细胞EB病毒(EBV)B淋巴细胞巨细胞病毒(CMV)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人疱疹病毒6,7型淋巴组织人疱疹病毒8型淋巴组织?4疱疹病毒的共同特征:1、形态结构呈球形,有包膜,约120300nm核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核心为双股线状DNA2、培养特性HSV、VZV和CMV可在人二倍体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病变。

      EBV、HHV6、7、8型在淋巴细胞内增殖563、感染类型v显性感染:引起细胞病变v潜伏感染:病毒与宿主处于平衡状态v整合感染:与肿瘤有关v先天感染:出生缺陷4、所致疾病复杂7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一、形态、结构v 生物学性状 球形 有包膜线状双股DNA进入感染细胞核内,立即进行环化891011v抗原结构:衣壳蛋白、酶蛋白包膜蛋白: gB、gC、gD、gE、gG、gH、gI、gJ、gL、gM12型特异性抗原(gG)诱生中和抗体(gD最强) ,研制亚单位疫苗的最佳选择对细胞吸附/穿入( gB gC gD gE )控制病毒从细胞核膜出芽释放(gH)诱导细胞融合(gB gC gD gH)免疫逃避(gC, gE and gI). 细胞毒作用(已知的HSV糖蛋白均可)13v培养特性细胞培养原代兔肾、貂肺、人胚肺或人胚肾等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出现CPE:肿胀、变圆可见融合细胞14体外实验:细胞病变 (cytopathic effect, CPE)v正常细胞v病变细胞15v动物接种:HSV对动物的感染范围较广,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家兔、豚鼠、小鼠等脑内接种引起疱疹性脑炎。

      角膜接种引起树枝状疱疹性角膜炎16v分型抗原性分型 血清型:HSV-1和HSV-2两型病毒的DNA有50%同源性gG为型特异性抗原17二、临床意义v传染源:病人和健康带毒者v传播途径: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亦可经飞沫和垂直传播病毒经口腔、呼吸道和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损皮肤侵入人体18感染类型:1、原发感染:HSV-1的原发感染多见于半岁以后的婴幼儿,多呈隐性感染,少数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疱疹性湿疹、疱疹性脑炎HSV-2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的疱疹,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约80%由HSV-2引起,少数由HSV-1引起19202、潜伏感染与再发: HSV-1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非特异性刺激可激活病毒,转为增殖性感染引起复发性局部疱疹213、先天性及新生儿感染:妊娠期妇女因HSV原发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病毒被激活,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诱发流产、早产、死胎或先天性畸形孕妇生殖器有疱疹病损者,分娩时病毒可传给婴儿而发生新生儿疱疹感染4、致癌作用:HSV-2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22v 临床症状口咽部疱疹生殖器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皮肤感染脑炎新生儿感染子宫颈癌23v免疫性:体液免疫:中和抗体。

      不能消除潜伏于神经节中的病毒和阻止复发感染HSV有致癌可能性,减毒活疫苗和死疫苗不宜用于人体疫苗: 包膜蛋白(提纯的gG、gD)亚单位疫苗 基因重组疫苗、多肽疫苗24三、微生物学检查1、标本采集和处理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采集相应标本水疱液、病损的上皮细胞、唾液、尿液、血液、CSF、阴道或宫颈拭子等播散性HSV感染的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能直接分离培养病毒立即接种或置于运送培养基(22或4存活2天)252、直接检查病毒或抗原:(1)查病毒颗粒或病变细胞免疫电镜Giemsa染色:多核巨细胞2)查病毒特异性抗原用荧光素标记或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3)检测HSV DNA核酸杂交和PCR检测DNA快速、敏感而特异263、分离与鉴定HSV较易分离培养标本接种于人胚肾、兔肾等易感细胞,产生典型的CPE用HSV-1和HSV-2的单克隆抗体作免疫荧光染色或免疫酶染色可鉴定274、血清学诊断:ELISA、补体结合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在诊断HSV感染中应用非常有限可用于原发感染诊断复发感染时很难观察到抗体效价上升检测脊髓液抗体,对神经系统HSV感染有重要意义28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v 人是VZV的唯一自然宿主。

      v 皮肤是VZV的靶细胞v 由同一种病毒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症v 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成年人引起带状疱疹29一、微生物学性状v 形态结构:与HSV相似v 核心:线状双链DNAv 抗原结构:与HSV有共同抗原成分,只有一个血清型v 培养:对一般实验动物不敏感,在人胚成纤维细胞中增殖,并缓慢产生细胞病变30二、临床意义 水痘(Chicken Pox)病毒经呼吸道、结膜、皮肤等处侵入人体局部淋巴结增殖进入血液散布到各个内脏继续大量增殖23周潜伏期皮肤广泛发生丘疹,水疱疹和脓疱疹31带状疱疹(Shingles)儿童时期患过水痘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感觉神经节中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条件刺激病毒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该神经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内增殖在皮肤上沿着感觉神经的通路发生串联的水疱疹,形似带状32三、微生物检查v 症状典型,一般不需作微生物学诊断v 标本:水疱液、皮肤刮取物、活检组织v 病毒分离v 免疫荧光测抗原v PCR、核酸杂交测DNA33四、防治vVZV减毒活疫苗预防水痘感染和传播有良好效果v治疗可用无环鸟苷、阿糖腺苷和高剂量干扰素34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一、微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 典型病毒颗粒: 核心:线状双股DNA 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 包膜:脂质双层35培养特性: 只感染人。

      细胞培养: 人成纤维细胞 增殖缓慢,4周出现细胞病变 包涵体:核内(嗜碱性)、浆内(嗜酸性)巨大包涵体猫头鹰眼”状36抵抗力:对脂溶剂、酸、热、紫外线敏感192可长期保存3738二、临床意义v 多为隐性感染,少数感染者有临床症状v 潜伏部位:常在唾液腺、乳腺、肾等v 传播途径:接触感染、先天感染、血源性感染、性接触感染等39所致疾病v先天性感染:经胎盘侵袭胎儿早产、流产、宫内生长迟缓等永久性智力低下,耳聋和脉络视网膜炎等v围产期感染:经产道或哺乳多数症状轻微或无临床症状v接触感染:一般为密切接触(如:性接触、哺乳等)40v输血感染:单核细胞增多症v免疫功能低下个体的感染:(放疗或化疗的肿瘤患者、AIDS)加速AIDS的进程易并发肺炎、视网膜炎等41v细胞转化与致癌潜能经紫外线灭活的CMV可转化啮齿类动物胚胎成纤维细胞某些肿瘤如宫颈癌、结肠癌等中CMV DNA检出率高42免疫性:v主要靠细胞免疫限制HCMV的播散和激活v体液免疫抗体可以减轻病情,但不能阻止发病病毒血症和抗体可同时存在母亲的抗体不能阻断垂直感染43三、微生物学检查v直接检查:电镜查病毒颗粒:尿、口腔标本等查核内包涵体(HE染色):尸检标本、尿沉渣等。

      测抗原: 荧光抗体 尸检组织、脱落细胞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等测核酸:PCR(判断潜伏感染)44v病毒的分离、鉴定:细胞培养:人胚成纤维细胞细胞病变:细胞变圆、形成巨大细胞鉴定:核酸杂交荧光抗体45v抗体检测:ELISAlgM:早期感染lgG: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先天性感染: 脐带血的IgM():提示先天感染 母亲双份血清抗体():提示母亲原发感染,新生儿可能先天性感染 母亲和新生儿抗体均():先天感染的可能小46抗体检测的分析:大于6个月的婴儿:抗体()提示原发感染双份血清呈4倍以上升高:近期感染双份血清均(),但无变化:曾经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不能确定HCMV与疾病的关系应根据其他相关检测,来确定47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v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在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中发现,故名v形态结构与其它疱疹病毒相似v主要侵犯B细胞在B细胞内引起两种形式的感染:增殖性感染、非增殖性感染4849EBV核抗原:B细胞核内均可检出膜蛋白:B细胞的表面抗原EBV早期抗原(EA):非结构蛋白,具DNA多聚酶活性EBV衣壳抗原(VCA):与病毒DNA组成EBV的核衣壳。

      EBV膜抗原(MA):EBV的中和抗原(gp320)50vEBV非增殖性感染包括: 潜伏感染:病毒基因组处于潜伏状态,感染的B细胞的“转化”或“永生化”, 可被激活而转为增殖性感染恶性转化:转化的B细胞受到某些条件的促发,可发生染色体易位并致癌变5152致病性:v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v我国35岁儿童感染率达90%以上v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v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v感染B细胞进入血循环可造成全身性感染v病毒可长期潜伏53所致疾病v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V后发病三个典型症状为发热、咽炎和颈淋巴结肿大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54非洲儿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v 于中非、新几内亚和美洲温热带地区呈地方性流行v 多见于512岁儿童v 好发部位为颜面、腭部v 所有BL病人血清均含EBV抗体,其中80%以上滴度高于正常人v 在肿瘤组织中发现EBV基因组55鼻咽癌v我国南方(广东、广西)及东南亚是鼻咽癌高发区v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vEBV与鼻咽癌在所有病例的癌组织中有EBV基因组存在和表达。

      病人血清中有高效价EBV抗原(主要VCA和EA)的lgG和lgA抗体病情好转后,这些抗体的滴度也随之下降56微生物学检查v 分离培养困难v 可用核酸杂交和PCR检测基因组v 血清学诊断EB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检测病毒VCA-IgA或EA-IgA,滴度1:51:10有诊断意义异嗜性抗体凝集试验:用于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 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IgM,可凝集绵羊红细胞,发病5天出现,3-4周达高峰,效价1:24有意义58防治原则v 我国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同时表达EBV gp320和HBsAg的疫苗,重点使用在鼻咽癌高发区v gp320膜蛋白疫苗,正在英国大学生患者中作小规模接种,以期观察该疫苗是否能降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59要 点v疱疹病毒的共性.vHSV, VZV, CMV, EBV的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