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床微生物检查课件 第11章弧菌.ppt

82页
  • 卖家[上传人]:清晨86****784
  • 文档编号:252192521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04.50KB
  • / 8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群菌体弯曲成弧形或直杆状、氧化酶(+)的G-菌第十一章 弧菌属、气单胞菌属1第一节 弧菌属(Vibrio) 氧化酶阳性(麦氏弧菌除外) 发酵葡萄糖 钠离子能刺激其生长,有些菌株为嗜盐菌(无盐不能生长) 至少有66个种,有12个种与人类感染有关2霍乱弧菌 (V.cholerae) 霍乱的病原体 自1817年以来,发生过7次世界大流行 前6次古典生物型 1961年开始的第7次El Tor生物型 1992年新的流行株O139群3*侵袭力: 鞭毛运动、菌毛粘附定植于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微绒毛上大量繁殖产生CT O139群除具有上述致病物质外,还存在多糖荚膜和特殊LPS毒性决定簇*霍乱肠毒素(CT)典型肠毒素 致病因素4 霍乱肠毒素作用机制 A15个B亚单位A2受体GM1细胞膜腺苷环化酶ATPcAMPH2O 、 k+ 、Na+、HCO3-大量分泌腹泻5 所致疾病霍乱 烈性肠道传染病甲类传染病 污染水、食品经口感染 人唯一易感者 O1群感染可以是无症状、轻型腹泻、严重的致死性腹泻,古典型较El Tor型 严重 O139感染比O1群严重,表现为严重脱水和高死亡率,成人病例所占比例高(70%) O1群流行高峰期,儿童病例占(60%)6 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G-、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 “米泔水”样粪便涂片镜检排列呈“鱼群状” 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O139群有荚膜7单鞭毛、长为菌体45倍,运动极为活泼,暗示野显微镜观察如夜空中流星在人工培养基培养稍久可成为直杆状8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1642) 具有耐碱性,在pH6.810.2的范围均可生长,pH8.29.0生长迅速 初次分离的选择性和增菌培养基pH8.59 生长最快细菌之一 碱性胨水中46h液面形成菌膜 可在无盐的培养基中生长10含亚碲酸钾培养基:4号琼脂平板/庆大霉素琼脂菌落中心呈灰褐色常用的选择培养基为TCBS较大的黄色菌落11碱性琼脂平板:较大、园形、扁平或稍突、无色或微带蓝灰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似水滴状菌落BAP:菌落较大,El Tor可形成-溶血 古典生物型不出现-溶血、但由于产生蛋白分解酶使血液消化出现草绿色环含明胶的培养基上O139群可形成不透明的浅灰色菌落,周围有一圈不透明带,此菌落涂片可见荚膜 12 生化反应 氧化酶(+) 发酵葡萄糖、蔗糖,不分解乳糖 吲哚(+)、硝酸盐还原(+) 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 0%NaCl生长、3%NaCl生长、6%NaCl生长、6%NaCl不生长13 抗原结构与分型 耐热的O抗原特异性高 群特异性分群 型特异性分型 不耐热的H抗原特异性低、为属共同性抗原14 根据O抗原分155个血清群,根据是否与O1群抗血清凝集分两大群O1群和非O1群 O139群 非O1/非O139群血清学分群和分型 15 O1群的菌体抗原由A、B、C三个抗原成分组成A是O1群的群特异性抗原 B、C为型特异性抗原 分3个血清型: 稻叶型抗原构造为AC 小川型抗原构造为AB 彦岛型抗原构造为ABC16生物型O1群根据生物学特性分为: 古典生物型 El Tor生物型 两个生物型具有相同的血清型17霍乱弧菌两个生物型的鉴别 特征 古典型 El Tor型 羊红细胞溶血 - V 鸡红细胞凝集 - + V-P试验 - + 多粘菌素B敏感 + - 组噬菌体裂解 + - 组噬菌体裂解 - +18 噬菌体分型: 具有高度的种、型特异性。

      用于流行病 学调查,用于区别流行株和非流行株 第组和第组噬菌体有助于鉴定两个生物型19 变异性 形态变异 HO SR见于从恢复期或携带者分离的菌株粗糙型菌落与其它细菌不同,外观与光滑型很相似,因此,当菌落典型而不凝集时,应以霍乱粗糙型血清做玻片凝集以证实 形成L型20 El Tor生物型溶血不溶血 毒力变异产毒株变为非产毒株 强毒株变为弱毒株 当发生SR变异时常伴毒力减弱或丧失21 抵抗力 El Tor和其它非O1群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古典型强 对热、干燥、日光均敏感,10012分钟,对常用消毒剂敏感,怕酸耐碱,在正常人胃酸中仅存活4分钟正常胃酸条件下需进入大量细菌(108)方能引起感染,当胃酸减少时感染剂量可减少到103105个细菌 对庆大霉素耐药,制备选择性培养基 多粘菌素B用于两个生物型分型22 微生物学检验 霍乱是烈性传染病,对首例病人的病原学诊断应快速、准确,并及时作出疫情报告23标本采集和运送 发病早期,用抗生素前 米泔水样便、肛拭子、呕吐物、尸体肠内容物 就地接种 碱性蛋白胨水/卡-布运送培养基24直接镜检:涂片,G染色镜检“鱼群样”排列的G-弧菌动力和制动试验:动力悬滴或压滴法、高倍镜暗视野观察,可见来回穿梭似流星状细菌制动试验标本加1滴不含防腐剂的O1群霍乱多价诊断血清(效价164),可见运动活泼的细菌运动停止并发生凝集,可做早期推测性报告。

      O1群不凝集,再用O139群做)25 快速诊断: 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抗O1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凝集试验 霍乱毒素的测定:ELISA/胶乳凝集试验 26 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TCBS等 在TCBS上所有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弧菌(除霍利斯弧菌外)均能生长 分离培养与鉴定27初步鉴定: 根据与O1群、O139群抗血清(多价和单价)凝集情况,结合菌落特征和菌体形态、氧化酶等特征作出初步报告 诊 断 血 清O1+O139 O1 O139 b c 血清型 + + - + - 小川型 + + - - + 稻叶型 + + - + + 彦岛型 + - + - - O139群28最后鉴定: 纯培养后全面生化反应、血清学分群及分型 如疑为霍乱弧菌时须鉴别古典生物型或El Tor生物型,并与弧菌科其他有关细菌鉴别29O1血清分群 生物学分型 血清学分型霍乱弧菌非O1群O1群古典生物型El Tor生物型小川型彦岛型稻叶型小川型彦岛型稻叶型O139群30 鉴定试验 霍乱红试验: 色氨酸吲哚 亚硝酸吲哚+浓硫酸 硝酸盐亚硝酸盐 蔷薇色 霍乱弧菌和其他弧菌均(+)31 粘丝试验: 0.5%去氧胆酸钠水溶液 + 霍乱弧菌 1min内悬液由混变清,变得粘稠,可拉出丝32O/129 (二氨基二异丙基喋啶)敏感试验: 10ug/片、150ug/片 凡出现抑菌环为敏感O1群和非O1群均 S, O139群 R近年已发现对O/129耐药霍乱弧菌,用本试验作鉴定应谨慎33 鸡红C凝集试验: 古典生物型(-) El Tor 生物型 (+)34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古典生物型S (不生长) El Tor 生物型R(生长) 第组霍乱弧菌噬菌体裂解试验: 第组噬菌体裂解古典生物型,第组可裂解El Tor生物型 耐盐培养试验: 0%NaCl生长、3%NaCl生长 6%NaCl不生长35 抗体检测: 用于霍乱的回顾性诊断和培养不能确定的霍乱病例的辅助诊断 测定杀菌抗体和抗毒素抗体 36检验程序标本碱胨水增菌快速诊断直接涂片动力、制动试验分离培养TCBS等血清学鉴定初步报告68h1020h生化鉴定、分型确诊报告纯培养37 复习要点 霍乱弧菌培养特性、抗原结构与分型 霍乱弧菌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古典生物型与El Tor 生物型鉴别要点38 副溶血性弧菌 嗜盐菌,属弧菌科、弧菌属 存在于近海海水、海底沉积物、鱼类和贝壳等海产品及盐渍食品中 夏、秋季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39 临床意义致病因素 菌毛黏附 毒素耐热直接溶血素(TDH)肠毒性、细胞毒、心脏毒性作用对人和兔红细胞的溶血性较高致病性与溶血能力呈平行关系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生物学功能与TDH相似40 所致疾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浅表创伤感染和败血症41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G直的或微弯的杆菌盐浓度不适宜多形性液体培养一端单鞭毛、菌体的2倍固体培养周鞭毛无荚膜、无芽胞42 培养特性: 嗜盐性NaCl最适浓度为3.5% 8%、0.5%不生长 最适pH7.78.0,pH9.5仍生长 最适温度3037 碱性胨水:69h均匀混浊生长并形成菌膜43 3.5%NaCl营养琼脂平板:呈蔓延生长,菌落边缘不整齐,凸起、光滑、湿润、不透明 嗜盐菌选择平板较大,圆形、隆起、稍混浊,半透明或不透明,无粘性的菌落44TCBS:不发酵蔗糖蓝绿色菌落45SS:扁平、无色半透明、蜡滴状菌落,有辛辣味,挑起时呈粘丝状,不易刮下, 48h后菌落牢固粘着在培养基上,部分菌株不生长MAC、伊红亚甲蓝和中国蓝琼脂不能用于初次分离46 BAP:圆形、隆起、湿润、灰白色或微黄色在普通BAP上不溶血或只产生溶血 神奈川现象: 含高盐(7%)的人O型血或兔血及以D-甘露醇作为碳源的我妻(Wagatsuma)琼脂平板上可产生-溶血,称为神奈川现象(KP) 表示该菌株能产生 TDH47 主要生化特征:生化反应培养基均应加3%NaCl以保证生长 氧化酶(+)、蔗糖(-) KIA:K A - - MIU:+ + -/+ 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 精氨酸双水解酶(-) 耐盐试验: 3%、6%NaCl蛋白胨水生长 0%、10%NaCl蛋白胨水不生长48 抗原构造与血清学分型: O抗原:耐热、有13种(O1O13),是分群依据 根据O抗原分5群:A、B、C、D、E K抗原:不耐热,能阻止O抗原发生凝集,共有68种K抗原 根据O抗原和K抗原的组合定型,共845个以上血清型,以OK表示49抵抗力: 弱、不耐冷、不耐热,90 1min 杀死 淡水中生存不超过2日 海水中能存活47天以上 耐碱怕酸,食醋中5min死亡50 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粪便、肛拭子、可疑食物对干燥敏感,如不能及时送检将标本置于碱性胨水/卡-布运送培养基51 分离培养与鉴定 增菌培养:1%或3%NaCl碱性蛋白胨水 分离培养:TCBS蓝绿色菌落嗜盐菌选择平板 52 鉴定:-形态、活泼动力、菌落-氧化酶(+),O/129(150ug)S-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不发酵蔗糖、乳糖,V-P (-)-NaCl生长试验: 3%、7%NaCl胨水生长0%、10%NaCl胨水不生长 -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KP(+) -KIA:K A - - MIU:+ + -/+53 毒素测定:免疫学技术检测TDH、TRH 基因探针及PCR:快速诊断直接从原始食物标本或腹泻标本中检测毒素基因 54标 本增菌培养(1%或3%NaCl碱性蛋白胨水)分离培养(TCBS)可疑菌落(绿色)纯培养(营养琼脂) 鉴定试验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毒素测定等68h 检验程序55 创伤弧菌 引起的菌血症和伤口感染病程进展快而致命 主要生化反应:发酵水杨酸、ONPG(+)56 与溶藻弧菌鉴别: 副溶血弧菌 溶藻弧菌 创伤弧菌蔗糖发酵 - + -/+V-P 试验 - + -6%NaCl生长 + + +/-10%NaCl生长 - +/- -57 复习要点 副溶血性弧菌培养特性、鉴定要点58 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 均为氧化酶(+)、具有端鞭毛、发酵葡萄糖的G杆菌59 气单胞菌属 原属于弧菌科现归入气单胞菌科 至少有19个种 亲水气单胞菌、威隆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主要致病的菌种 60 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溶血毒素、细胞毒素等 水中常居菌 肠道内感染腹泻,夏季腹泻第2、3位 较温和、菌痢样、霍乱样腹泻 好发5岁以下儿童和成人 肠道外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菌血症、眼部、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脑膜炎等61 G-短杆菌,有时呈球杆状或丝状 无芽胞,有薄荚膜 除杀鲑气单胞菌外均有动力,具有端鞭毛、运动极为活泼 生物学特性62 营养要求不高,常用BAP、MAC pH4.5 9.0 碱性胨水增菌 BAP:加10ug/ml氨苄青霉素灰白色、光滑、湿润、凸起、直径2mm的菌落。

      亲水气单胞菌和威隆气单胞菌有溶血63 MAC:乳糖不发酵(光滑、湿润、无色、半透明、扁平的大菌落) 豚鼠气单胞菌发酵乳糖 加氨苄青霉素、抑制正常菌群生长,本菌生长较好 多数菌株在SS和TCBS不生长64 生化反应 氧化酶(+)、触酶(+)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硝酸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