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pdf
19页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 1 1.1 工程概况 ........................................ 1 1.2 勘察目的和任务 .................................. 1 1.3 勘察工作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 1 1.4 勘察等级划分 .................................... 2 1.5 勘察工作量 ...................................... 2 1.6 高程系统 ........................................ 3 第二章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 2.1 场地地形地貌 .................................... 3 2.2 场地地层分布规律及土质特征 ...................... 3 2.3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 4 2.4 抗剪强度指标统计 ................................ 8 2.5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 9 2.6 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评价 .......................... 9 2.7 不良地质作用 ................................... 10 第三章 场地地下水概况 ................................. 10 3.1 地下水位及类型 ................................. 10 3.2 地下水的腐蚀性 ................................. 10 3.3 浅层地基土渗透性 ............................... 11 3.4 土的腐蚀性 ..................................... 12 3.5 标准冻结深度 ................................... 12 第四章 场地地震效应 ................................... 12 4.1 抗震设防烈度 ................................... 12 4.2 饱和粉土液化判定 ............................... 12 4.3 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 ........................... 12 4.4 建筑抗震地段划分 ............................... 13 第五章 地基基础评价 ................................... 13 5.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 ............................. 13 5.2 地基土工程地质性质评价 ......................... 13 5.3 天然浅基础评价 ................................. 14 5.4 桩基础评价 ..................................... 14 第六章 基坑开挖支护、降水 ............................. 16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16 第一章 前言 1.1 工程概况 AAAAA有限公司拟在BBBBB村十八米河与规划五十经路交口处兴建AAAAA有限公司大型泵业设施及相关车间工程,委托我公司对其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大型泵业设施及相关车间工程包括:试验室装配车间拟采用天然浅基础或桩基础,生产车间、库房拟采用天然浅基础 1.2 勘察目的和任务 根据拟建物性质、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在本场地附近已有的勘察资料,确定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是: 一、 查明勘察场地埋深 28.00m 范围内地层时代成因、岩性分布、工程地质性质,并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能力 二、 对各层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评价 三、 查明地下水对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四、 根据区域资料,勘察资料提供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及场地抗震地段划分 五、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六、 提供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选择桩端持力层和提供桩基础的岩土设计参数,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七、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并进行评价 八、 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九、 查明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工程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十、 判定粉土( 砂土) 液化可能性,提出场地的抗震设计参数,评价地震效应 十一、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的建议 1.3 勘察工作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一、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版) ; -1-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四、国家标准《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 五、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六、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七、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 八、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 ; 九、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十、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 十一、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十二、地方标准《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 十三、地方标准《预应力管桩技术规程》DB29-110-2010; 十四、地方标准《天津市地基土层序划分技术规程》DB/T29-191-2009 ; 十五、《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 年版; 1.4 勘察等级划分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 (2009 版) ,本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的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的复杂程度为二级,综合上述因素,确定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乙级。
1.5 勘察工作量 根据拟建物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等有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共布置施工勘察孔33个,由于场地条件限制,个别钻孔有一定位移,钻孔实际位置详见钻孔平面图,具体完成工作量如下表: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孔类 孔深(m) 孔数 孔 号 试验项目 28.00 2 6,7 原状取土孔 15.00 8 13,17,19,21,23,27,31,33 常规物性、压缩、直剪快剪、固结快剪 原状取土+标贯孔 28.0 3 1,2,11 常规物性、压缩、直剪快剪、固结快剪、渗透 标准贯入孔 28.00 2 4,9 颗粒分析 -2-15.00 3 15,25,29 28.00 5 3,5,8,10,12 目力鉴别孔 15.00 10 14,16,18,20,22,24,26,28,30,32 全孔目力鉴别土性 注: 1) 共取原状土样151件; 2) 标准贯入试验锤重63.5kg,落距76cm,自动落锤,预打15cm,实打30cm; 3) 室内试验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 4) 在6,13,31号孔各取地下水样一组进行室内水质简分析试验。
1.6 高程系统 由于场地附近无大沽高程水准点,经甲方指定,本次勘察各孔孔口标高采用假设高程,假设水准点引测自场地西北侧国家电网电箱水泥台红漆标记处,示意位置详见钻孔平面图,其假设高程为 10.000m,待甲方提供大沽高程水准点后,通知本公司引测假设水准点的大沽高程 第二章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BBBBB村十八米河与规划五十经路交口处勘察时场地西侧为荒地,东侧为废弃厂区地势稍有起伏,各孔孔口标高介于9.28~8.32m之间 2.2 场地地层分布规律及土质特征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该场地埋深 28.00m 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为以下 6 层,按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 8 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之: 1、人工填土层(Qml )(地层编号 1) 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 0.40~0.90 m ,底板标高为 8.78~7.82 m ,主要由耕土组成,呈褐色,可塑状态,无层理,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 2、新近冲积层(Q43Nal)(地层编号 3) 厚度 1.40~2.50 m ,顶板标高为 8.78~7.82 m ,主要由淤泥质粘土组成,呈-3-褐黄色,流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高压缩性土。
3、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 厚度 12.80~13.50 m ,顶板标高为 6.92~5.96 m ,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 2 个亚层 第一亚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地层编号 6a):厚度一般为 1.40~2.70 m ,呈灰色,流塑状态,含贝壳,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 第二亚层,粉质粘土( 地层编号 6b):厚度一般为 10.40~11.20 m ,呈灰色,流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等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 4、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h)(地层编号 7) 厚度 1.80~2.50 m ,顶板标高为-6.49~-6.85 m ,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呈浅灰色,软塑状态,无层理,含有机质,属中等压缩性土 5、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 厚度 4.10~4.60 m ,顶板标高为-8.65~-9.10 m ,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 2 个亚层 第一亚层,粉土( 地层编号 8a):厚度一般为 0.80~2.40 m ,呈灰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 偏低) 压缩性土11 号孔地段该层渐变为粉质粘土 第二亚层,粉质粘土( 地层编号 8b):厚度一般为 2.00~3.30 m ,呈黄灰色,可( 偏软) 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等压缩性土。
1 号、2 号、11 号孔地段该层渐变为粉土 6、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3eal)(地层编号 9) 本次勘察钻至最低标高-19.15 m ,未穿透此层,揭露最大厚度 6.10 m,顶板标高为-12.96~-13.25 m ,主要由粉砂组成,呈黄灰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 2.3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当子样个数≥6时,上下各舍去10%,提供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及子样个数;当子样个数<6时,仅提供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及子样个数 -4- -5-各层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详见“物理力学指标分层统计表” 物 理 力 学 指 标 分 层 统 计 表 地层编号 统计项目 ω(%) r(kN/m3) e IpI La1-2(1/MPa) Es1-2最大值/最小值 50.1/37.3 18.4/17.2 1.40/1.04 20.5/15.9 1.47/1.08 1.20/0.73 2.8/2.0 平均值 43.5 17.8 1.21 17.8 1.25 0.97 2.3 标准差 3.58 0.35 0.10 1.12 0.10 0.13 0.24 变异系数 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