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的性质、组成、分类和用途.docx
15页煤的性质、组成、分类和用途(一) 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 部表现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 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包括 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 及导电性等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 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煤的物理性 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 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1. 颜色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 而逐渐加深吸收的结果呈褐色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2. 光泽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一般呈沥青、 玻璃和金刚光泽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 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 直到完全消失3. 粉色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 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呈浅棕色—黑色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4. 比重和容重 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 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 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 之比。
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褐煤的 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 范围较大,可由1.35〜1.8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 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 素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 度的加深而增大5. 硬度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根据外来机械力作 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 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 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 2〜2.5;无烟煤的硬 度最大,接近 46. 脆度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成煤的原始物质、煤 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度有影响在不同变 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7. 断口是指煤受外力打击后形成的断面的形状在煤中常见 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等煤的原始物质 组成和煤化程度不同,断口形状各异8. 导电性 是指煤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阻率来表示褐煤 电阻率低褐煤向烟煤过渡时,电阻率剧增烟煤是 不良导体,随着煤化程度增高,电阻率减小,至无烟 煤时急剧下降,而具良好的导电性二) 煤的化学组成 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有机质和无 机质两大类,以有机质为主体。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和有机硫等五种 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占有机质的 95%以上 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和其他元素煤中有机质的元 素组成,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一般来 讲,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 低,氮的含量也稍有降低唯硫的含量则与煤的成因 类型有关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 元素,氧是助燃元素,三者构成了有机质的主体煤 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常以游离状态析出,但在高温条件下,一部分氮转变成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 可以回收制造硫酸氨、尿素及氮肥硫、磷、氟、氯 砷等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含硫多的煤在燃烧时生成硫 化物气体,不仅腐蚀金属设备,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 成酸雨,污染环境,危害植物生产,而且将含有硫和 磷的煤用作冶金炼焦时,煤中的硫和磷大部分转入焦 炭中,冶炼时又转入钢铁中,严重影响焦炭和钢铁质 量,不利于钢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用含有氟和氯的 煤燃烧或炼焦时,各种管道和炉壁会遭到强烈腐蚀 将含有砷的煤用于酿造和食品工业作燃料,砷含量过 高,会增加产品毒性,危及人民身体健康煤中的无机质主要是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 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其中绝大多数是煤中的有害 成分。
另外,还有一些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例如,锗、 无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煤中其中某些元素的含 量,一旦达到工业品位或可综合利用时,就是重要的 矿产资源镓、铟、钍、钒、钛、等,它们分别以有机或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工业分析可以初步了解煤的性质,大致判断煤的种类和用途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对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四项内容1. 水分 指单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煤中的水分有外在水 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三种存在状态一般以煤的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 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水分对煤的加工利用 是有害物质在煤的贮存过程中,它能加速风化、破 裂,甚至自燃;在运输时,会增加运量,浪费运力, 增加运费;炼焦时,消耗热量,降低炉温,延长炼焦 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燃烧时,降低有效发热量;在高寒地区的冬季,还会使煤冻结,造成装卸困难只 有在压制煤砖和煤球时,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成型2. 灰分 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它 是煤中的矿物质经过氧化、分解而来灰分对煤的加 工利用极为不利灰分越高,热效率越低;燃烧时, 熔化的灰分还会在炉内结成炉渣,影响煤的气化和燃 烧,同时造成排渣困难;炼焦时,全部转入焦炭,降 低了焦炭的强度,严重影响焦炭质量。
煤灰成分十分 复杂,成分不同直接影响到灰分的熔点灰熔点低的 煤,燃烧和气化时,会给生产操作带来许多困难为 此,在评价煤的工业用途时,必须分析灰成分,测定3. 挥发分指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它是 对煤进行分类的主要指标,并被用来初步确定煤的加 工利用性质煤的挥发分产率与煤化程度有密切关 系,煤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随着煤化程度加深 挥发分逐渐降低4. 固定碳测定煤的挥发分时,剩下的不挥发物称为焦渣焦渣 减去灰分称为固定碳它是煤中不挥发的固体可燃 物,可以用计算方法算出焦渣的外观与煤中有机质 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因此,根据焦渣的外观特征,可 以定性地判断煤的粘结性和工业用途三)煤的工艺性质为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价值,必须了解、研究煤的工 艺性质,以满足各方面对煤质的要求煤的工艺性质 主要包括:粘结性和结焦性、发热量、化学反应性、 热稳定性、透光率、机械强度和可选性等1. 粘结性和结焦性粘结性是指煤在干馏过程中,由于煤中有机质分解, 熔融而使煤粒能够相互粘结成块的性能结焦性是指 煤在干馏时能够结成焦炭的性能煤的粘结性是结焦 性的必要条件,结焦性好的煤必须具有良好的粘结 性,但粘结性好的煤不一定能单独炼出质量好的焦 炭。
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配煤炼焦的道理粘结性是 进行煤的工业分类的主要指标,一般用煤中有机质受 热分解、软化形成的胶质体的厚度来表示,常称胶质 层厚度胶质层越厚,粘结性越好测定粘结性和结 焦性的方法很多,除胶质层测定法外,还有罗加指数 法、奥亚膨胀度试验等等粘结性受煤化程度、煤岩 成分、氧化程度和矿物质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煤 化程度最高和最低的煤,一般都没有粘结性,胶质层 厚度也很小2. 发热量 是指单位重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亦称 热值,常用 106J/kg 表示它是评价煤炭质量,尤其 是评价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国际市场上动力用煤以 热值计价我国自 1985 年 6 月起,改革沿用了几十 年的以灰分计价为以热值计价发热量主要与煤中的 可燃元素含量和煤化程度有关为便于比较耗煤量,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将实际消耗的煤量折合成发热量 为2.930368 X107J/kg的标准煤来进行计算3. 化学反应性 又称活性是指煤在一定温度下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汽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它是评价气化用煤和动力 用煤的一项重要指标反应性强弱直接影响到耗煤量 和煤气的有效成分煤的活性一般随煤化程度加深而 减弱4. 热稳定性 又称耐热性。
是指煤在高温作用下保持原来粒度的性能它是评价气化用煤和动力用煤的又一项重要指 标热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炉内能否正常生产以 及煤的气化和燃烧效率5. 透光率 指低煤化程度的煤(褐煤、长焰煤等),在规定条件下 用硝酸与磷酸的混合液处理后,所得溶液对光的透过 率称为透光率随着煤化程度加深,透光率逐渐加大 因此,它是区别褐煤、长焰煤和气煤的重要指标6. 机械强度 是指块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难易程度机械强度低 的煤投入气化炉时,容易碎成小块和粉末,影响气化 炉正常操作因此,气化用煤必须具备较高的机械强 度7. 可选性 是指煤通过洗选,除去其中的夹矸和矿物质的难易程 度我国现行的选煤方法,详见第四节二、用途与技术经济指标(一) 煤的工业分类 1958 年,国家颁布了以炼焦用煤为主的分类方案,为 工业部门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实 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认真分析研究和吸收国外 先进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为了使各项分类的技术经济 指标最能反映煤的质量特点,达到更加合理地利用煤 炭资源的目的,1986 年,国家重新颁布了从褐煤到无 烟煤的全面技术分类标准,将自然界中的煤划分为 14 大类,其中,褐煤和无烟煤又分别划分为 2个和3个 小类(表2.2.1)。
这就是我国现行的煤炭分类国家标准表 2.2.1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 (1) 分类指标及其符号 Vr 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Hr为干燥无灰基氢含量(%); GR.I(简记G)为烟煤的粘 结指数; Y 为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 PM 为煤样的透光率佻);b为烟煤的奥亚膨胀度佻);Q-A.GNGW为煤 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MJ/kg)2) 煤类的编码各类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10 位表示煤的挥发分,个位数在无烟煤及褐煤表示煤化程 度,在烟煤表示结粘性二) 各煤类的主要特征和用途1. 褐煤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多被用作燃料、气 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 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一号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园 的有机肥料2. 长焰煤 它的挥发分含量很高,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 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故得名长焰煤可作为气化和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 作民用和动力燃料3. 不粘煤 它水分大,没有粘结性,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 燃烧时发热量较小,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殖酸。
主要用 作制造煤气和民用或动力燃料4. 弱粘煤 水分大,粘结性较弱,挥发分较高,加热时能产生较 少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但结成的焦块小而易碎, 粉焦率高这种煤主要用作气化原料和动力燃料5. 1/2 中粘煤 它具有中等粘结性和中高挥发分可以作为配煤炼焦的原料,也可以作为气化用煤和动力燃料6. 气煤挥发分高,胶质层较厚,热稳定性差能单独结焦 但炼出的焦炭细长易碎,收缩率大,且纵裂纹多,抗 碎和耐磨性较差故只能用作配煤炼焦,还可用来炼 油、制造煤气、生产氮肥或作动力燃料7. 气肥煤它的挥发分和粘结性都很高,结焦性介于气煤和肥煤 之间,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液体化学物 质最适合高温干馏制造煤气,更是配煤炼焦的好原 料8. 肥煤 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和中等及中高等挥发分,加热时能 产生大量的胶质体,形成大于25mm的胶质层,结焦 性最强用这种煤来炼焦,可以炼出熔融性和耐磨性 都很好的焦炭,但这种焦炭横裂纹多,且焦根部分常 有蜂焦,易碎成小块由于粘结性强,因此,它是配 煤炼焦中的主要成分9. 1/3焦煤它是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过渡煤,具有很强 的粘结性和中高等挥发分,单独用来炼焦时,可以形 成熔融性良好、强度较大的焦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