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络养生概述-经络you.ppt
39页经络养生概述---经络养生之一针灸学院Email:yixiao4211@**经络养生v 什么是养生v 什么是经络v 为何要养生v 该如何养生**什么是养生v养——滋养、调养、补养v生——生命、生成、生长v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v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西医——治病、救人、缓解症状 中医——三分治,七分养**养生宝典**关于养生v《内经》是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v“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v“生命在于内求”------养生要靠内求v“上药三品---精与气神”**什么是经络养生v经络养生---是运用针刺、艾灸、推拿等方 法,刺激经络、穴位,以激发精气,达到 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人体健康等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 **什么是经络v“经络”是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的重要性“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摘自摘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经络的重要性v古代神医——扁鹊:v “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治病 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经络是大药****(内)—脏脏腑十二经经脉奇经经八脉十二经别经别十五络络脉十二经经筋十二皮部经络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灵枢·海论》:“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
(外)**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和含义名称(手足、阴阳和脏腑三部分组成)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二)十二经脉分布规律v内侧为阴,外侧为阳,各分三阴三阳v 大指在前、小指在后体位v 太阴、阳明在前v 厥阴、少阳在中(侧)v 少阴、太阳在后v足厥阴有例外的曲折、交叉情况**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v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v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LU--LIv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 PC--SJv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 HT--SIv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 SP--STv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 LR--GBv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 KI--BL **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衔接规律头胸手足腹足三阳手三 阳手 三 阴足三 阴1.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2.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衔接规律**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五)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的气血从肺经开始至肝经从肺经开始至肝经,再,再 复从肺经而逐经相接,从而构成了复从肺经而逐经相接,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周而复始、如 环无端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的传注系统 **十二经脉的命名分别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组合而成手三阴经:肺、心包、心(上肢内侧)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上肢外侧)足三阳经:胃、胆、膀胱(下肢外侧)足三阴经:脾、肝、肾(下肢内侧)十二经脉是指以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加上心包,共六脏六腑的名字命名的12条经络,此十二经络连接了人体 内五脏六腑之正气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六)奇经八脉v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 行”的八条经脉 v十四经——任、督脉 v一源三岐——任、督、 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 出会阴而异行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六)奇经八脉的作用1 1) ).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起到,起到统摄统摄有关经脉气血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协调阴阳的作用 2)2).对十二经脉.对十二经脉气血气血起着蓄积起着蓄积 、渗灌的、渗灌的调节调节作用基础知识---督脉循行分布v起于小腹内,下出于 会阴部,向后、向上 行于脊柱的内部,上 达项后风府,进入脑 内,上行颠顶,沿着 前额下行鼻柱,止于 上唇内龈交穴。
体内:起于小腹内,出会阴 体表:从会阴沿腹、胸、颈正 中至口唇下支脉环绕口 唇,经面部入目眶下基础知识---任脉循行分布**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七)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 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 刺激点俗称“穴位” v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腧穴─属经络─属脏腑**(八)穴位的分类:1 经穴:在经脉线上,12经络,任脉、督脉特定穴位,如原穴,背俞穴,募穴,合穴等2 奇穴:在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称谓,但不在 经脉线上3 阿是穴:压痛点孙思邈:“啊!是这儿!”——阿是穴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经络养生的基础知识(九)腧穴的主治特点(一)诊断 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二)治疗 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特点邻近作用 远道作用 整体作用 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相对特异性:大椎退热 **基础知识---(十)腧穴的定位方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一)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 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 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基础知识---(十)腧穴的定位方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二)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 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 来取穴的方法。
**基础知识---(十)腧穴的定位方法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定义: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 分寸取用时,将设定的骨节两端之间的长度折成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寸不 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一概以此标准折 量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基础知识---(十)腧穴的定位方法三、指寸定位法 是以患者本人手指 的某些部位折作一定 分寸用以比量腧穴位 置的方法(一)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 侧两纹头之间的距 离为1寸**(二)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三)横指同身寸**基础知识---(十)腧穴的定位方法四、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 **为何要养生v 保养生命v 健康精神v 增进智慧v 延长寿命 v 尽终天年**该如何养生v 要吃好、睡好、心情好 v 因天之序,顺应自然v 健康生活从每一天开始**愿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