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56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93568830
  • 上传时间:2019-07-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5M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五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主要内容,第一节 燃油的喷射与雾化 第二节 燃烧与放热 第三节 混合气形成与燃烧室 第四节 燃烧过程的优化,第一节 燃油的喷射与雾化,一、喷油系统 1、作用及要求 作用: 定时定量并按一定规律向柴油机各缸供给高压燃油。,要求: 1) 产生足够高的喷油压力; 2) 实现所要求的喷油规律; 3) 对于确定的运转状况,精确控制喷油 量; 4) 避免出现异常喷射现象。,2、喷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图5-1 柱塞式喷油泵燃油供给系 1喷油器 2燃油滤清器 3直列柱塞式喷油泵 4喷油提前器 5输油泵 6调速器 7油水分离器 8油箱 9高压油管 10回油管 11低压油管,1. 柱塞式喷油泵供油系统,2. 分配式喷油泵供油系统,图5-2 分配式喷油泵燃油供给系 l-油箱 2-油水分离器 3-一级输油泵 4-二级输油泵 5-燃油滤清器 6-调压阀 7-分配式喷油泵传动轴 8-调速手柄 9-分配式喷油泵体 10-喷油器 11-回油管12-分配式喷油泵 13-喷油提前器 14-调速器传动齿轮,3、喷油泵,图5-3 柱塞式喷油泵,图5-4分配式喷油泵,分配式喷油泵与柱塞式喷油泵相

      2、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零件少,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中故障少,容易维修 2、精密偶件加工精度高,供油均匀性好,无需进行各缸供油量和供油定时调整 3、分配泵的凸轮升程小,有利于提高柴油机转速 广泛用于轿车和轻型车用柴油机。,4、喷油器,图5-5 喷油器的头部结构 (a) 单孔 (b) 多孔 (c) 标准轴针 (d) 节流轴针,图5-6不同喷油嘴的流通特性,二、喷射与雾化,1.喷射过程: 定义:喷油泵开始供油直至喷油器停止喷 油的过程,整个喷射过程在全负荷 下约占1540曲轴转角。,喷射过程,喷射延迟阶段I:从喷油泵柱塞顶封闭进回油孔的理论供油始点到喷油器针阀开始升起(喷油始点)为止。,主喷射阶段 :从喷油始点到喷油器端压力开始急剧下降为止。,喷油结束阶段 :从喷油器端压力开始急剧下降针阀完全落座 (喷油终点)为止。,图5-7喷射过程 a) 喷油泵端压力 b) 喷油器端压力 c) 针阀升程,2.供油规律与喷油规律:,供油速率:单位凸轮轴转角(或单位时间)由喷油泵供入高压油路中的燃油量; 喷油速率:单位凸轮轴转角(或单位时间)由喷油器喷入燃烧室内的燃油量; 供油规律:供油速率随凸轮轴

      3、转角(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喷油规律:喷油速率随凸轮轴转角(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差别: 始点差别822曲轴转角; 喷油持续时间较供油持续时间长; 最大喷油速率较供油速率低,其形状有明显畸变,循环喷油量也低于循环供油量。,图5-8 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两者的差别主要原因: 燃油的可压缩性 压力波传播滞后 压力波动 高压容积变化,3.喷雾特性与雾化质量:,燃油喷入燃烧室后被粉碎分散为细小微粒的过程,称为燃油的喷雾或雾化。 将燃油喷射雾化,可以大大增加其表面积,加速混合气形成。 当燃油高速从喷孔喷出(喷出速度为l00一400ms) 便形成如园锥形状的喷注,也称油束。,油束的几何形状主要包括油束射程L(又称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或油束的最大宽度B。,图5-9 油束的几何形状和参数,a 油束射程L 并不一定越大越好,这要根据混合气形成的机理与燃烧室形状具体分析。 L 燃料喷到壁面上多 空间混合气太稀。 L 燃料集中 混合气分布不均匀,空气利用。 b 喷雾锥角 反映油束的紧密程度。 孔式喷嘴 油束松散,粒细。 轴针式喷嘴 油束紧密,粒粗。,c 雾化质量(雾化特性) 细微度 油滴平均直径 细:雾化好

      4、 均匀度 油滴最大直径 - 油滴平均直径 匀:雾化好 粒细均匀度好,粒粗均匀度差。,一般情况下: 喷雾锥角过大,贯穿距离会减小; 喷雾锥角过小,雾化程度会变差。,3.不正常喷射 (一)二次喷射 二次喷射是主喷射结束针阀落座后,在过大的反射波作用下,针阀再次升起进行喷油的一种不正常现象。二次喷射的出现使整个喷射延续期拉长,过后燃烧严重,柴油机经济性下降热负荷增加,应当要力求消除二次喷射。 消除二次喷射 (1)减少高压油路中的容积 (2)适当加大喷油器的喷孔直径 (3)适当加大出油阀的减压容积,(二)滴油 在正常喷射结束后,如断油不干脆,仍有少量柴油滴出,称为滴油。 (三)断续喷射 (四)不规则喷射和隔次喷射 (五) 穴蚀,第二节 燃烧与放热,燃烧过程的特点 1 高压喷油在汽缸内部形成可燃混合气。 2 压缩自燃。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 着火落后期(又称为滞燃期); 2 速燃期; 3 缓燃期; 4 补燃期 。,(一)着火落后期 从柴油开始喷入燃烧室内(A点)起到着火开始点(B点)为止的这一段时期称为着火落后期。 随压缩过程的进行,缸内空气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在空燃比、压力、温

      5、度以及流速等条件合适处,多点同时着火,随着着火区域的扩展,缸内压力和温度升高,并脱离压缩线。,着火落后期,影响着火落后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燃烧室内工质的状态: 喷油时缸内的温度和压力越高,则着火延迟期越短。 柴油的自燃性较好(十六值较高),着火延迟期较短。 其次因素是燃烧室的形状和壁温等。,图5-14 温度与压力对着火落后期的影响,(二)速燃期 速燃期:从开始着火(即压力偏离压缩线开始急剧上升(B点))到出现最高压力(C点). 特点:形成多个火焰中心,持续喷油,即随喷随燃。压力急剧上升,压力达到最高(有可能达到13MPa以上)。,速燃期,影响: 压力升高率大,燃烧迅速,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会较好; 压力升高率过大,则柴油机工作粗暴,燃烧噪音大;同时运动零件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影响其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 压力升高率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柴油机的压力升高率一般应不大于0.40.5 MPa()曲轴。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压力升高率较大。,控制压力升高率的措施 减小在着火延迟期内的可燃混合气的量 缩短着火落后期的时间; 减少着火落后期内喷入的燃油或可能形成可燃混合气的燃油,(三) 缓燃期

      6、 缓燃期为图中的CD段即从最大压力点至最高温度点(占总放热量的70%-80%)。 当缓燃期开始时,虽然气缸内已形成燃烧产物,但仍有大量混合气正在燃烧。,缓燃期,特点: (1)喷油过程基本结束,燃烧速率下降(氧气、柴油浓度减小,废气增多),边混合边燃烧(空气的能量、喷射能量)。 (2)压力开始下降(气缸容积不断增大),温度达到最高。最高温度可达2000K左右,一般在上止点后2035曲轴转角处出现。,(四) 补燃期 从最高温度点起到燃油基本烧完时为止称为补燃期。 补燃期的终点很难准确地确定,一般当放热量达到循环总放热量的9599时,可认为补燃期结束。即整个燃烧过程结束。,补燃期,补燃期内燃油的燃烧可称为后燃,由于燃烧时间短促,混合气又不太均匀,总有少量燃油拖延到膨胀过程中继续燃烧。特别在高速、高负荷工况下,因过量空气系数小,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时间更短,这种后燃现象就更为严重。 在补燃期中,由于活塞下行了相当的距离,气缸内容积增大很多,缸内压力和温度迅速下降,故燃烧速度很慢,所放出的热量很难有效利用,还使排气温度升高,导致散热损失增大,对柴油机的经济性不利。此外,后燃还增加了有关零件的热负荷

      7、。 因此,应尽量缩短补燃期,减少补燃期内燃烧的燃油量。,二、燃烧放热规律 (一) 燃烧放热规律的定义 瞬时放热速率:在燃烧过程中的某一时刻 ,单位时间(单位曲轴转角)内燃烧的燃油所放出的热量。 累计放热百分比:从燃烧过程开始至某一时刻止已经燃烧的燃油与循环供油量的比值。 燃烧放热规律:瞬时放热速率和累计放热百分比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图5-15 88,燃烧放热规律影响到燃烧过程中缸内压力温度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柴油机的性能。,图5-15燃烧放热规律,(二)理想的燃烧放热规律及其控制 1. 放热始点 放热始点决定了放热率曲线距压缩上止点的位置,放热始点的位置能保证该循环有最大指示热效率。 柴油机通过喷油提前角的变化以及着火落后期长短来加以调控。,图5-16 喷油提前角的调节特性,2. 放热持续期 放热持续期首先取决于喷油持续角的大小。其次,取决于扩散燃烧期内混合气形成的快慢和完善程度。放热持续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是理论循环等压放热预膨胀比大小的反映。,3. 放热规律曲线形状 直喷式燃烧室柴油机的瞬时放热速率和累积放热百分比在燃烧的起始阶段上升最快,放热速率很快就达到最大值。 高速的直喷式燃

      8、烧室柴油机的放热速率往往呈现双峰的特点。 在燃烧的起始阶段,非直喷式燃烧室柴油机的放热速率和累积放热百分比都上升得比较慢,放热速率的最大值也较低。,图5-18不同类型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比较 1汽油机 2直喷式燃烧室柴油机 3涡流室燃烧室柴油机 4预燃室燃烧室柴油机,第三节 混合气形成与燃烧室,一、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和方式: 1. 混合气形成特点 (1)混合气不均匀。 (2)过量空气系数较大。 (3)混合过程与着火过程和燃烧过程共存。,2. 混合气形成基本方式 1、空间雾化混合 将燃油喷向燃烧室空间进行雾化,通过燃油与空气间的相互运动和扩散,在空间形成可燃混合气。 a) 静止空气 时 空间雾化混合 b) 空气作旋转运动 空间雾化混合,图5-19 直喷式柴油机的空间雾化混合气形成方式 a) 静止空气 b) 空气作旋转运动,2、 壁面油膜蒸发混合 燃油沿壁面顺气流喷射,在强烈的涡流作用下,在燃烧室壁面上形成一层很薄的油膜。 着火前,燃烧室壁温较低下,油膜底层保持液态,表层油膜开始时以较低速度蒸发,加上喷油射束在空间的少量蒸发,形成少量可燃混合气。 着火后,随燃烧的进行,油膜受热逐层加速

      9、蒸发,使混合气形成速度和燃烧速度加速。,图5-20 油膜蒸发混合方式,二、缸内气流运动,内燃机缸内 气体运动方式,涡流,挤流,滚流,湍流, 进气涡流 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 绕气缸轴线旋转的有组织的 气流运动,称为进气涡流。 产生进气涡流运动的方法有: 导气屏、切向进气道、螺旋进气道、组合进气系统,1. 涡流,涡流,导气屏 设置在进气门上,导引进气流以不同角度流入气缸在气缸避免的约束配合下产生涡流。,切向进气道 螺旋进气道,图5-21切向气道、螺旋气道的原理 a) 切向气道 b) 纯螺旋气道,组合进气系统 在2个进气门的发动机上,采用不同类型或不同角度的两个进气道以组合所需要的涡流和流速分布。, 压缩涡流 在压缩过程中由主燃烧室经连通道进入涡流室时,形成强烈的压缩涡流。,2. 挤流,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气缸内的空气被挤入活塞顶部的燃烧室凹坑内,由此产生挤压涡流(挤流)。 当活塞下行时,凹坑内的燃烧气体又向外流到活塞顶部外围的环型空间,与空气进一步混合燃烧,这种流动也称为逆挤流。,图5-23挤流的形成 a)无进气涡流或涡流不强时的挤流 b)进气涡流强时的挤流 c)逆挤流, 湍流 在气缸内形成的无规则的小尺度气流运动称为湍流,也称微涡流。,湍流, 滚流 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垂直于气缸轴线的有组织的空气旋流,也称为纵涡。,滚流,三、柴油机燃烧室,直接喷射式燃烧室,非直喷式燃烧室(分开式燃烧室),1、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1) 浅盆形燃烧室 2) 形燃烧室 3) 挤流口式燃烧室 4) 球形燃烧室,图5-24各种直喷式燃烧室形式 a) 浅盆形 b) 形 c) 挤流口形 d) 球形,图5-26 非回转体燃烧室 a) 四角形 b) 微涡流MTCC c) Quardram d) 花瓣形,5)非回转体燃烧室,、分开式燃烧室。 1)涡流室燃烧室,图5-30 涡流室的形状 a)球形 b)圆锥形平底 c) 圆柱形平底,)预燃室燃烧室,图5-31预燃室燃烧室 a) 倾斜偏置,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由会员n****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原理-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