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础中医学教学资料-第六章病因 七情六淫

127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70773598
  • 上传时间:2019-01-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43MB
  • / 1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六章 病因病机学说,【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医学病因及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2.熟悉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3.掌握六淫、疠气、七情、痰饮、瘀血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点。 4.熟悉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 5.了解其他致病因素。,概 说,一、基本概念 1、病因: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又称致病因素。 2、病因学说: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特点的学说。 西医病因 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社会因素,二、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1、一般方法: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其相关情况,推断出疾病的病因。 2、辨证求因:是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提供依据,称为“辨证求因”。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也是中医病因学的特点。,病因,人体,症状,医生,推求,收集,淋雨(受寒) 甲:发热轻恶寒重,头身痛,无汗,流清涕等 风寒 乙:发热重恶寒轻,汗出,咽痛,口渴,大小便黄,大便干 风热,三、中医病因学的分类,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

      2、、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内则七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 “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缢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现代根据发病途径、病邪来源、形成过程分类: 外感病因六淫、疠气 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劳逸 继发性病因痰饮、瘀血 其它病因外伤、诸虫,第一节 六 淫 一、六淫概述 (一)基本概念 1、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淫:太过、侵淫、反常。 2、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 六淫是超限度的六气 六淫形成的条件 1、气候异常:即气候超前(太过)滞后(不及),或急剧变化外因 2、正气不足:难以适应内因,(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六淫致病,邪气多从肌表或口鼻侵入,或两者同时感受。 2、季节性六淫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居住环境密切相关。 4、相兼性六淫致病,其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又可两种以上同

      3、时侵袭人体。 5、转化性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是由气血津液和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五种病理反应。因其临床出现类似风、寒、暑、湿、燥、火的证候,但不属于外感致病因素范围,分别言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简称“内生五邪”。,一、风 (一)概念: 风的认识 风,春季主气; 实质:空气的流动; 特征:善动多变,其质轻扬,来去无踪; 风邪:风成为致病因素时则为风邪; 风病:感受风邪而发病则为风病,临床表现以风的自然特征比拟。,伤风 中风 风湿 头风,(二)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1)含义: 风性轻扬,向外,主动故属阳; 易使汗孔开张,汗出故为开泄; 风邪常犯人体头面、肌表等阳位。 根据类比的原则,风在五行属木。 将五行纳入阴阳,木火为阳,金水为阴。,(2)表现:头痛、汗出、恶风。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2、风性善行而数变 (1)善行:指风邪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 如:风疹、行痹。 行痹(风痹):症状以游走不定的肢体关节疼痛为主。 风疹:荨麻疹。,(2)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发

      4、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的特点,如:外感、面瘫。,(2)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的特点,如:外感、面瘫。,3、风性主动 (1)含义: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 (2)表现:眩晕、震颤、抽搐、拘挛、角弓反张、 或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4、风为百病之长 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 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 (1)含义: 长始,首。 六淫诸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为外感病邪的先导; 指风邪致病最为广泛。 (2)表现: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二、寒,(一)寒的认识 冬季主气 实质:气温降低; 特征:寒冷,冰冻,凝结; 寒邪:寒成为致病因素时则为寒邪; 寒病:感受寒邪而发病则为寒病,临床表现以寒的自然特征比拟。 伤寒寒邪伤于肌表; 中寒寒邪直中脏腑。,(二)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1)含义:寒为阴气盛之状,性清冷而为阴邪;阴盛易伤阳气。 (2)表现: 寒伤于肌表,卫阳被遏:恶寒怕冷,四肢不温。 寒伤于脾胃,脾阳受伤:脘腹冷痛,呕吐腹泻。,2、寒性凝滞,主痛 (1)含义: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感受寒邪易使经络气血运行阻滞,

      5、甚则凝闭不通,不通则痛。 (2)表现:疼痛,寒邪入侵,肌表:头身疼痛,颈项强痛,关节:关节冷痛,脾胃:脘腹冷痛,痛痹(寒痹):肢体关节以冷痛为主,疼痛较剧烈。,特点:得温则减,遇寒则剧,冷痛为主。,3、寒性收引 (1)含义:收缩牵引。寒邪入侵,易使气机收敛,皮肤、肌腠、经脉收缩挛急。 (2)表现: 寒邪束表:腠理紧闭,无汗、鼻塞,恶寒发热(阳气闭郁而发热)以冷为主,战栗,肤起粟粒,脉紧。 寒邪侵关节:肢体关节拘挛作痛,屈伸不利,冷厥不仁。 寒邪易入肝经:肝的经络挛缩,少腹拘挛,疝气疼痛。,咳、咳!,好冷啊!,4、寒性清澈 (1)含义:寒邪入侵,易见分泌物、排泄物清稀。 (2)表现: 寒袭肌表:鼻流清涕。 寒邪犯肺:咳嗽,痰多清稀。 寒邪伤脾:大便稀溏。,三、湿 (一)湿的认识长夏主气。 时间:夏秋之交(农历6月份); 实质:空气的湿度升高; 特征:空气不流通,沉闷,水分不易于蒸发,物体重量增加易霉烂; 湿邪:湿成为致病因素时则为湿邪; 湿病:感受湿邪而发病则为外湿病,临床表现以湿的自然特征比拟。 风湿 湿疹,(二)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1)含义:湿性

      6、类水,质重下行为阴邪; 阴盛则易伤阳气,尤易伤脾阳; 同时,湿为有形之邪,侵及人体,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畅等症。,(2)表现:(阳气受伤的表现) 1)脾胃之阳受损,气机受阻消化道症状:腹胀腹泻,或大便不爽 2)胸膈胸闷脘痞 3)下焦气机受阻小便短涩,尿少,水肿,2、湿性重浊 (1)重: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常见肢体沉重,头重如裹等症。 湿犯肌表:周身困重、四肢困倦酸楚、头重如裹 湿犯关节:关节重浊、酸痛、肿胀、“湿痹”或“着痹”。 (2)浊:秽浊;指感受了湿邪,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具有秽浊不洁的特点。 表现:各种秽浊之症:面垢、眵多、流浊涕、吐浓痰、大便溏泄、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苔腻、厚、腐,脉濡、滑。,3、湿性黏滞 (1)含义:湿邪致病具有黏腻不爽、滞涩不畅的特点。 (2)表现: 症状的黏滞性:黏腻不爽,粘滞不清。大便里急后重,黏滞不爽,小便滞涩不畅,舌苔厚、腻、腐。 病程的缠绵性:湿病多病程长:见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起病缓,传变慢。来得慢去得也慢。如:湿温、风湿性关节炎。,4、

      7、湿性趋下 (1)解释:湿性类水趋下,伤人多始于下部。 (2)表现:水肿以下肢较明显,多见淋浊、带下、泄痢等下部症状。 内经:“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四、燥 (一)燥的认识 秋季主气; 实质:空气的湿度降低,气候干燥; 特征:干燥,枯萎,开裂,水分易于蒸发,物体表皮起皱折、缩小; 燥邪:燥成为致病因素时则为燥邪; 外燥病:感受燥邪而发病则为外燥病,临床表现以燥的自然特征比拟。,温燥:初秋感燥邪及夏热余气,症状为风热轻证+燥证 凉燥:深秋感燥邪及近冬之寒气,症状为风寒轻证+燥证,(二)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易伤津 (1)含义:燥邪为干涩之邪,感之易伤人体的津液,致机体失于滋润濡养,见干燥枯涩之症。 (2)表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或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2、燥易伤肺 (1)含义:燥邪入侵,易伤肺津,影响肺的宣降。 (2)表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甚而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喘息胸痛等。,五、火(热),(一)火的认识 旺于夏季,但不如暑有明显的季节性;四季皆有。 实质:温度升高; 特征:炎上,升腾,水分易于蒸发,亢奋,躁动,燔灼; 产生:夏季阳盛之气所化,或

      8、 风、寒、暑、湿、燥诸邪郁久化火(五气化火)。 火邪:火热成为致病因素时则为火热邪; 火热病:感受火热邪而发病则为火热病,临床表现以火热的自然特征比拟。,火热之邪形成的原因: 1、直接感受外界的温热之邪。 2、“五气皆可从火化”,除火邪外的其他邪气侵犯人体,日久则化火;(五气化火) 3、情志刺激日久可以化火;(五志化火) 4、气有余便化火。(气郁化火),(二)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1)火为阳邪:火热燔灼为阳邪,致病见阳热之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舌红,脉洪大。 (2)其性炎上:火性升腾上炎,易犯人体上部: 扰乱神明,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心火); 目赤口苦(肝火); 牙痛牙血(胃火)。 2、火热易扰心神,3、伤津耗气 (1)伤津:火性急迫,燔灼,易迫津外泄,又易灼伤津液,导致伤津。症见口渴喜饮,汗出,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2)耗气: 火邪直接消耗人体正气,火由阳气所化,“壮火食气”。 通过汗出伤津而耗气。表现为津伤证和气虚证。症见乏力少气,语音低微等。,4、生风动血 (1)生风:热极生风,症见高热抽搐,神昏。 原因:火邪侵犯人体,易灼伤心肝的阴津,致神昏,经脉失养,肢体抽搐,震颤,运动失调。,(2)动血:火热邪气,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 原因: A、火邪伤人,其性燥动,急迫,使血液运行加速; B、火邪伤人,有燔灼之性,易使血络受伤,致使血液妄行。 表现:各种出血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出血特点:出血来热势,血有明显的热感,血色鲜红,伴有全身的热象。,5、火易致肿疡 (1)含义: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肉败血,易为痈肿疮疡。 (2)表现:红、肿、热、痛,甚则脓血杂见。,六、暑 (一)暑的认识 暑,夏季主气。 时间:夏至立秋; 实质:气温升高; 特征:炎热,气温较高,水分易于蒸发,干燥; 暑邪:暑成为致病因素时则为暑邪; 暑病:感受暑邪而发病则为暑病,临床表现以暑的自然特征比拟。 伤暑 中暑,(二)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1)含义: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性属阳;伤人易见一派阳热症状。 (2)表现:高热壮热,面赤,口渴,汗多,脉洪大。,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1)暑性升散:暑为阳邪,侵犯人体易使腠理开泄多汗,见大汗出。 (2)耗气伤津

      《基础中医学教学资料-第六章病因 七情六淫》由会员tia****nde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中医学教学资料-第六章病因 七情六淫》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