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过“人”来理解建筑

6页
  • 卖家[上传人]:lc****zq
  • 文档编号:39547430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今年 77 岁的建筑学家张钦楠,建国初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后在上海、北 京、西安等地从事了近三十年的建筑与工程设计工作。离休后,张钦楠很多时间都在阅读和 写作。他的著作不同于一般建筑学专著,更喜欢在介绍建筑的同时,从文化的角度讲述建筑 背后历史、人物、科学发展的故事,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审视建筑与人类的关系,因此更容 易让普通大众所读懂和接受。中国古代建筑师是张钦楠的一部新作。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忽视建筑师对建筑的意义和 作用,很多历史上的著名建筑,人们并不知道、也不关心其设计者是谁。张钦楠写这本书, 首先为了告诉人们,究竟是谁设计了这些不朽的杰作;更深一层的目的,是让人们知道,一 座建筑的完成,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建筑师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解这些 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建筑的内涵。了解历史最有效的途径是了解建筑南方都市报:这本书讲的是建筑,但内容远大于建筑,讲的是人,也包括历史、文化。作为 一位建筑家,你为何想写这样一本书?张钦楠:你说得很对。我试图在这本书中通过“人”来理解建筑,理解他们(建筑师)是在 什么样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创造建筑的。我认为,通过人来理解建筑,

      2、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建 筑。南方都市报:在你看来,中国一直不重视建筑师,原因是什么?张钦楠: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古代轻视科学、轻视技术的恶习。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宗 教意识比较淡薄也有关,在西方,修造神庙的建筑师被认为是“通天”的,所以受到君王和 社会的尊重,中国建筑师就没有这个“福气” 。南方都市报:了解建筑诞生的历史背景,了解建筑师的情况,对人们理解建筑本身有什么作 用?张钦楠:人们常说“建筑是时代的缩影” 。事实上,人们了解历史,最有效的一个途径是了 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而要了解建筑,就必须了解它们的设计师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 设计建造的,才能真正了解这栋建筑的历史意义。南方都市报:历史上代表性建筑的诞生,是不是都与很多因素有关系,包括当时的政治环境、 国力水平、文化氛围,以及建筑师本身?张钦楠:正如你说的,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个时期社会的价值标 准与取向。凡是正确掌握和体现这种价值观的建筑师和他们的建筑,往往能长期保存和再生。 即使后来社会价值观改变了,明智的后人仍然会尊重那些能体现当时价值的建筑(例如西方 的教堂)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进行选择,我们今天见

      3、到的古建筑都是经过历史的选择的。遗 憾的是,有时这种选择是很愚蠢的。比如每一朝代都要以“破龙脉”为名,破坏前朝的标志 建筑。明朱元璋专门派人去北京破元朝的“龙脉” ,截断了北京的一个水源,就是“愚蠢” 的典范。在这方面,清王朝沿用明故宫值得大为表彰。新中国成立后, “龙脉”之说是不存 在了,但通过“破四旧”和“旧城改造”造成的损失实无可估量。文人培育了中国人的建筑审美观南方都市报:在你列举的 50 位建筑师中,除了专门从事建筑这一行当的人之外,还有一部 分人并非职业建筑师,包括君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张钦楠:我在写这本书时,着眼的是中国建筑文化史这条长河是由谁开拓的。古代没有职称 评定(官方有将作大匠等,民间没有) ,所以在我看来,凡是对中国建筑文化起过推动作用 的,都可以纳入建筑师队伍,问题是这些人必须是直接作过这样或那样的贡献的。例如刘伶 这个醉鬼,没有搞过什么建筑活动,但是他的一句“以天地为栋宇”的话,却是中国历史上 许多建筑师遵循的设计原则,也是今天我们提倡生态设计的重要准则,因此我也把他“发展” 到建筑师队伍中来了,可以算是建筑理论家。我在这本书中试图表

      4、达的观点就是:中国这条浩浩荡荡的建筑文化长河是千万人的创造,主 要有三条支河:官方的建筑队伍(包括一些直接作决策和策划的君王和官吏) ,民间的工匠队伍,以及文人队伍。我特别希望突出后者的作用。南方都市报:对,我也注意到,文人对建筑的作用,在你的书中有明显的体现,这似乎是前 人没怎么注意到的。你认为文人对建筑的作用在哪里?张钦楠: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通过自己的建筑活动,如上面所举的王禹偁、苏轼、朱 熹、王维和明以来的许多园林师等,树立了典范;二是通过诗词文画对建筑的刻画,描述了 它们的“意境” ,对提高我国人民的建筑文化意识起了重大作用;三是从理论上剖析建筑, 例如刘伶的“以天地为栋宇” 、韩愈写王承福“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以及王国维对诗词 “境界”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建筑)等,话虽简单,仔细品味,含义极深。可以说,文人从 理论、实践和鉴赏等方面培育了中国人的建筑审美观,从中间地位对官方和民间建筑起了重 要影响。南方都市报:在你看来, “意境”是否中西方建筑的最大区别?张钦楠:西方有些好建筑也是有“意境”的,但是总的说来,他们着重于通过物质手段(材 料、结构、雕刻等)来体现建筑意图,而

      5、中国古代建筑师则更擅长于通过一些“非物质”的 手段(例如用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呼应、建筑群体的关系、建筑尺度、比例、色彩,以及 除视觉以外的声、嗅、触觉等感受等)来创缔建筑美。典型的有中国园林中的“借景”手法 等。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是我们可以继承发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的一个重要创作途径。中 国人口众多,建设资源按人均算是很匮乏的,不可能都用西方那种物质手段来建造,相反, 吸取我们祖宗使用的“非物质手段” ,却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一个好例子是华裔建筑师贝聿 铭先生在香港设计的中国银行大楼,它建造在英国建筑师福斯特设计的汇丰银行大楼附近, 后者用厚重的钢材显示了一种刚性形象,象征了银行财大气粗的富贵形象,十分有力,贝先 生并没有抄袭他的手法,相反地,他通过轻快细削的结构塑造了一种“瘦竹”样的柔性形象。 把两栋建筑放在一起,一刚一柔,正好也体现了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特色,我每去香 港一次,总要去拜会一下,对它们欣赏赞美不已。明清建筑不是历史中最辉煌的一段南方都市报:纵观全书,可以看到,从远古时期开始一直到明代以前,中国的建筑一直与世 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甚至大大领先。但从明代开始,中国建筑

      6、出现“僵硬” 、 “保守”的趋势,是这样吗?张钦楠:我最佩服的两位学者是胡适与梁思成。胡适说中国也有多次文艺复兴,特别是唐宋 两期,而梁思成教授把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分为三个时期:豪劲(唐至宋初) 、醇和(北宋末 至元) 、羁直(明清) 。我理解为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保守主义。各种史书上都介绍,唐宋 的社会是比较开放的,经济文化也相当繁荣。明清是中国专制制度最变本加厉的一个时期, 中国自古轻视科学、轻视技术的陋习也到了顶峰。在欧洲进入文艺复兴,科学大足进步的时 期,我们却把郑和的航海资料全部烧毁,执行重农轻商、闭关自守的政策。有的外国学者指 出,明代中国本来是当时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但与西方力量的对比也从它开始转变。到清朝 “康乾盛世” ,自以为很发达,但洋炮一来,就一败涂地。这种演变过程,必然在建筑这面 时代镜子中反映出来。南方都市报:目前明清建筑包括北京故宫等,都被视为中华古建筑的精髓,但你对它们评价 似乎不高,因为“无创新性” ,是这样吗?张钦楠:长期以来,中国人能看到的古代建筑,主要是明清的,以为这就是中国传统,不知 有他。陕西有位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在西安设计“唐

      7、风”建筑,确是 打开人们的眼界。当然,明清建筑也不能全部否定。从建筑艺术和技术上,也有许多人间罕 见的杰作,它们吸取了许多前朝的建筑经验,不能说全无创新。总之,在我印象中,明清建 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但不是最辉煌的一段。然而,北京故宫毕竟是中国仅存的完整保存 的皇宫群体,在历史和文化价值上无与伦比,我们应当像保护眼珠那样地去保护它。南方都市报:你认为一直以来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评价是否恰当?人们是否过于迷信西方 建筑理论与体系,而忽略中国古代以来延续的建筑成就?张钦楠:在我看来中西文化应当互补。例如,西方人崇尚人性解放,中国儒家主张“克己复 礼” ,主张自我抑制,主张社会平衡(中庸之道) 。在今天,我们中国人应当重视发扬个性, 但也仍然不要完全废弃原来的平衡原则。我在本书中试图探讨中国的一些传统建筑观念,例 如中西对建筑“永恒”观的区别。我认为,中国把“变易”作为“永恒”的观念更符合今天 世界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固然应当克服我们传统中轻视科学、轻视技术的陋习, 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建筑理论,但也不要妄自菲薄,完全否定自己。例如我们用“非物质 手段”创造“意境”的做法,就很适合

      8、今天我们在资源短缺条件下大规模进行建设的需要。 贝聿铭先生就给我们做出榜样。我们进行现代化的学费太大了南方都市报:你觉得中国人缺乏“文化自信力”吗?你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国人如何看待中国 古代建筑和古代建筑师?张钦楠:中国人的心态似乎是“夜郎自大”与“妄自菲薄”的交替,闭关自守容易产生自大; 一旦受了打击,或在关闭后开放,就又产生自卑。我认为把中国古代建筑与建筑师与欧美的 比较,就可以看到长期以来,我们与他们不相上下,各有特色。即使是“羁直”时期,也有 很多成就。近代发生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我们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虚心学习人家的长处, 我们的复兴是指日可待的。南方都市报:作为一位有西方建筑学教育背景的建筑师,你的研究视野非常开阔,将中国古 代建筑与世界各地各个时代的建筑进行比较。你认为这样比较的意义在哪里?把不同国家、 时代的建筑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的标准又是什么?张钦楠:我作的比较是很浅薄的,但我在这种对比研究中增加了许多知识。一是看到我们的 成就,例如,同在公元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查士蒂尼大帝下令修造直径 32 米大穹顶的哈 吉亚索菲亚(建筑师是安蒂米乌斯) ,同期,北魏洛阳的灵太后,下令

      9、修造 147 米高的永 宁寺塔(建筑师是綦母怀文、郭安兴) 。一个向大跨,一个向高耸,在人类技术创造史上可 说至少不相上下。同样,在公元十世纪,占据中国北部的辽代工匠建造了像应县木塔和蓟县 独乐寺那样的经受多次大地震考验的“套框”结构,而西方要到将近两个世纪后才在哥特式 教堂中发明了类似的飞扶壁结构。这种比较,使我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历史,对被视为“黑 暗时期”的“五胡乱华”和辽金统治也有新的认识。二是比较彼此的优劣,西方最大的强处 是重视个性解放和科学思维,我们最大的强处是重视平衡和人文关怀,二者可以互补。南方都市报: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以西方文明体系构建起来的世界,建筑也一样,所有城市 看到都是西式的摩天大楼,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似乎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你对这样的状 况忧虑吗?张钦楠:我最近访问了匈牙利、捷克与奥地利,发现那里的“现代化、国际化”与我们这里许多人的理解大不相同。在那里,传统建筑(即使是很破旧的)被视为珍宝。一些被保护性 改造的广场、大街被联合国科教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在维也纳专门拜访了几个“超现代” 建筑,发现它们都与传统建筑很巧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我认为,说到底这是一个观念问 题,究竟什么是“现代化、国际化”?我们还在学习阶段,但学费实在太大了。

      《通过“人”来理解建筑》由会员lc****zq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人”来理解建筑》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