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庄子》知言观中的道

10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39347046
  • 上传时间:2018-05-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庄子知言观中的道世说新语有一则记载:“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 ”姑不论王弼的“贵无”论思想及其以老庄不及孔子的看法是否恰当,他指出了庄子哲学的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其一,言与不言的问题。庄子一方面讲“大道不称”、 “言辩而不及”,认为作为万物终极存在或本根的道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是言辩所不及的;另一方面又“申之无已”,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寓言)而言之不已。其二,知与不知的问题。庄子一方面坚决否定人的感觉和理智认识道的可能性,表现出强烈的反知主义精神;一方面又认为有所谓的至人或真人能达道、知道,具有真知。这两个问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道的言与不言问题是以道的知与不知为基础的,只有解决了知与道的问题才能解决言与道的问题。事实上,这两个问题是理解庄子哲学的关窍,达到了先秦诸子难以企及的理论高度,并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和探究。但历来注庄者在此问题上却人言人殊、莫衷一是,使问题更为纷纭眩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

      2、于脱离了文本的整体性或混淆不同篇章的内容或出于臆测私见造成的,如将齐物论中本来是知与道的认识论问题解释为宇宙论问题就是个颇为普遍的例子。因此,立足于庄子内篇文本的疏解、详细辨析其哲理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对庄子知与道和言与道问题给出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1、知与道庄子中的知首先指感性和理性认识能力及其知识内容,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对事物的彼此区别与是非判断的知识。庄子在齐物论中结合人生哲学系统地探2讨了知识的起源、性质、界限、标准和作用等认识论问题,得出鲜明的反知主义结论。关于知识的起源, 庄子写道: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齐物论) 庄子的物化观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无穷的变化之中,人一受形初生就与其它事物开始了相冲突相磨损的过程,

      3、终身忙来忙去不知道干了什么,疲惫不堪又不知道为了什么,直到生命耗尽为止。人生真是悲哀啊!人生的悲哀不在于自然的“形化”,而在于“心化”,因为“心化”是人生的迷茫愚昧状态。人生的迷昧是由于人有“成心”, “成心”即人的认识心。有“成心”就有“是非”,无“成心”就无“是非”,因此, “是非”来自于“成心”,也就是说,知识起源于“成心”。 “成心”是人人具有的,关于“是非”的知识也是人人都有的,这些知识都是实在的,是“有”。如果说没有“成心”就能产生“是非”,就象是说从“无有”中生“有”一样荒谬,是不可能的。 知与言密切相关,知需用言表达,言则用以表达知,两者都是庄子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庄子常常又从言的角度切入知的问题。 庄子道: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耶?其以为异3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齐物论) 人的言语不只是从嘴里吹出的气息,它是有知识内容的,但其所言的内容又是无法确定的,如彼此、是非之言象初生的鸟鸣般首先是自然发出的声音,可它又不能等同于鸟鸣,因为它是有意义的,但这些意义有什么样的性质呢?人言与鸟鸣真有本质的区别吗?庄子首先从言、知与

      4、事物的认识关系方面探讨了知的性质。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也,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齐物论) 语言是表达事物的,但语言能表达事物吗?语言与事物相类还是不相类?相类与不相类又构成一类,成为与所要表达的事物不同的另一类事物,也就是说语言与事物是并列的关系,不是同一关系。而语言是通过表达认识来表达事物的,认识与事物之间的状况也是如此。因此,在认识与事物、语言与事物甚至语言与认识之间都有一道鸿沟。因为一切皆变,事物、语言、认识皆变化不已,都是“特未定”的。庄子在这一段对“所言者特未定”的观点作了深刻地阐释和论证,由于“所言者特未定”是因为“所知者特未定”,所以,在此涉及到语言、认识及其对象的关系问题可归结为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问题。比如,对“始”的认识,我们可以认识到有个“始”存在,我们还可以

      5、认识到在这个“始”之前还“有”一个“未始有始”的存在, “未始有始”4既然是“有”,则又是一个“始”,而前一个“始”就已不得为“始”了, “始”的语义与“始”的存在因而就不是一致的。如此这般可无限进行下去。因此,对“始”的认识是“特未定”的。同样,对“有”和“无”的认识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有个“有”、有个“无”,我们还可以认识到有个“未始有无”的存在,既然是“有未始有无”,则“未始有无”就是“有”,可是“未始有无”的语义又是“无”,这样,在“有”、 “无”之外又有了一个“有”、 “无”。这个过程也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因此,对“有”和“无”的认识也是“特未定”的。所以,人的认识内容与其认识对象的关系是不一致的、不确定的,人的认识无法认识到事物的真相。由于认识的不确定,用以表达认识的语言内容也是不确定的。人说出的语言虽然不是无意义的自然声响,如说“始”、说“有”、说“无”,其所说都有具体的意义。但就如认识中的“有”和“无”是“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一样,人所说的语言也是“未知吾所谓之果有谓乎,果无谓乎”,也就是说,人的认识和语言能否认识和表达事物是不可知的。举凡一切空间之大小、时间之长短

      6、的认识都是相对的、不确定的、不可知的,与此有关的言说当然就更是如此。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是不可知的,作为事物的终极存在的道就更是不可知的,知与物的关系中包含着知与道的关系,因此,有关道的有无、始终等问题就不是知所能认识到的。庄子有时把不可知推向极端。 庄子写道:齧缺问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 (齐物论) 人对事物有无共同的认识、有无共同的是非标准,不可知;人能否认识事物、自己能否知道自己能否认识,不可知;物能否认识、能否被认识,不可知。不可知是绝对的、彻底的。5知的性质决定了知的界限与标准。知达不到知的对象,事物与道存在于知所及的范围之外。这样的知也没有判断其正确与否的共同准则,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一切都是相对的,虚妄的。然而,知又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能力,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作用。庄子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

      7、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知之能登假于道。 (大宗师) 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穷,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穷的知识,是有害于生命的,如此以求智慧就更加危殆了。人总是有所知有所不知,如果认识到天道之自然无为与人道之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而不去追求无涯之知,起到“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的实践作用,就是知的极盛状态。只不过,知的本质是虚妄的,因为认识要有认识对象,而认识对象却是“特未定”的,所以人的知识内容无当于认识对象,这样的知识不是真知,真知是成为真人后才具有的。 2、真知与道 真知与前述的知截然不同,两者有真妄之别。真知不是由感性和理性认识的途径所能达到的,而是以彻底排除感性和理性认识为条件的“不知之知”。关于真知, 庄6子中说: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齐物论)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为

      8、有物矣,将以生为丧也,以死为反也,是以分已。其次曰始无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无有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尻。孰知有无生死之一守者,吾与之为友。是三者虽异,公族也,昭、景也,著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 (庚桑楚) 真人的认识有不同的层次,相应有不同的内容。最高的认识是对“未始有物”的认识,也就是对无形无象的道的认识。因为道的存在超出了通常的认知范围,可以说是一种“无有”,因此,对道的认识也是无内容的,即是一种虚无,可以称之为“不知之知”。这样的认识是通过去除掉“成心”达到的,即排除一切主观因素后的认识状态与存在状态,这方面的思想构成了庄子“心斋”、 “坐忘”等方法论思想的主体内容。其次是已经有了对事物的认识但尚未对事物有所区分,关于事物的知识虽已不是虚无但还只是混沌状态,如关于“生”与“死”,虽然已有了对于生死的觉察,但生与死的界限还不存在。再次,认识中的事物虽然有了区别但还没有产生是非,如生死虽有了区别但并不以生为是而以死为非。这三个层次的认识都是真人具有的认识,尽管有高下之分,但都是“真知”,与常人的认识有根本的差别。就象楚国的昭、景、甲三氏一样,虽有远近之别但都出于公族。再

      9、低一层次的认识是产生了是非的认识,有了是非,道就被亏损了,被是非遮蔽了,好恶情感因而产生,在以生为是以7死为非的同时悦生恶死。这是常人的知识和情感,是虚妄不实的。真知的三个层次其实是在论述道的有无关系。从“未始有物”到“有物”体现了道由无到有的生成过程,也就是道显现为物的生成过程。道首先是无,其次是有,从无到有的生成不是宇宙论上的生成,而是认识论上的生成,是在知中发生的过程。道在真知中即有即无,即无即有,在有无交织中彰显其存在。但无指向道作为自在的存在,而有指向道作为知的存在,因此无优先于有,是有的本体依据。 “有封”是有在认识中的分化状态,这时有虽然已出现了分化但仍作为整体与无紧密结合在一起,还属于真知的范围。本来,道无所谓有无,有无问题是在知中存在的。从无到有以及到有的分化的次序表明道在真知中呈现出逐渐与己背离的趋势。这与其说是真人的真知在下降,真人在逐渐降为常人,真知在逐渐降为妄知,不如说是真人的真知还是一种上与道游、下以应物的人生实践哲学。 (当然,真知的三个层次还可解释为具有不同真知程度的真人,这样就不存在下降的问题了,而成为由低到高的上升过程,但也不影响这里关于有无问题的解释。 )道的有无问题也与道的知与不知问题相联系,构成了另一种道的有无关系。 庄子说:“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齐物论), “不知”即无, “然”即有;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也是知与不知的统一。首先,由于道在人的感觉和理智所及的范围之外,道是不可知的,凡是关于道的认识都是认识自身产生的幻象,无当于道的真实。所以庄子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 “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即“不知”就是知之至,就是“真知”,也可称之为“不知之知”。这是道作为无的方面。其次,道之“然”尽管不可知,但它是有,是存在,不是虚无。 庄子强调:“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齐物论),无论人的认识能否认识道,都不影响道的自在存在。8道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庄子思想的灵魂问题,而从知与言的角度论道又是其中最深邃的部分。 庄子写道: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齐物论) “小成”,真伪也;“荣华”,是非也

      《《庄子》知言观中的道》由会员l****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知言观中的道》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TA的资源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五群文通练三 科幻之美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五群文通练三 科幻之美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五群文通练二 人性救赎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五群文通练二 人性救赎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二单诗精练七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二单诗精练七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五群文通练五 革命文化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五群文通练五 革命文化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三群文通练五 人类命运共同体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三群文通练五 人类命运共同体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四群文通练五 粤港澳大湾区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四群文通练五 粤港澳大湾区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2部分半卷练10 名句名篇默写及小说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2部分半卷练10 名句名篇默写及小说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考语文通用一轮复习练习第3部分考点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通用一轮复习练习第3部分考点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1部分半卷练5 语言文字运用及小说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1部分半卷练5 语言文字运用及小说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3部分半卷练14 小说类文本阅读及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3部分半卷练14 小说类文本阅读及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半卷练19 作文及小说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半卷练19 作文及小说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基础过关训练9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基础过关训练9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三单文精练四 清气满乾坤——花鸟画的中国精神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三单文精练四 清气满乾坤——花鸟画的中国精神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3部分专题4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3部分专题4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四群文通练六 蓝天保卫战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四群文通练六 蓝天保卫战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三群文通练一 儒家思想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三群文通练一 儒家思想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专题3布局谋篇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专题3布局谋篇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二群诗通练Ⅰ群诗通练四 生死悼亡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二群诗通练Ⅰ群诗通练四 生死悼亡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习题新纪元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习题新纪元试题精选及解析

  • 2021新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突破精练第1章专题突破1识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的“6个”陷阱试题精选及解析

    2021新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突破精练第1章专题突破1识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的“6个”陷阱试题精选及解析

  • 点击查看更多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