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孔子与颜回--圣人之间的交流

67页
  • 卖家[上传人]:尘土
  • 文档编号:156613157
  • 上传时间:2020-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4M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孔子为何喜欢颜回?“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八个字,据说是孔老夫子叹惜他的学生颜回的。颜回英年早逝,几乎使孔子痛不欲生,连呼“天丧予,天丧予!”有跟随他的弟子问,老师你真的那么悲痛吗?孔夫子回答说,不为像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有怨气不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英年早逝,现在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夫子自己最喜欢的,毫无疑问的就是颜回。孔夫子为什么喜欢颜回?只要看看他是如何称赞颜回的,也就可知一个大概。在孔夫子的弟子中,颜回大概是家庭比较贫困的一个。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是自得其乐,对此,孔夫子就赞不绝口,连声说“贤哉回也”。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学习却是相当刻苦。孔子说:听我讲述而始终聚精会神不开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颜回一个(“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直到颜回去世之后,孔子还说:“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进,从未看到止步。”颜回真可谓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范了,这样的学生,大概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的,孔夫子

      2、当然不会例外。孔子从教,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死记硬背,此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第七)。在这一方面,颜回大概也做得不错。用子贡的话说,叫做“回也闻一以知十”。对于孔夫子的学问,他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一以贯之,不仅仅是举一反三了。孔子所谓的学习,其实也不仅是读书。“学而时习之”的“习”,以我之肤浅理解,有实习或践行的意思。一个“仁”字,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请孔子说得具体些,孔子就说了四个“非礼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说:我虽然愚钝,也要践行这些教诲。应该说,颜回确实做得比较到位。在他的同门中,几乎没有一个被孔子誉之为“仁”的,有人问了,孔子也答之以“不知其仁”。颜回却是一个例外,而且评价相当之高。孔子说其他人只是偶尔想到仁德而已,颜回则是长久不违仁德的,算得上是将一个“仁”字“落实到行动中,溶化在血液里”了。对于孔夫子的学说,颜回佩服得五体投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说:颜回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对他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心悦诚服的。这

      3、句话是批评还是褒扬颜回,大概谁都能够体会得出来。由此透露一个信息,对于孔子说的,颜回只会洗耳恭听,点头称是。孔夫子大概也感觉到这未必就是好事,所以曾经偷偷观察,发现他私下与别人讨论时,对孔子的话也很能发挥,于是说“回也不愚”。但也仅此而已,对孔子说的话,颜回绝对不会穷根究底,提出质疑,更不会像子路那样敢于表示不悦,甚至与之辩说,即使孔子说的话自相矛盾,也不会表示疑惑。综上所述,都是孔夫子喜欢颜回的缘由,有的顺理成章,有的不很健康。论语子罕篇第九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便是不随意猜测;毋必便是不主观武断;毋固便是不拘泥固执;毋我便是不自以为是。这“四绝”是有道理的,颜回也做得不错。在孔夫子的弟子中,以德行著称的只有三人,颜回则排第一(其余两位是闵子骞和冉伯牛),甚至被称之为“复圣”。在孔夫子的眼中,颜回或许是完美无缺的。但以我之见,颜回最大的缺点,就是孔夫子说的“四绝”(尤其是“毋我”这一条)做得太好,“克己复礼”也“克”得太过,因此失去了自我,只能成为一个复制品。颜回去世时的年龄,有说三十一岁的,也有说四十一岁的,他之所以“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没有留下足以为人称道

      4、的业绩,除了英年早逝,这个因素也不可忽略。根据孔子世家记载,老子赠言孔子,其中有两句是“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不知道这一记载是否可靠,也不知道孔子的“四绝”以及孔子喜欢颜回是否与这两句话有关,但我以为,人可以有缺点,却不可以没有自我。这一点,为人之师者尤当引以为戒。孔子与颜回: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经典的故事2018-02-01 22:41摘要: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一天,子贡找到一些粮食,让颜回在屋檐下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子贡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就去告诉孔子。孔子不相信颜回是那种偷吃的人,但也有些疑惑。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孔子问:为什么?颜回涨红脸,

      5、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子贡及自己的迟疑感到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上成长。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孔圣人可以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有多

      6、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孔子为何对颜回情有独钟?爱品读爱分享发布时间:19-03-0913:57颜回去世时,孔子对天长叹曰:“天丧予,天丧予!”孔子弟子三千,颜回的去世为何让孔子如此悲痛呢?颜回追随孔子曾有一个小故事,可以看出颜回的品行之高。因为当时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孔子学生中常有丢东西的现象,很多学生怀疑是家境贫寒的颜回所为。孔子却认为颜回不是这样的孩子,所以孔子专门用布包了一锭金子,写上“天赐颜回一锭金”,然后故意丢在颜回每天放学所经之路上。颜回捡到后,在后面加了一行字“外财不发命穷人”,并将其弃之,扬长而去。从中可见颜回的节操之高洁,这也正是孔子喜欢他的原因所在,不慕名利,在面对诱惑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淡然处之。我们且从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来看一下颜回是个怎样的人?“一箪食,一瓢饮,居陋

      7、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在孔子眼里,颜回虽然贫穷,但却能安贫乐道,修心养性。“不迁怒,不贰过,贤哉,回也。”孔子如此赞扬颜回。不迁怒是一种极高的修养,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迁移给别人,自己一吐为快,从而带给别人很大的伤害。而颜回不仅能做到不迁怒于人,而且还能做到不重复犯同一个错误。这恰恰与孔子对待错误的看法是一致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关键是不能在同一个问题上总是犯错。大家都知道,孔子的学生很多,但对孔子的思想从未怀疑过的人便是颜回。在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的时候,当其它弟子有所动摇的时候,颜回却说老师的思想很伟大,只是人们暂时不理解而已。孔子认为颜回是仁爱思想的最好践行者。颜回一生没有做官,但却努力学习,克己复礼,在孔子面前亦是毕恭毕敬,谦虚谨慎。颜回像其实在孔子看来,颜回本身就是一锭沉甸甸的金子,在安静的角落,默默绽放着自己的光芒。颜回更像一颗没经任何雕琢的璞玉,在简单快乐中让自己高洁的灵魂缓缓地飞翔,直到无人企及的高度。贤哉,回也!孔子就是颜回,颜回就是孔子?写乎发布时间:19-10-2621:00百家榜创作者

      8、,优质创作者作者:傅安平(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一直以来,我的内心就有一个疑问,据说古代文化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的修养好到没有什么痛苦的地步,即使是一生身处贫穷困苦,也没见到他对外有过痛苦的表示。要知道,连人间道行最深的“太上老君”老子都有痛苦呢,老子若不是痛苦,能骑着青牛匆匆逃出函谷关,到另一个清静世界隐居吗?这个修养比老子还厉害的人,就是颜回,或曰颜子。孔子厉害过老子的地方,在于明知不可为仍为之。而颜子厉害过孔子的地方,在于兼具了孔子和老子的长处:既陪孔子一起“为之”,又和老子一样“无为”。(孔子)(一)颜回是什么人?孔子起初在鲁国都城曲阜的阙里巷办学时,就有个学生,叫颜路,比孔子小几岁,住在陋巷里。这个颜路,后来能从孔子三千弟子中被选出来列入七十二贤,很不简单,算起来比八、九十年代考大学还难。颜路祖上是贵族,但到他时家庭早已败落,所以他在孔子办学之初,就决定跟年纪大不了他几岁的孔子学习,可见他对改变家庭状况的期望,只有身通六艺的平民才有望发达。还有,要知道在那个平民教育荒芜的年代,一个人能主动要求去上学,就相当于现在人能瞄准科技创新最前沿一样,眼光是很高的。颜路的期望通过两、三代人

      9、的努力,后来真的没有落空。(颜回)颜回就是颜路的儿子,颜回正好是在孔子开办学校的那年出生的。有这样“志存高远”又非常好学的父亲,可以想象颜回从小受到的家教,他的心志受到他父亲深深的影响,而他的父亲呢,正受着孔子深深的影响呢。颜回十三岁时,颜路就让儿子拜入孔子门下,成了学校年龄最小的学生。这时孔子办学也已十三年了,学生们开始在社会上闯出不少成绩,孔子声望日高。颜回这点年纪来到他们中间,却没有表现出一个少年人应有的调皮和天真,反而显得内向而寡言,这让孔子很是奇怪。他就试着逗这个“小学生”,然后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话意思是说,他怎么和颜回说话,颜回从不反驳他,像个笨孩子。于是孔子觉得颜回资质有限。(孔子与颜回)(二)颜回有多聪明,多乖?颜回真的笨吗?很快孔子就发现了,颜回不但不笨,而且他的领悟能力实在太强了,超过了其他学生。他用考察一般学生的思路去考察这个学生,所以起初才会看走了眼。孔子说“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他意思是说等他回过身来想想颜回私下的表现,发现颜回不但完全懂他的意思,还自己有所发挥,这个小学生一点也不笨啊,他是大智若愚。颜回的“笨”,原来只是一种保持低调,是他少年时就表现出“愿无伐善(不愿夸逞己能)”的个性追求,谦逊而恭敬。想一想也是,孔子是颜回的老师,也是颜回的父亲的老师;孔子其他的学生是颜回的同门,也是颜回的父亲的同门,处在这样的授学环境中,颜回敢不对身边的所有人表现出谦逊、恭敬吗?且不论他未入学前就受到父亲的家教,和他入学后接受的儒学文化对他的影响。颜回的德是公认的最好,“德行第一”,无人怀疑。这不仅源自孔子的屡次赞叹,也能从孔门弟子们为他办的一件事上看出来。颜回死时,因为他还是平民身份,孔子不同意违反礼法规定,为这个心爱的学生举行厚葬,但是他的弟子们这次居然罕见地都不听他的话,共同自愿出力为贫穷的颜回举行了厚葬,让颜回的父亲没有太伤心,可见颜回这个从不夸耀自己的人是多么获得

      《孔子与颜回--圣人之间的交流》由会员尘土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与颜回--圣人之间的交流》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