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结合家乡民俗文化浅谈中华农耕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7页
  • 卖家[上传人]:喜欢****点
  • 文档编号:135774545
  • 上传时间:2020-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7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结合家乡民俗文化浅谈中华农耕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一、蒲县的农耕类型我的家乡,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县境似海棠叶状。位于北纬36.3836.62,东经110.92111.38之间。从地理位置来看,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域,是典型的中国北方旱作农业。为什么这么讲呢?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农耕文明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之前。此间,人们以农业为主,政治体制一般实行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形。农耕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它是工业文明的摇篮。1在距今100008000年间,中国早期农业已形成了以栗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和以水稻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两大系统,以及与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结合的南稻北栗格局。北方的原始农耕以旱地农业为特色,这与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春秋冬三季干旱寒冷,夏季高温多雨。该区域普遍存在的黄土,持水保肥能力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所以选择

      2、对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栗。南方的原始农耕以稻作农业为特色。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多湿润,所以选择了喜水作物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 1二、蒲县农耕文明的发展历史讲到蒲县的农耕文化就不得不谈蒲县悠久的历史。蒲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石城县。(今蒲县黑龙关镇)。因此北魏对山西地区农耕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北魏前期,北方农业屡遭破坏,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开始逐渐恢复,北周武帝改革后又有发展。最初,北方、西北游牧民族内迁,对中原农耕文明的破坏较大,黄河流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有了发展,但是这使两汉时期过度开垦所导致的环境破坏的状况得到一定的缓解。随着民族大融合的发展,这些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有了改变,中原地区的农业又发展起来。新农具、新技术的推广是北方农业发展最突出的表现。马钧改进翻车,这种灌溉工具,可以节省人力;水碓、水磨等粮食加工器械也得到广泛应用;中原的新农具、新技术对边境、对南方农业发展都有很大影响。水利兴修也得到重视,曹魏时期曾在淮河流域等地筑堰穿渠,北魏孝文帝也下令修复水利,对

      3、促进北方农业恢复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河西走廊,辽东等边疆地区也都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北周初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年)废郡为蒲子县(县治今古县村)。宇文泰时期,在经济上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积极劝课农桑,奖励耕植,并相应地制定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就是将被破坏了的均田制恢复起来,使那些由于土地兼并、战乱、天灾而丧失土地,流落他乡的农民和土地重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隋开皇九年(589年),置蒲川县(县治在今城关),隋大业元年(605年),改蒲川县为蒲县。唐武德二年(619年),改为昌州。唐贞观六年(632年),废昌州,复置蒲县。隋唐时期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朱温代唐,长达326年,总特征是农耕文明的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其中,隋朝仅37年,但却是我国古代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统一全国、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仓储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继往开来,把封建农耕文明推向了新的高峰。五代时期,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属。金兴定五年(1221年)正月,蒲县升为蒲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县,并入隰川县(今隰县),至元

      4、三十一年(1294年)七月,复置蒲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隶山西省平阳府。清顺治二年(1645年),隶山西省平阳府。清雍正二(1724)改隶吉州。清雍正九年(1731年),又归隶隰州。从五代至辽、宋、夏、金、元,这个时期的总体特征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农耕文明的继续发展。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碰撞,在两者的冲突中,农耕文明走向成熟。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带有工业文明演进倾向的变异。三、蒲县的传统民俗 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与传承,蒲县儿女创造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这些民俗就是农耕文明的文化印记。蒲县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当数“四醮朝山”活动。“醮”是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祈福消灾所设的道场,(广雅所载:醮,祭也。昭明文选指出:“醮诸神,礼太乙”。而隋书中提到:“夜中于星辰之下,陈放酒脯、饼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乙,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之为醮”。意思所指“醮”就是祭神的意思,其本初的目的,是古代农民百姓对天上神佛的庇佑表示感谢,或祈求平安而举行的隆重祭典。祭典是通过道士、和尚为媒介通过一定的规程仪式

      5、与鬼神沟通,这个活动称之为“醮”。“醮”有固定的仪法,被称为“醮法”,其根据功能的不同被分为“清醮”和“幽醮”。“清醮”一般用来祈福报恩、祝国迎样、祈祷晴雨等:“幽醮”则多用来招魂摄魄、炼度施食、破狱除灾等。蒲县东岳庙的“四醮朝山”按照“斋绝科仪”来说,是属于“清醮”的范畴之内。蒲县境内四方形成“四醮”最主要的原因是源于对东岳大帝的崇拜,传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大帝”诞辰之日,每到此日,蒲县都要全民动员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历代沿裘,形成传统古庙会。据明正德八年(1513)重修东岳庙记载:“每岁三月二十八日一会,合晋地遐迩之人,相诚祈报者,肩之摩,踵之接,有如云集而雾翕;途之填,道之塞,有如蚁聚而蜂拥。”有全县乡民的狂欢节之称。2014年蒲县朝山会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蒲县朝山会东岳大帝祭祀活动,自农历三月二十日之后,拉开祭祀庆典活动序幕,到三月二十九日结束,历时十天。以三月二十八日的“四醮朝山”为活动高潮。“四醮朝山”是蒲县东岳庙行宫独有的民间朝山祭祀活动。全县按东南西北分建四醮,各醮都供奉有镇醮神,三月二十八日这天,各醮要将自己所供之神送还行宫,让其归位

      6、,以享大祭。东岳行宫“四醮朝山”起自何时尚无记载可考。现有资料记载,“四醮朝山”在清顺治十四年(1567)已是“四方香客云集”。四醮按东南西北四隅划分,各醮由若干自然村组成,一般12至15村不等。有些小村,两个村或三个村合组一个醮社,大村独立成社。各醮设1名执事总管,有1名纠首负责。各醮社轮流主持朝醮事务,每年一换,12年一轮,或15年一轮。三月二十五日,所辖醮社参加朝山的醮民都在当年主持朝醮的社村集中训练,排演朝山仪仗队形,准备祭祀用品,安排醮民衣食住行及一系列活动等。哪村主醮,费用开支由哪村村民摊派解决。主醮村从三月初一起,全村村民开始忌五辛,不准在河里洗衣服,村设人负责监督。准备朝醮献神供品十分讲究,人员挑选近乎苛刻。如磨献面,不准使用牲口,只能人工推磨,严禁女人参于操作。推磨、罗面者均由醮会纠首承担。参加磨面人员一律赤脚,挽裤腿,用黄纸封口,严禁磨面时讲话;磨道打扫干净,清水洒地,黄土垫道。三月二十日清早请神,请神时需锣鼓33面,焚香五株,将神迎至村庙正殿。凡参加朝醮人员三餐禁忌腥荤,禁忌污秽行为;禁忌亵渎语言。三月二十七为“迎菜”日,这天,12节锣鼓(每节4070人不等)在前

      7、开道,后随神楼,三桌献菜,每桌12碗,敲锣打鼓在村中转游,路过家户,其全家老少都要在门前烧香磕头,迎接神驾。迎菜事毕,将神楼送归村庙,献菜奉献神前。离东岳庙较远的做醮村,一般为三月二十六日“迎菜”,二十七日起醮,中途住一晚,二十八日朝山。三月二十八日正式起醮日。当日早八时,炮响三声,起醮启动。第一声炮响,朝山队伍开始集中;第二声炮响起程准备;第三声炮响起程。朝山队伍开始抬着神楼,打着仪仗,敲锣打鼓先在村里转一圈,然后一路偃旗息鼓前行;待进县城,队伍肃整,鼓乐起鸣,神楼威武,旗帜鲜亮,一直到东岳庙照壁广场。朝山仪仗队规模大小不等,一般为1215节锣鼓,每节4070人,仪仗若干不等,神楼每班4人,分三班轮换,随行醮友少者几百人,多者数千人。朝山醮会人员所需干粮一律统一发放,一般按所持器具发放。锣鼓手每人4个馍,其它每人2个馍;参加朝山者忌口(不准乱说乱道),禁五辛(葱、大蒜、小蒜、韭菜、生姜);抬神楼者,一律禁口,用黄表纸封口。待四醮朝山队伍到齐后,开始正式朝山仪式。民国以前,四醮常常因为争抢“第一朝山”权力而发生争斗,每年都有伤人事件发生。民国23年(1934)后,为禁止争斗事件发生,庙

      8、会纠首共同议定,在行宫大殿设置4支“朝山令箭”。各醮在二十八日汇聚后,由四醮执事总管,在行宫大殿领取令箭,各醮按领取令箭顺序,依次进行朝山。朝醮之始,先在庙前组成序列,长管喇叭在前开道,三眼炮仗示声威。一人高捧令箭引导着唢呐班、八音班组成的乐队和五彩旌旗、金瓜、铖、斧、罗伞、扇、华盖等组成的仪仗队,抬着“神楼”进入山门,直上正殿朝拜,三拜九叩之后,便挽驾殿侧。相随的威风锣鼓队(少者八班,多者几十班,每班十几人),则在东偏门入院,敲打着本醮的锣鼓点,金鼓喧天,震耳欲聋。接着进行各种表演,舞狮子、耍龙灯、打竹马,跑旱船、踩高跷、扛挠搁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幸福、全县平安。四醮朝山仪式大概持续五六个小时,仪式结束,四醮开始交待下年承办醮会事宜。承办醮村向接醮村交神楼、仪仗等朝山用器。至此朝山仪程全部结束。余兴未尽的威风锣鼓队少不了要比个高下,刹那间击鼓者做弓箭步,相对敲击;持钹、擦者,环以四周,锣声当当。围观的人里三圈外三圈,叫好的、喝彩的、鼓掌的持续不断。蒲县东岳“四醮朝山”,世代承袭,形成传统规约,一直延续到民国27年(1938)日本入侵蒲县后停止。抗战胜利后,四醮朝山重新起醮。民

      9、国27年(1948),蒲县解放后,四醮朝山活动停止。2011再度恢复。至今东岳庙中仍保存有当年朝山用过的“神楼”“伞盖”“朝山令箭”等祭祀文物。2四、“四醮朝山”的意义中国的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农耕文明的影响。农耕文明下,从上至下都有着对与神的信仰,有着明显的宗教文化特征。可以说庙会文化是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庙中有神,而庙又在人间,所以,庙是人神之间交流的固定场所,而庙会则成为了这种交流的主要时间,发挥着独特的功能。通过在网上大量查阅资料,在张宇“蒲县东岳庙会和四醮朝山3”中,他概括了三种功能。第一个功能是通过人神交流来加强信仰力量。庙会的神圣时间往往是神诞日,人们自发的想象此时的许愿比平时更为灵验,加上民间信仰中信众对于神的崇敬和祭拜更多的属于“用神”的范畴,即人神利益“交换”,人为神上香烧纸,神满足人的愿望。而且这种形式的许愿“成本”很低,仅需庙会时间前来庙里和一点点的香烛钱, 所以大多数信众乐此不疲。3这点在蒲县东岳庙会上非常明显,如许多信众跪拜祈祷的内容都是“希望神灵“求圣母娘媒”“东岳大帝赐福”等。人在庙会能时和神有一个直接对话的机会,而香就是这种直接对话的媒介,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信件、电话机-一般。其次庙会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增强社群凝聚力。我国最虔诚的民间信仰信徒大多存在于农村,而且农村的交通、信息渠道往往不如城市便捷,所以同属一个县城的两个村之间的村民交流的机会都不会很多。而庙会恰恰给平时见面不多的老相识和亲戚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蒲县庙会中经常能听到下属乡镇村落香客类似这样的对话,“大哥,你看这是多少年没见了么,娃都长这么高了? ”“是啊,得有十几年了吧。” 四醮之间也相互交流学习。这些交流加强了蒲县地区对于东岳大帝的信仰,促进了蒲县民众相互的学习和交流,增强了各区域之间的凝聚力。正如赵世瑜涉及到民间信仰对增强社会集团凝聚力作用时所

      《结合家乡民俗文化浅谈中华农耕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由会员喜欢****点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家乡民俗文化浅谈中华农耕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