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篆书名作鉴赏

9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133547172
  • 上传时间:2020-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2M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篆书名作鉴赏一、虢季子白盘(一)作品简介1.形制虢季子白盘,商周时期盛水器,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 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略呈放射形,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器口缘下部周饰穷曲纹,腹部环饰波曲纹。盘口呈圆角长方形,四面各有两个兽首,口中衔环。图1 虢季子白盘2.何为“虢季子白盘”“虢”是周代“封邦建国”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其中,西虢在宝鸡一带,虢王季之穆,改姬为季,另有南虢、东虢、北虢。“季子”:兄弟排行顺序伯、仲、叔、昆、季中“季”居末,季子即少子,如战国策中苏秦之嫂即说苏秦“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另一种解释“季”为字,“子白”为名。“盘”是商周时盛水的器皿,以匜舀水,以盘装水。虢季子白盘,即虢国的少子制作或拥有的宝盘。3.铭文虢季子白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寳盤。不显子白,壮武于戎工,经维四方。搏伐猃狁,

      2、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献聝于王,王孔加子白义。王各周庙宣榭,爰飨。王曰:“白父,孔显又光。”王赐乘马,是用左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戉,用政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二)作品赏析虢季子白盘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不仅因其历史价值,更因为她的艺术价值,其铭文确是书法艺术中的一棵耀眼明珠。虢季子白盘铭文是先秦书法代表作。其书法颇具新意,用笔谨饬,圆转周到,一笔不苟甚有情致。铭文书法的艺术性十分突出。铭文字形较大,结构严谨,笔画圆润遒丽,布局和谐,体势在平正、凝重中流露出优美潇洒的韵致。虢季子白盘铭文书法清丽,韵味风神流荡。细观文字,线条极富变化。部分字的字口稍有漫漶渗蚀,使笔画产生了类似刻画的情趣,益发增加了高古苍老之感。该盘的结字亦有奇趣,如“寶盤”“廟”“洛”“獻”“賜”等字,或欹侧,或谲诡,变化之多令人叹为观止。铭文字型较大,在现有商周青铜器铭文中,是少见的大字。结构严谨,笔画圆润遒丽,布局和谐,体势平正,用笔谨饬,圆转周到,一笔不苟,甚有情致,凝重中流露出优美潇洒的韵致。该铭文的另一主要特点体现在分行布白上,字距行距空阔,显得特别从容不迫,优游闲适。这派圆

      3、转书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图2 虢季子白盘二、中山王鼎(一)作品简介1.形制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中山王鼎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鼎为铁足刻铭铜鼎。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图3 中山王鼎2.铭文中山王鼎周身刻铭77行,计469字,是中山王十四年铸,是用以赏赐中山相賙的礼器。中山王鼎铭文字数之多,仅次於西周毛公鼎,在战国铜器中更属罕见。铜鼎铭文的风格,按近三晋文字,字体修长,匀称流美,装饰意味十分浓厚,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唯十四年,中山王作鼎,于铭曰:呜呼!语不废哉?寡人闻之,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昔者燕君子哙,睿恰夫吾长,为人宗干。于天下之勿纠,犹迷惑于子之,而亡其邦,为天下戮。而皇在于少君乎?昔者吾先考成王,早弃群臣,寡人幼童未通。智唯傅。是从天降休命于朕邦,有厥忠臣,喜克顺克卑亡,不率仁敬,顺天德以佐右寡人使智。社稷之赁臣宗之义,夙夜不懈,以道寡人。今方壮智天 其德省其行,亡不顺道。考宅唯 呜呼?折哉社稷其庶乎厥业在只寡人闻之,事如长事愚如智此易言而难行也。非赁与忠

      4、其谁能之?其谁能之?唯吾老喜是克行之,呜呼?攸哉?天其有于哉?厥邦是以寡人 赁之邦而去之游无遽惕之虑昔者吾先祖桓王、邵考、成王,身勤社稷,行四方,以忧劳邦家。今吾老喜,亲帅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奋桴振铎,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敌大邦,寡人庸其德,嘉其力,是以赐之厥命。唯有死罪,及三世,不以明其德。庸其工,吾老喜,奔走不听命。寡 惧其忽然不可得惮惮。恐损社稷之光,是以寡许之谋虑。从克有工智也。诒死罪之有,智为人臣之义也,呜呼!念之哉!后人其庸之毋忘尔邦。昔者吴人并越,越人修教,备赁五年,复吴克并之,至于今尔。毋大而毋富而骄毋众而嚣邻邦难信仇人在旁。呜呼念之哉。子子孙孙永保定之。毋替厥邦。(二)作品赏析中山王鼎铭文绮丽多姿,典雅飘逸。笔划一丝不苟,线条下垂,纤细劲秀,布局均匀。字型修长优美,重心偏上,体势秀逸,摇曳多姿,显得亭亭玉立,极富装饰趣味。文字排列参差错落,穿插自如。圆转流畅,灵动自然。字形的大小处理上,做到高度统一,宽度上一致。这样的处理使整篇作品在大小、长短、高度的完全统一,风格趋于一致。是战国晚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与其他金文相比,中山王鼎笔画精劲瘦挺,起笔和

      5、收笔均为露锋。就笔画的宽度而言,是其他铭文的十分之一,甚至于十几分之一。因为它是凿刻上去,而其他铭文是浇铸而成。镌刻技巧精熟,运刀如笔。线条刻划生动,多姿多彩。用刀的轻重起伏,得心应手。行刀节奏的快慢徐疾,灵活多变。单刀、双刀交替使用,提按分明。刀法曲直变化,方圆皆备。转折处衔接准确,变化丰富。契刻用单刀利刃,尖入尖出,更显爽利劲健。线条组合上追求粗细、轻重、虚实变化。横、竖等主笔粗、重、实,其它副笔细、轻、虚,这就使通篇文字产生了强烈的韵律感。图4 中山王鼎由于铭文不是刻在完全光洁的平面,而是刻在略呈弧度的表明,所以,纵使横竖画距离相当,拓片上也有一定的弧度。正因为这样,章法采取横竖成行的等距排列,这样的等距排列并不死板,而是规矩之中富有变化,章法浑然一体。三、石鼓文(一)作品简介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石刻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文字”。宋代郑樵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论”开始盛行,清末震钧断石鼓为秦文公时物,民国马衡断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断为秦襄

      6、公时物,今人刘星、刘牧则考证石鼓为秦始皇时代作品。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马荐”鼓已一字无存。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图5 石鼓拓展阅读石鼓歌苏轼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学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吾车既工马亦同,其鱼维鱮贯之柳。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似瘢胝,诘屈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莨莠。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与谁友。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榖。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史籀变蝌蚪。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耇。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朦瞍。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名字记谁某。自从周衰更七国,竞使秦人有九有。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六经既已委灰尘,此

      7、鼓亦当遭击掊。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公令鬼守。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二)作品赏析石鼓文书法艺术风格雄浑古朴,规严肃整。其字形结构仍有金文之遗貌。体势雍容典雅,敦厚朴实,用笔线条浑圆饱满,心平气和,笔致圆润,无明显粗细变化。其现质婉转流畅,法体端庄朴茂。方正谨严。从其用笔、结体中可窥见颂鼎、毛公鼎、大盂鼎之遗韵。石鼓文布局匀整,又趋同小篆,并与西周散氏盘恣肆率真、不拘一格之书风形成强烈对比。金文受铜器制约,其文字相对较小,难以发挥笔性,故金文率真自然,而石鼓文其字四五厘米,书写较易把控,形成其朴拙古厚之独特风格。 图6石鼓文宋拓本石鼓文体态堂皇大度、圆活奔放,气质雄浑、刚柔相济,古茂道朴而有逸气。横平竖直,严谨而工整,善用中锋,笔画粗细基本一致,有的结体对称平正,有的字则参差错落,近于小篆而又没有小篆的掏谨。在章法布局上,虽字字独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间的偃仰向背关系,其笔力之强劲在石刻中极为突出,在古文字书法中,是堪称别具奇彩和独具风神的。 石鼓文造型活泼,参差错落,继承了金

      8、文的道丽,因而其结字宽博而不松散、舒展而不狂逸,给人的视觉感受是自然浑成,天机一片,其章法上更是疏朗整齐,结体匀净茂密。用笔遒劲凝重,被历代书家视为学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晚清书画大家吴昌硕就得益于石鼓文。 图7 吴昌硕临石鼓文石鼓文上承西周金文余绪,下启秦篆的辉煌,是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上的重要里程碑。篆书经过了漫长的式微期后,在清代中叶,石鼓文如异军突起,如春风化雨般,灌溉着中国书法园地,以致篆书名家辈出,其艺术魅力迄今不衰。四、峄山刻石(一)作品简介1.简介峄山刻石,高218厘米、宽84厘米,于两面刻文,共计15行,满行15字。峄山刻石是仅存不多的小篆刻石,其小篆是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因李斯小篆盛名遐迩,碑虽倒,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2.译文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寴 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峄山刻石译文为四言韵文,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9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曾与鲁诸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祭山川之事”,其内容皆为歌颂他立国的功德,峄山刻石是他的第一个刻石颂扬其废封建立郡县的功绩。(二)作品赏析1.结体峄山刻石字体整肃匀美,图案化程度高。通篇字形横平竖直,布白整齐,笔画挺匀刚健,风格端庄严谨,一丝不苟,字的结构上紧下松,垂脚拉长,有居高临下的俨然之态,似乎读者须仰视而观。2.章法在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整齐化一、从容俨然、强健有力的艺术风范与当时秦王朝的时代精神是相统一的。这些刻文,对后世碑刻铭文书法都有一定的影响。3.结构峄山刻石线条圆润流畅。结构对称均衡,形体清瘦修长,风格精致典雅,可谓一派贵族风范。加之该碑笔法严谨,端庄工稳,临写尤其能强化手腕“提”的功能,增强“中锋”意识,因而不失为学书入门的最佳范本。图8 峄山刻石

      《篆书名作鉴赏》由会员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篆书名作鉴赏》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