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ppt课件.ppt

67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122171728
  • 上传时间:2020-03-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4M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七节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1 内容提要 概述一 细菌性食物中毒二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及霉变食物中毒 概述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2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食物中毒 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 不属于传染病 的急性 亚急性疾病 GB14938 94 3 不属于食物中毒 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如伤寒 和寄生虫病 人畜共患病食物过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4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发病与特定的食物有关潜伏期短 来势急剧 呈爆发性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性 5 门 急诊医生接诊食物中毒患者后 迅速 准确的诊断 紧急处理对症治疗 特效治疗措施样本留取和送检上报 1 2 3 4 6 一 细菌性食物中毒 7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多数 病程短 恢复快 预后好 病死率低少数 病程长 病情重 恢复慢夏秋季发病率高动物性食物是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 细 菌 性 食物中毒 8 发病机制 1 病原菌随食物进入肠道 大量繁殖 侵入肠粘膜上

      2、皮细胞 侵入固有层 被吞噬细胞吞噬 病原菌死亡 释放大量内毒素 感染型 食物中毒 9 病原菌污染食物 大量繁殖 产生外毒素 作用于小肠粘膜 水钠潴留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毒素型 混合型 两种机制均有 发病机制 2 腺 鸟 苷酸环化酶 10 中毒原因 致病菌污染食物细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加工不当未能杀灭致病菌或去除毒素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 细 菌 性 屠宰 贮运 销 温度 湿度pH 营养 食物中毒 11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急性胃肠炎反应为主 可疑食物患者呕吐物粪便 确定中毒食品查明病原体 符合食物中毒临床特征 12 一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病原猪霍乱 鼠伤寒 肠炎沙门氏菌等最适生长繁殖温度20 30 粪便或冰水中生存1 2月 食盐12 19 的咸肉中可生存75d污染食物后无感官性状改变100 时立即死亡 70 经5min可被杀死 细 菌 性 13 流行病学特点 食物种类 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畜禽肉及制品 蛋类 奶类食物中菌的来源 生前感染 宰后污染发病季节 夏 秋季多发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活菌数量多少致病力强弱个体易感性大小 14 机理及临床表现 机理 混合型 以感染型为主 临床表现潜伏期短

      3、12 14h 6h 3d 分五型 胃肠炎 类霍乱 类伤寒 类感冒 败血症发热 39 以上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病程3 5d 预后良好 病死率1 15 治疗与预防 治疗 对症治疗 补液 解痉止痛等 预防 彻底消毒 持续加热煮沸3h 肉中心部位无血水 细 菌 性 食物中毒 16 二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病原G 嗜盐菌 分布于近岸海水 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 在淡水中存活 2d 在海水中存活 47d 不耐热 56 5min 90 1min 1 食醋5min可杀灭 耐低温 20 存活11w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17 宁波发生食物中毒事件55人有症状19人中毒 宁波唐狮服饰 2006年春夏订货会 2005年8月13日在宁波南都宾馆举行 列会代表共150人均在宾馆食宿 8月14日凌晨2时有一名客人首先出现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症状 到市第一医院求诊 8月15日16时 共有55名宾客自述有类似症状 经自行服药或到医院求诊 18 中毒机理 对心脏 肝脏等器官均有毒性 可引起粘血便样腹泻 肝功能障碍等 致病性活菌 106 肠毒素 溶血素 Na Cl 水潴留 空肠 回肠淤血 糜烂 19 神奈川 Kanaga

      4、wa 试验 神奈川实验阳性 副溶血性弧菌能使人或家兔红细胞发生溶血 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 溶血带 即K 毒性菌株 耐热型直接溶血素 非毒性菌株 K 热敏型溶血素 20 流行病学特点 地区性 沿海地区 季节及易感性 7 9月 食物种类 海产品和盐渍食品 来源 海水及海底沉积物 人类带菌者的直接污染 食品容器和炊具对食品的污染 21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 48h 6 10h 临床表现 脐周部阵发性绞痛 腹泻 水样或糊样便 或洗肉水样便 恶心呕吐 回盲部明显压痛 脱水 休克及意识障碍病程2 4d 预后良好 22 诊断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 T81 1996 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细菌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4789 7 1994 血清学检验 凝集试验动物实验 快速PCR检测 临床表现 食用相关海产品史 23 治疗和预防 对症治疗 一般不用抗生素 预防措施 防止污染 控制繁殖 彻底杀灭 24 三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病原分8型 A B E F四型引起人类中毒20 25 形成芽孢严格厌氧条件下繁殖产生毒素Ph9 0或环境温度T55 时芽孢不繁殖 也不

      5、产生毒素肉毒梭菌芽孢耐热强 湿热100 5h 干热180 5 15min或高压蒸汽121 30min才能将其杀灭 肉毒毒素 嗜神经毒素 比KCN强1万倍 对人的致死量为10 9mg kg bw 不耐热 对酸稳定 遇碱分解 对消化酶稳定 偶见创口感染 25 流行病学特点 食品种类 自制谷类和豆类发酵食品来源带菌土壤 尘埃及粪便发病季节 3 5月多发 其次为1 2月地区性A型 山区及未开垦荒地B型 草原区耕地E型 湖海淤泥F型 海洋沿岸及鱼类体内 26 察布查尔 A E 27 中毒机理 肉毒毒素 消化道 血液 外周神经 肌肉接头处 植物神经末梢 颅脑神经核 乙酰胆碱释放 肌肉麻痹 神经功能障碍 28 临床表现 以运动神经麻痹症状为主 胃肠道症状少见潜伏期 3h 15d 越短则病死率越高对称性颅脑神经受损症状头痛 头晕 乏力 走路不稳眼部肌肉麻痹 咽部肌肉麻痹 颈部肌肉麻痹呼吸肌麻痹 呼吸衰竭病死率10 40 左右 29 诊断 按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 T83 1996 进行流行病学特点 冬春季发病 中毒食品临床表现 对称性脑神经受损症状实验室诊断 按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6、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方法 GB4789 12 1994 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毒素鉴定 30 治疗 对症治疗应严格卧床休息 出院后10 15d内避免体力劳动 食后4h内5 NaHCO3或1 4000KMnO4液洗胃 服泻剂并作清洁灌肠 吞咽困难者宜用鼻饲及静脉输液 呼吸困难者吸氧 及早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 根据病情给予强心剂及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等措施 31 治疗 抗毒血清及早应用多价抗毒血清 起病24h内或瘫痪发生前最为有效 静脉或肌内注射 先做皮肤敏感实验 过敏者先行脱敏处理病菌型别已确定者 注射同型抗毒血清 病程已过2d者 亦应继续注射 以中和血中残存毒素 32 治疗 化学疗法盐酸胍35 50mg kg bw d 分4 6次口服 据报道有促进末梢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 因而能改善神经肌肉传递功能 增加肌张力 缓解中毒症状 33 预后 与进食的外毒素类型 数量及治疗早晚有关 A E B早期应用多价抗毒血清治疗 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重症者病死率达30 60 死因 呼吸衰竭 心功能不全及误吸继发肺炎 34 预防措施 对食品原料彻底清洁并灭菌消毒存放环境 低温 不缺氧 可疑食物食用前彻底加热

      7、破坏毒素遇有同食者发生肉毒中毒时 其余人员应立即给予多价抗毒血清预防 1000 2000U皮下注射 每周1次 共3次对可疑创伤感染应高度重视 入院诊治 35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及霉变食物中毒 二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36 一 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定义 摄入含有天然有毒成分或在贮存过程中形成有毒物质的动物性或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37 1 河豚夺去了一位母亲的生命 2006年4月14日晨6点 宁波打工妹孙某在靠近一酒店的路上捡了一条鱼 鱼挺大鼓着肚子 在路面上还能蹦几下 午饭时间 孙某及其两岁的儿子和一个阿姨共同吃了这条鱼 孙某吃的是鱼卵 儿子和阿姨吃的是鱼肉 孙某的儿子和阿姨经灌肠洗胃脱离了危险 而孙某在15日晚因抢救无效死亡 38 河豚鱼 河豚鱼 多为热带海鱼 身体短而肥厚 身体浑圆 胸腹部大 尾部小 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 体表无鳞 毛发状小刺 39 河豚鱼中毒 有毒成分 河豚毒素无色针状结晶 微溶于水 易溶于稀醋酸对热稳定 100 7h 盐腌 日晒均不被破坏神经毒素 剧毒 毒性比氰化钾大1250倍 0 5mg毒死一个体

      8、重70kg的人中毒途径 消化道和呼吸道 40 河豚内脏 皮肤 血液 眼球均含有河豚毒素 卵巢最毒 肝脏次之 肌肉中毒素极少 新鲜肌肉可视为无毒 个别种类有毒 2 5月为河豚鱼的生殖产卵期 体内含毒素最多6 7月份产卵后 卵巢退化 毒性减弱 河豚毒素在鱼体内的含量及分布 41 河豚鱼中毒 中毒机理 河豚毒素 Na 神经传导障碍 毒素受体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呼吸中枢 血管运动中枢 42 河豚鱼中毒 中毒症状 中毒特点 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10min 3h胃肠道症状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感觉神经麻痹 口唇 舌 指尖麻木和刺痛 运动神经麻痹 抬手困难 步态蹒跚 语言不清 病死率50 左右 呼吸 循环衰竭 4 6h 43 河豚鱼中毒 抢救与治疗 无特效疗法催吐 洗胃 导泻为主常用应急措施 轻者当场催吐 用筷子或压舌板刺激咽部催吐 或口服1 硫酸锌50 200ml水溶液催吐 洗胃 立即用1 5000高锰酸钾或0 5 活性炭悬液洗胃高位清洁灌肠及口服硫酸镁导泻 44 2 毒蕈中毒 2002年8月15日 湖南中南大学教授黄某携妻子肖某和两个儿子在天童森林公园旅游 采集到约500g灰白色野生蘑菇

      9、在食用后约10min 肖某即出现恶心 呕吐等中毒症状 其他人也陆续出现同一症状 先后到李惠利医院急诊室就诊 黄某与小儿子于17日先后死亡 大儿子经全力救治脱离危险 至今身体仍有严重损害 45 蕈类 又称蘑菇 属于真菌植物 食蕈 我国约360种 条件可食蕈 加热 水洗或晒干等处理后可食 毒蕈 我国约105种 能致死的在20种左右 蕈类中毒 46 毒蕈中毒 临床分型 肝肾损害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溶血型 47 肝肾损害型 毒蕈种类 极毒 褐鳞小伞 白毒伞 鳞柄白毒伞 毒伞 秋生盔孢伞 肉褐鳞小伞 48 潜伏期 恢复期 内脏损害期 精神症状期 胃肠炎期 假愈期 10min 6h 毒蕈中毒 肝肾损害型 49 肝肾损害型 治疗 以保护肝脏为主排除毒物 催吐 洗胃 导泻特效解毒药 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保肝治疗 VC 葡萄糖 保肝药物对症治疗 镇静 解痉 纠正酸中毒 控制感染 抗休克 50 潜伏期短 0 5 4h 副交感兴奋症状 流涎 流汗 出汗 精神症状 精神错乱 幻听 幻视等 病程短 1 2d 预后好此型中毒用阿托品类药物及时治疗 可迅速缓解 毒蕈中毒 神经精神型 51 毒蕈中毒 胃肠炎

      10、型 有毒成分 类树脂物质黑伞蕈属和乳菇属的某些蕈种潜伏期0 5 6h 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 腹泻 水样便 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对症处理可迅速恢复 白乳菇 毛头乳菇 52 毒蕈中毒 溶血型 有毒成分 鹿花蕈素由鹿花蕈产生 有强烈溶血作用 有挥发性 对碱不稳定 溶于热水潜伏期6 12h 胃肠道症状 溶血性贫血 血尿 黄疸 肝脾肿大 严重可昏迷 心衰而死亡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迅速控制症状 鹿花蕈 极毒 53 二 化学性食物中毒 潜伏期短 中毒症状重 严重中毒者预后不良 病死率较高 54 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食品 食用了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 被误认为是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添加了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食品 超量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或营养素发生了化学变化的食品 如油脂酸败 等所引起的食物中毒 1 2 3 4 55 一桶辣糊汤毒倒27人 家住灵璧县浍沟镇的潘某 某日晨5时 与女儿到镇中心的一家早餐店吃早餐 饭后一起到地里干活没多久就觉得心跳加快 有呕吐的感觉 很快手部出现发紫 当天镇上很多人都发生了类似的症状 56 真凶 亚硝酸盐 当晨5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ppt课件.ppt》由会员资****亨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食物中毒ppt课件.ppt》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