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0个不得不知的心理学效应

11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81514280
  • 上传时间:2024-0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十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文:清源王晴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为什么可以坚贞不渝?为什么人们喜欢凑热闹?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莎翁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她们的爱情遭到了竭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她们分手,反而使她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心理学把这种爱情中的人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浮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这是有关爱情的一种“怪”现象。认知失调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这个颇具罗曼蒂克色彩的效应。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事实上增长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因此,人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由于人们对父母反对等恋爱阻力的心理抗拒作用,反而会使双方的感情更牢固。当这种恋爱阻力不存在时,双方却有也许分开。经历过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验的爱情,不一定能抵得住平凡生活的冲击。当爱情的阻力消失时,也许曾经苦恋的两个人反而失去了相爱的力量。二、从众心理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成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3的被

      2、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用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少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某些专门运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运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状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已经是不健康的心态了。多某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少某些盲目从众,以免上当被骗,方为健康的心理。三、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同样,向周边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因此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例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由于对方只看

      3、见你的诚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某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主线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呈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四、马太效应马太效应(atthwEffec),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样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她叫她多余;没有的,连她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6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erto)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出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一般得到更多的声望虽然她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种项目上,名誉一般予以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种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虽然所有工作都是一种研究生完毕的。”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种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

      4、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派不公的现象。社会心理学上也常常借用这一名词。五、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eoEffet,源自拉丁文laeb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映,但亦有人觉得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无论与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令仍未能完全理解。安慰剂效应于19年由毕阙博士(y . Beecher)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nopcific effets)或受试者盼望效应。一种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步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也许会令病情恶化。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o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似的措施检测出来。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olgroup),会浮现病情恶化的现象。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浮现了反安慰剂效应。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盼望。医务人员可

      5、以运用安慰剂,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当某种新药问世,评价其疗效价值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经双盲法试用后,相差不大,没有明显的差别时,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某些新药刚刚问世时,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灵丹妙药,而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热潮消失、身价下降的因素。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尚有某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剂时,也可浮现恶心、头痛、头晕及嗜睡的药物副反映,这也属于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浮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映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局限性、好注意自身的多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安慰剂效应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可以随疾病的性质、病后的心理状态、不适或病感的限度和自我评价,以及医务人员的言行和环境医疗氛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就浮现了安慰剂效应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或主线

      6、没有的现象。我们应当记住,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浮现的,大概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浮现此种效应。也正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六、盼望效应盼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尔塔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种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但愿少女可以变成活生生的真人。她的诚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后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后来美国哈佛大学专家罗森林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教师对其关注限度成正比关系。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觉得,由她们提供的“假信息”最后出了“真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权威性的预测”引起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较高盼望,就是这些教师的较高盼望在个月中发挥了神奇的暗示作用。这些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渗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所刻划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节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了神奇的“盼望效应”。其实,“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本

      7、,其理论价值远远没有得到教师们的普遍注重。我想从这个盼望效应中我们可以获得一点启示,那就是教师应予以学生更多的鼓励与盼望,还应当把这种效应用于学生身上。教师要告诉学生,她们是世界上最聪颖的一群人。让学生对自己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前程更布满但愿。在教学实际中,用看待聪颖学生的态度措施看待你所有的学生,多给她们某些积极的期待,你的学生将会越来越聪颖的。同步也给教师提个建议:但凡学生能自己办到的事,坚决不替代;课堂上能少讲的就少讲,能不讲的就不讲;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权交还给学生。那么,你还给学生的将是更美好的将来。七、霍桑效应霍桑效应(Hwhor ffct)或称霍索恩效应,来源于192年至19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其后,从927年到193年,乔治埃尔顿梅奥(eorge Eto Mayo)专家持续近年对霍桑实验成果进行研究、分析。霍桑一词源于用于实验的工厂,它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坐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的名称。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涉及外部环境影响条件(如照明强度、湿度)以及心理影响因素(如休息间隔、团队压力、工作时间、管理者的领导力)。由于受到额外的

      8、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状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的“宣泄效应”。霍桑效应的发现来自一次失败的管理研究。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种制造电话互换机的工厂。这个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员工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抱负。为探求因素,92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种由心理学家等各方面专家参与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这一系列实验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关系。这一系列实验研究中有一种“谈话实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多种意见和不满,并做具体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辩驳和谴责。这一“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多种管理制度和措施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实验”使她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八、维特效应所谓“维特效应”指的是两百年前德国大文豪歌德刊登了一部故事,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故事讲的是一种

      9、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故事刊登后,导致极大的轰动,不仅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并且在整个欧洲引起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为此,好几种国家将少年维特之烦恼列为禁书。“维特效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就像情绪上的“流感”。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某些徘徊在生死边沿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4月日,张国荣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大肆渲染。成果从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当月香港共有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长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晰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在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自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可以说,如果每一起自杀都要报道的话,恐怕整张报纸都装不完。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人自杀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固然跟中国社会转型期急剧变化,人们承受的精神和物质压力越来越大有直接的关系,自杀行为的增长,也不能所有怪罪于媒体。但是正如笔者前面所说的,媒体的自杀新闻与自杀行为的增长的确有不可回避的关联。仅仅出于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考虑,媒体也应当积极进行反思并警醒。社会可以关注自杀现象,但不应炒作自杀个案,或者把自杀“娱乐化”解决,而应当在报道中采访某些专家学者等,突出心理危机干预,从而启发公众对自杀背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九、刻板效应所谓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社会定型,是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见解。是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交往,就对某一类人产生了一种不易变化的、笼统而简朴的评价,这是我们结识她人时常常浮

      《10个不得不知的心理学效应》由会员re****.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个不得不知的心理学效应》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