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南召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收藏

编号:34731822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07.15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3-14
  
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河北省 沧州市 河间 南召 中学 2022 年高 生物 联考 试卷 解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南召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将酵母菌的线粒体DNA进行诱变,使其线粒体DNA不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 B.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有小菌落的形成 C.因为线粒体DNA对真核细胞不重要,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D.因为酵母菌对糖类的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不依赖线粒体,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参考答案: B 2. 某植物体可以完成图中的反应,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适宜条件下,该反应也可发生在试管中 B. 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 C. 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麦芽糖水解的过程 D. 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蔗糖水解的过程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水解反应可发生在试管中,只要环境条件适宜,A正确; B、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B正确; C、麦芽糖水解形成两分子的葡萄糖,而图中两分子的化合物不同,C错误; D、蔗糖水解形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D正确. 故选:C. 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从太阳光照射到植物体上开始 B. 次级消费者摄取的食物中的能量即为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D.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能量也就从无机环境输入到了生物群落 参考答案: D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从植物体固定太阳能开始,A错误;次级消费者摄取的食物中的能量包括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和其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B错误;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便进入了生物群落了,D正确。 4. 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4种碱基的比值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RNA为单链结构,不存在碱基的互补配对 D.一个tRNA只有三个碱基,且只携带一种氨基酸 参考答案: B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1、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2、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 (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3、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解:A、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4种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A错误;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正确; C、RNA为单链结构,但tRNA中存在局部双链,因此也存在碱基的互补配对,C错误; D、一个tRNA含有多个碱基,其一端的三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D错误. 故选:B.   5. 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细胞结构,其中能表现出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核仁、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液泡 参考答案: 答案:C 6.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透气纱布包扎伤口能防止厌氧菌的繁殖 B. 对板结土壤松土,有利于根系吸收无机盐 C. 慢跑等有氧运动,能防止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避免肌肉酸胀 D. 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烂根 参考答案: D A.由于氧气的存在能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所以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A正确; B.对板结土壤松土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供能,有利于根吸收无机盐,B正确 C.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C正确. D.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而不是乳酸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D错误; 答案选D 7. ch1L基因是蓝细菌拟核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对此描述错误的是                                                    (   ) A.ch1L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①②过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键打开 C.①②过程都要使用DNA聚合酶 D.若操作成功,可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 参考答案: C 8. 有人设计了一个证明植物根具有向重力生长特性的实验(如图所示):把一些湿棉絮固定  在圆形木板a和b上;把三株刚长出垂直胚根的幼苗按图示方式固定在圆形木板上;把圆形木板a垂直放在支架上,b装置按如图所示方向匀速旋转,每小时约旋转四周。两天后观察两组装置植物根的生长方向。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两装置放在暗盒内                   甲图                               乙图     A. 本实验装置放在暗盒内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B.乙图中旋转使幼苗胚根各部分所受的重力影响相同     C.圆形木板a上的三株幼苗的胚根都将向下生长     D. 该实验说明了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参考答案: 答案:D 9. 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下列对此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 D. 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参考答案: D 甲图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A正确;乙图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数目均只有甲图的一半,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B正确;丙图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和DNA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间期(G1期),C正确;丁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没有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是精细胞,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柱状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重点考查柱形图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能根据染色体:染色单体:DAN的比值和染色体含量来判断细胞可能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 10. 植物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中期有8个着丝点,则该植物细胞在下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依次是 (      ) A.8、16、16      B.16、16、16  C.16、0、16      D.8、0、16  参考答案: C 11. 被病毒感染并且自愈的机体内,机体内针对该病毒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基因启动,细胞发生凋亡 B.再次感染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识别该病毒并能分泌能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发挥作用 D.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 B 记忆细胞对抗原有识别能力,但不能分泌淋巴因子,B项错误。 12. 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  ) A.移植胚胎干细胞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B.进行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产生同卵双胎 D.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参考答案: D 略 13. 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A、SB、SC依次表示有关物质量的相对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A+SB+SC表示光合作用总量 B.SC一SA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C.光照强度从B到D点变化过程中,C3逐渐减少 D.若提高CO2浓度,则B点左移 参考答案: A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解读真正(总)光合速率、表观(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①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 ②AB段: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③B点: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称为光补偿点。 ④B点以后: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⑤C点:称为光饱和点。 注:明确最常用计算公式:净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总光合速率(O2产生量或CO2固定量)-细胞呼吸速率(O2消耗量或CO2产生量)。 1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有核膜,而醋酸杆菌没有     B.酵母菌有细胞膜,而醋酸杆菌没有     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藻细胞没有     D.黑藻细胞有内质网,而蓝藻细胞没有 参考答案: B 15.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沦不太合理的是 A.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B.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C.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D.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低,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参考答案: D 16. 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参考答案: D 17.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破坏后,可能会导致细胞代谢增强 B. 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使血浆PH保持不变 C. 内环境中无机盐、血红蛋白等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D. 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 A 【分析】 多细胞生物,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由这种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详解】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有可能导致细胞代谢增强,A选项正确;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能使血浆的pH值维持在小范围波动,B选项错误;血红蛋白位于血红细胞中,故内环境中不含血红蛋白,C选项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南召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7318223.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