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能力提升检测)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收藏

编号:3444190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7M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2-15
  
7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能力提升检测 八年级地理下册 人教版 青藏 地区 自然 特征 农业 能力 提升 检测 年级 地理 下册 人教版
资源描述: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基础过关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置与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____部,____山脉以西,____山脉—____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自然环境 (2)地形:青藏地区在____高原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米以上,是世界最____的大高原,素有“____”之称。“____,____”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____,____广布。 (3)河流:这里也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图中阴影部分是____地区,是____、____、____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____气候,冬____夏____,年温差____,日温差____,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由于海拔高,空气____,日照____,太阳辐射____。 农业及习俗 (5)高寒牧区:青藏高原是我国的____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____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原环境的____、____、____等牲畜。 (6)河谷农业区: ①分布:青藏地区气温较____,日照较____。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____谷地、东部的____谷地, 发展农业的生产条件较好,分布着____农业。 ②农业生产条件:雅鲁藏布江河谷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这里日照时间____,有利于作物的____作用;气温 ____,作物的生长期____;昼夜温差____,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因此,这里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 (7)民俗: 青藏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是____,特色美食有糌粑、____、酥油茶、____。牧民一般居住在____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____。这里重要的铁路线是____线(起点:____—终点:____)。 能力优化 2.牦牛能够适应高寒的自然环境,是因为(   ) A.善于奔跑,耐饥渴能力强 B.身体轻盈,四肢灵活 C.善于攀岩,躲避天敌 D.毛长皮厚,体矮身健 G318是一条从上海到西藏樟木长达5700多公里的国道。这条国道从现代文明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一路向西奔向地球第三极人烟罕至的荒野。读图“318国道沿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公路沿线的杭州所在的省及其简称是(   ) A.安徽省-皖 B.湖北省-鄂 C.江西省-赣 D.浙江省-浙 4.该公路穿过的四川盆地位于我国三级阶梯中的(   ) A.第三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一级阶梯 D.跨一、二级阶梯 5.下列农产品主要产自青藏高原的是(   ) A.香蕉 B.青稞 C.长绒棉 D.花生 6.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了新兴避暑旅游城市。小明计划今年暑假到拉萨去旅行,同学们给他提了很多建议:①高原地区光照强,需准备防晒物品②海拔高,气温低,需带防寒衣物③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④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为维护国土安全,在中印边境线的西藏南部地区喜马拉雅山海拔4088米的悬崖上修建拉则拉哨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拉则拉哨所所在山脉仍持续升高,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8.拉则拉哨所官兵在野外巡逻时面临的困难有(   ) ①暴雨 ②严寒 ③缺氧 ④干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青藏地区有许多山脉,冰川广布,终年积雪,其形成原因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阳光照射时间短 C.受海洋影响更大 D.海拔高,气温低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图左是黄河流域示意图,图右是甲地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图。 (1)黄河源头—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气候较温暖。 (2)图左中甲地修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图左中黄河上游乙农业区是____,它和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在乙农业区适合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农业要遵循____的原则。 (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的思维结构图。 ①____②____ (5)“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请你写一条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 素养提升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大美无言,高峻肃穆的雪山,幽深浩瀚的湖泊孕育了条条大河。高原上海拔高、气温变化大,对热量和营养的需求高,糟把、酥油茶、牛羊肉是当地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材料二: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该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促进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下图1示意塔里木盆地简图 材料三:图2示意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1)图2中甲所在区域有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____牧区,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特有畜种是____;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请任举一例____; (2)酥油茶具有滋补身体、提神解渴等功效,某公司想要进一步拓展酥油茶的销售市场,提高产品销量,请你为该公司献计献策。 (3)图2中革命圣地延安的传统民居是____;A河流的名称是____,该河最终注入(丙)____海。 (4)图2中乙所在高原显著的地表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形崎岖,石林广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5)从北京乘坐火车到包头,跨越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和第____阶梯,这条铁路干线是____线;华北平原的耕地类型是____,属于____(干湿区)区。 (6)图2中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缓解了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试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7)图1中塔里木盆地所在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塔里木河为____(填“内流河”或“外流河”),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____,人们在水源较充足的地方发展农业,形成了____农业区。 (8)西气东输工程的运输方式是____,请结合材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东输工程对输出地的有利影响____。 1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起于青海,经甘肃、陕西,止于河南,连接了清洁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中东部地区。该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替代部分煤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 材料二:青豫直流工程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青豫直流工程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____级阶梯。 (2)该工程从河南到青海经过的省区,年降水量变化的大致趋势是____。 (3)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青海省所在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土要原因是____。 (4)青海省的西北部还有被称为“聚宝盆”的____盆地。 (5)青豫直流工程止于河南,该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____,说出该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为河南及所在的中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____。(2分,答一点即可) (6)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少开空调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助推“碳达峰”和“碳中和”。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还可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有____。(答出一点即可) 1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农业发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搜集到如下青藏地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问题。 目标1:认识自然环境 (1)气温: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最暖月平均气温仅在10-18℃之间,原因是________。 (2)降水:青藏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方位)。根据青藏地区植被分布,推测其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我们可以选择___________图来验证我们的推测。 目标2:探究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农业部门与环境:青藏地区以____________(农业部门)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两点即可)。 (4)农作物、畜种与环境: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和小麦,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它们都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结论: (5)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对青藏地区农业发展提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A.发挥草场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 B.为解决粮食问题,大力发展种植业 C.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D.控制养殖数量,防止土地沙化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基础过关 1. (1) 西南 横断 昆仑 祁连 (2) 青藏 4000 高 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 积雪 冰川 (3) 三江源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4) 高寒 寒 凉 小 大 稀薄 充足 强烈 (5) 高寒 高山草甸 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6) 低 长 雅鲁藏布江 湟水 河谷 长 光合作用 低 长 大 (7) 藏袍 牛羊肉 青稞酒 帐篷 平顶碉房 青藏 西宁 拉萨 【分析】本题以青藏地区的地形图为材料,涉及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农牧业和民俗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青藏地区,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青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2)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主体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本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山峰之间高差不大,地形相对山区较为平坦,“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 青藏高原拥有众多的雪山和冰川,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印度河等等大江大河都发源在这里,图中阴影部分是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4) 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并且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的拉萨素有“日光城”之称。 (5) 青藏地区草原面积广大,畜牧业是本区主要的生产方式。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原环境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牲畜。 (6) 由于本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热量不足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但本区日照时间较长。受气温的制约,本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温度较高的谷地,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能力提升检测)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4419014.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