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 宪法知识

21页
  • 卖家[上传人]:帮你****亿
  • 文档编号:228365118
  • 上传时间:2021-12-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3.10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八章 宪法知识学习目标1.了解宪法基础知识,充分认识宪法的重要地位。2.理解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宪法的指导思想,宪法原则,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3.掌握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宪法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国家象征,宪法宣誓和国家宪法日。8.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识宪法,我们首先从宪法的词源说起。宪法一词, 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中国都不是新词,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尚书.说命说:“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意”;国语:晋语说:“赏善罚奸,国之宪法”;汉书。萧望之传也提到,“作宪垂法,为无穷之规”。 这里所说的“宪”,都是指典章、制度等行为规范。实际上“宪”和“法”是同义语,而且大多含有刑法的意思。在西方国家,“宪法”这个词的英文用语为constitution或constitutional law,来源于拉丁语constitutio,原意是组织、规定、确立,最早用于古代罗马帝国的立法中,用以表示皇帝所颁发的“敕令”“诏令”“谕旨”等,以区别于当时市民会议所通过的法律文件。在日本,18世纪的德川时代,也曾编纂过宪法部类宪法类集 等

      2、,但这里所说的宪法,也只是一般法规的意思。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把希腊各个国家的法律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普通法律,另一类是关于国家根本组织方面的法律。他主张后者是最高法,普通法律应以最高法为依据。近代意义的宪法,专指限制王权,规定国家机关权限、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确认公民权利、自由的国家根本法。19 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立宪政治影响的扩大,在一些国家出现了近代意义的宪法概念,“宪法”一词逐渐成为正式的法律用语。1898 年,中国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清政府制定宪法,实行日本式的君主立宪。1908年, 清政府颁布以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的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一词在中国成为国家根本法的专用词。当今,我们怎么来理解宪法?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法,作为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具有法律的共同特点。但它又是特殊的法,这些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在内容上不同于一般法律。它的内容在于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正如马克思所说,“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文中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

      3、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第二,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其他一般法律的立法依据。宪法中通常都对国家的立法原则做出规定,使立法机关在进行日常立法活动时有所依据,并通过自己的立法行为使宪法具体化。因此,宪法又被称为“母法”“最高法”“妈妈法”,普通法律则被称为“子法”。第三,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法律效力高于其他一般的法律,一般的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5条还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第四,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最根本的活动准则。一般法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例如,民法是调整公民和法人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法律;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刑法是关于刑事犯罪、对罪犯惩罚的法律;诉讼法是关于诉讼程序的法律等。而宪法作为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根本的活动准则。第五,宪法修改的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4 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

      4、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2.宪法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书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人权是宪法的出发点与归宿。1789 年的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提道:“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一个社会有没有宪法,评价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这个社会的成员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有保障有宪法,无保障无宪法。列宁也说过一句话:“宪法就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宪法之所以成为人权的保障书,首先是实现人权的需要。人权在本质上属于国内法管辖的问题,如果人权在一个国家内得不到根本法的确认, 实际上就很难实现。 人权只有得到法律特别是宪法的确认与保障,才能有明确而具体实现的程序与方法。宪法之所以成为人权的保障书,也是宪法本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认与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有些国家宪法确认人权历史文献,如法国宪法当年便以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作为序言,美国宪法以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修正案。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公布后,不少国家直接在宪法

      5、中加以确认。宪法只有以人权为重要内容,才能使人民真心拥护与遵守,从而具有权威性。宪法作为人权的保障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3.宪法是依法治权之法我国现行宪法从制度层面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设置了各种控制措施,以免权力被滥用而侵犯公民的权利,并且着眼于权力的规范、监督和制约,以确保人民当家做主。一方面,宪法赋予权力,把公共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监察权。司法权又分为审判权和检察权。中央和地方之间也进行权力分解。不同的权力由不同的部门行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另一方面,宪法限制公共权力,设置权力互相制约、彼此牵制的机制,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权力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天生就有被滥用的危险,“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往往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用制度监督、规范、制衡权力,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通过调整国家最基

      6、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通过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确认、保护并促进国家民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推进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8.2宪法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制宪活动,从1908年9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开始,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出现了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等宪法性文件。人民革命根据地也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和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正式制定第一部宪法(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 下简称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以来,宪法经历了3次全面修改和7次部分修改。3次全面修改分别形成1975年宪法、1978 年宪法和现行的1982年宪法。7次部分修改包括对1978年宪法的2次部分修改和1982年现行宪法的5次部分修改。下面我们来学习我国宪法的具体发展历程。1.共同纲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之际,由来自各方面的代表662人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会议于9月29日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除序言外,分为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7章60条。共同纲领是由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 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其他法律的根据。尽管共同纲领不是一部正式的完法,但在内容上、形式上,它都具有国家根本法的性质,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 年宪法在共同纲领实施的3年内,中国人民胜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造与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任务。共同纲领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需要制定一部比共同纲领更完备的正式宪法。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负责宪法的起草工作。1954年3月,毛泽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提交了中共中央拟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初稿),并将之作为起草宪法的基础。为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北京和全国各

      8、大城市组织了包括各方面的代表人士约8000人,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共提出了约6000条修改意见。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进一步修改后,1954 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宪法修改稿向全社会公布以征求意见。全国约有1.5亿人参加了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在吸纳了全国人民的合理意见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进一步进行修改,并于1954年9月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通过,决定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1954 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大会于9月20日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组成。它确认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革命历史经验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中国经验与外国经验、领导智慧与群众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为普通立法提供了原则和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4

      9、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这部宪法具有过渡性的特征,其自身对宪法的保障与监督也没有做出有效的规定。3. 1975年宪法1975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197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于这部宪法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制定的,受“左”的思想影响,加上“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致使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一些严重的错误和缺陷。4. 1978年宪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十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了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1978 年宪法没有完全摆脱“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除恢复了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和公民权利规定有所增强外,其他方面与1975年宪法相比并没有根本的变化。为了肃清极“ 左”思想的影响,解决存在的问题,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79 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两次宪法修改,但从总体上看,1978 年宪法仍未摆脱“左”的思想影响,不能适应新时期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全面修宪就提上了日程。5.1982 年宪法(1) 1982 年宪法的制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真正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领导体制和国家机构的改革,“一国两制”的构想,统一祖国的大业,等等,都提到了国家议事日程上来。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虽然经过了两次局部修改, 但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因此,必须进行彻底而全面的修改。1980年9月中共中央向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 宪法知识》由会员帮你****亿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 宪法知识》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