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第九初级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专***
  • 文档编号:259372710
  • 上传时间:2022-0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4.97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第九初级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代名士张伯驹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张伯驹7岁时被过继给其伯父长芦盐运使张镇芳当时科举刚刚废除,新式学堂方兴未艾,但张镇芳仍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他从《三字经》《千字文》等学起,自幼便展示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九岁时,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已读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更是脱口而出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公子能够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谷,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大量古体诗和音韵、戏曲论著其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

      另外,张拍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于王羲之《十七贴》,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宝森、王福山习武工学戏期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国剧学会”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现代中国最后的名士生活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漠,在他人眼中,张伯驹的言谈举止便十分“怪异”,不循常规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地拨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家庭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势力保持一段距离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好,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虽拥有偌大家业,但其生活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饮食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四个车轮而且能转就行了。

      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外号叫“张大怪”,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也许,正是这份狂狷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国外张伯驹对此深为痛惜,所以为了收集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他曾花4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贴》;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到后来,即使当他被匪徒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经他收藏的书画名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细心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靠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一生,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它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士张伯驹》)(1)下列对传记有关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张伯驹自幼喜爱京剧,曾师从名家学戏,苦下功夫,进步很快;后与梅兰芳、齐如山等人组织“国剧学会”,他在京剧艺术方面造诣很高   B.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并能摒弃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C.民国时为防止国宝流失,张伯驹债台高筑、生命堪虞之时仍坚守收藏,建国后,将名贵收藏捐给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   D.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可以自得其乐   E.本文通过记述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人生,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和展现他动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2)张伯驹作为“一代名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3)作者为什么要写张伯驹的名士圈中被朋友称为“大怪”?请简要分析。

      6分)(4)“品格”是造就“一代名士”张伯驹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请结合传主的人生经历,谈谈你的认识8分)参考答案:(1)B、E(B,逻辑错误,“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与“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再说自幼也不可能具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E,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错  (2)①他热爱国家,多才多艺,对感兴趣的事坚持执著,是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②他为人狂狷洒脱,又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富有奉献精神,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③他生性豁达乐观,恬退隐忍,“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具有强大的文化和人格力量答出一点给2分)  (3)①表明张伯驹对世俗淡漠,言谈举动不循常规,十分“怪异”;②侧面突出张伯驹不刻意追求升官发财、生活崇尚简单、为人率真单纯的性格特征;③结构上承上启下,说明他将精力多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答出一点得2分)     (4)品格:好的品性与风格会让人高尚脱俗,心有大局,面对困境时不会降格以求,而是愈挫愈勇,历久弥坚2分)①张伯驹淡泊名利,不媚流俗;②有气节,国难当头时为避免国宝外流,不惜倾家荡产,置生死于度外,③乐于奉献,建国后将价值连城的收藏无偿捐献给了国家;④文革落魄时仍乐观豁达。

      3点即可,6分)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总有一朵花为你开放叶延滨都喜欢手上有一朵花,是别人送的那一朵小花,也许是佳节的礼物,也许是你们之间的秘密,也许与别人都没有关系,只是你自己在山间小径漫步,信手从路旁的草坡上,摘下的一朵野菊,把它带进了你的房间,也就把山野的气味和色彩留在自己的身边不过,自己手上有一朵花的时间好像总是比别人手上有一朵花的时间少,因为“别人”有无数个,这是道数学题?不是心理学的题目?也不只是生活最真实的内容,只是我们忘记了安放它的位置报上有这么一段文字:“姚明对他的朋友说:生活能选择吗?永远像现在这样,我羡慕你清闲,你羡慕我有钱也许不只是姚明和他的朋友有这种互相羡慕或是互相欣赏,遇到另外的情境,手上的花会长出刺,还会是互相妒忌我们更多的不是面对姚明,因为爹妈没有给你这么一高大体魄当本钱,我们每个人更多的是面对身边的人,同事、同学、邻居以及各种圈子里的熟人在这个时候,常常会因对方手上的“那朵花”而心生羡慕,甚至心生妒忌,心生不平之怨:老天爷,怎么好事都落在他的手上!姚明对他朋友所说的话,是老实话,但不是什么真理和高论,因为那只是一枚硬币的一面只看到这一面,就自然产生羡慕甚至妒忌之心。

      这句话换一个人来看,比方我,我就这么想:有钱的姚明,这下子没办法过我这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了,我得感谢老天让我能有如此清闲的一段时光!于是我拒绝让我的钱包去和NBA的钱包打比赛,我愉快地安排这段清闲,读几本好书,写几篇文章,包括这一篇正在写作的短文这短文就是从读到姚明的话引出,我觉得姚明可爱的坦白中也有一丝不完全清醒的坦率不是手上那只篮球才是命运赐予的鲜花,上帝既然是公正而英明的,那么,他一定也在你我手上放有另一朵鲜花,也许我们眼睛盯着别人的手,而让自己的那一朵枯萎了我从这一段话,想到了关于鲜花和命运的故事看了许多二战集中营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去知晓善恶,同时也让我思索命运在集中营恶劣的现实生活中,囚徒被剥夺了一切,而党卫军则占有了一切:阳光、食物、水甚至清新的空气,这真是太不公平了,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公平都集中在这个叫集中营的地方但是在活在这个集中营里所有人的内心里,在夜晚的梦里,却是另外的两种境遇囚徒“拥有”希望和明天,这明天和希望是维系他们生命的最好礼物,梦里会有蓝天、草地、鲜花和解放者带来的阳光下的自由呼吸!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得到!而党卫军的噩梦,是绞架,是审判厅,是无休无止的追捕,只要他们活到战争结束,就实现噩梦中可怕的预言!集中营的故事有许许多多,但所有的故事,都是上面这个事实的具体化和个别演绎。

      真的,当我一次次重温苦难,我增加了对生活的信心——只要活着,永远不会被剥夺得一无所有,在手上还会有“一朵花”,只是你和我千万不要忽略了“自己手上的花”,哪怕它只是梦里的自由、铁丝网外面的绿草!下面这段话是当年集中营里一名囚徒的祈祷:“亲爱的上帝,别让我死在这里!请求你听我这唯一的一次!我要死在外面我还年轻,请让我死在外面!我还想看一眼自由!请求你,让我看一眼自由再死我知道自己不会活多久,可是,我想死在外面的草地上永远不要只会羡慕别人而忘记自己手上还有另外一朵“美丽的花”,相信命运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打开另一扇窗一定要为生活找到理由,只要活着,就别让自己手上的那朵花枯萎了,那是命运的赐予只要关注了手中的这朵花,你的生活就一定会变得不一样!19.文章从题目到正文多次提到“一朵花”,它分别有哪些内涵?(4分)                                                                                                                                                                      20.第四段中,作者说“姚明可爱的坦白中也有一丝不完全清醒的坦率”,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21.作者为什么要写集中营的事情?请简要分析。

      4分)                                                                                                                                                                      22.文章结尾,作者说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手上还有另外一朵‘美丽的花’”,对此你怎么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6分)参考答案:19.“一朵花”的内涵有:①友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