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道清淤施工组织设计.doc
69页施 工 组 织 设 计目 录第一章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2二、总体施工方案……………………………………………………4三、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安排…………………………………………8四、主要分项工程方方法……………………………………………9五、主要施工机械用量计划…………………………………………21六、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22七、施工组织机构 ……………………………………………24八、工程质量控制管理………………………………………………27九、安全生产措施……………………………………………………33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40第二章 管道疏通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47二、工程概况 47三、施工准备 47四、工期、质量及安全目标 48五、人员及机械进场计划 51六、施工工艺 51七、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5八、安全保证措施 57九 、应急保证措施 59第三章 综合单价分析计算一、综合单价报价书……………………………………………………61第一章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㈠工程位置本工程位于南陵县老城区,全长6.20km。
目前河水自净能力不足、河道淤塞、成为污染严重的一沟死水㈡本次清淤河段工程规模、数量1.河段范围(详见下图)2.计划工程数量2.1.设计工程数量根据芜湖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于2012年8月15日提供的南陵县市桥河格网图,其清淤面积为57853.10m3,清淤土方15286.70m32.2.预算工程数量2.2.1.因为淤泥深度事先很难测定,本工在带水的环境条件下测量、更不容易确切反映实际数值2.2.2.根据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当综合平均清淤深度小于0.50m时,不能动用机械清淤2.2.3.据此我们暂按清淤土方30000m3,进行资源配置,实际方量按分段积水排干后直观测量为准㈢计划工期根据本工程的规模与施工现环境条件,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我们暂按总日历工期70日历天计算,来进行资源安排,最终以业主确定的工期再进行调整㈣现场主要施工条件1.交通、运输通过城区道路,汽车可达路河交叉口,路河交叉口之间河段只能靠人力搬运2.生产用电在业主的统一协调下,计划接用当地有关单位的现有电网电源3.生产用水:河水㈤弃土堆放场根据介绍业主拟将弃土安排在后港河蚂蝗涝站西侧详见下图)二、总体施工方案㈠工程特点本工程的主特点为:战线较长、工程量较小、垃圾较多、两岸构筑物较多。
㈡主要编制依据⒈中铁芜湖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南陵县市桥河淤泥测量格网图,南陵县市桥河流域概况及整治范围图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82)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1983)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DJ338-1989)5.《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L17-1990)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SL176-1996)8..我司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㈢编制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㈣总体施工方法⒈施工机械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现场环境条件,经分析研究计划采用水力冲挖机组施工为主,辅以小型挖泥船与两栖式挖掘机2.工程分段2.1.分段的原则为尽量减少施工隔堰的数量,计划基本以桥作为段界2.2.计划分段数量本工程计划分为9段先后轮番滚动施工分段示意图如下:3.淤泥疏挖:采用NL125-20型水力冲挖机组冲挖4.淤泥输排NL125-20型水力冲挖机组可自排750m,750m以外用NL125-20型接力泥浆泵分级转排,每1级一般可输排750m。
5.积水抽排用泥浆泵抽排6.弃土场施工围堰根据现场自然地形,经挖、填土方平衡计算后,确定堰顶高程,堰顶宽一般按1.00m计算用挖掘机挖取堰内土方填筑,以增加库容量7.主要总体施工工艺流程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安排临设调运施工机械测量放样构筑施工隔堰与弃土场围堰分段先后轮番滚动施工抽排积水分段冲挖清淤接力泵分级转排弃土场排水固结单元(分段)验收三、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安排㈠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1.根据施工总体流程程序,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确保总工期在招标规定工期前竣工2.整个工程分9个施工段先后轮番滚动实施3.为缩短建设周期,工序内的工种原则采用流水作业交叉作业为确保施工连续性,综合考虑了雨季施工因素并考虑了夜间施工因素由项目生产管理部统一安排施工人员、机具设备的调度,在实际施工中,适当调整分项工程的总进度计划㈡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1.一旦承建,我单位将委派优秀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2.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工期控制网络,各工序、各环节服从总体进度安排,形成层层控制、环环相扣的制约机制,一旦发现薄弱环节,及时更新、改进施工措施,确保工程总体进度按计划实施3.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调配劳动力、机械设备、资金,避免窝工、浪费现象,加强机械维修和保养,使人力、物力、财力发挥最大效益。
4.分清主次矛盾,抓住工程施工各关键工序,保证关键工序的施工进度只能提前,不能滞后5.适时修正施工进度计划,优化缩短各关键工序的持续时间,必要时增加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工期按期竣工6.配备足够的配件,一旦损坏后能及时进行部件更换万一短期内不能修复,我单位将及时调派同类设备投入该工程施工,保证按期完工7.优化施工方案,努力提高先进的机械化施工水平,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合理安排各工序的开工期,保证各工序均衡生产㈢日历工期暂按总日历工期70日历天计,根据业主要求最终确定㈣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表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表序号项 目从 开 工 起(10天)天数1234567891011121测量放样52安排临时设施53构筑弃土区围堰84冲挖清淤及输排535竣工验收36四、主要分项工程方方法㈠测量放样⒈测量放样依据1.1.业主提供的坐标及水准点资料;1.2.业主提供的施工图及说明;1.3.有关工程测量的规范和标准⒉测量人员组织测量放样控制是贯穿工程施工过程的十分关键的工作,为此成立专门的测量放样小组,由具有理论和实际施工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全面准确地对本工程各部位进行水平位置和高程控制并提供各阶段所需的测量资料。
测量人员配置如下: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2人⒊测量仪器设备一般配置测量仪器如下表: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全站仪TS17001水准仪DS33钢尺50M24. 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校测甲供导线、水准点加密导线、水准网点施工隔堰测量放样弃土场围堰测量并库容计算分段工程量测量计算5.测量控制桩的保护施工测量人员把主要测量标志统一编号,绘制在施工总平面图上,并注明各有关相互间距离、角度关系及高程,以免发生差错在施工期内为了防止测量标志位移,各主要测量标志应设有校核保护桩,定期检测并设置明显标志加以保护,防止受到损坏㈡水力冲挖土方施工⒈冲挖清淤施工工艺流程图冲挖清淤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样安装冲挖机组铺设输泥管线冲挖造浆抽吸泥浆管道输送泥浆垃圾处理2.工作原理 模拟自然界水流冲刷原理,借助机械水力冲土,同时一条龙完成挖、装、运、卸、填、夯等多道工序即水流经水枪口形成急射水流来切割、粉碎土体,使之液化、崩塌形成泥浆再由立式泥浆泵抽吸并通过输泥管道送到指定地点堆置3.特点挖、装、运、卸、填、夯等多道工序可同时一条龙完成,工程成本低、工程质量好,对地下管线、电缆等不明障碍物不产生破坏作用,可穿越沟、河、堤、坝、道路、村庄、街道管道封闭远距离输送土方,施工无噪音,输泥区沿线无污染,施工不受天气影响,下雨天照样施工,可昼夜24小时分班作业,能确保工期。
4.开挖方法 利用高压水枪出口形成的急射水流粉碎、切割土体,使之液化、分解、搅拌成泥浆本工程具体操作方法为顺掌式开挖,即水枪与地面成一倾角,自上而下开挖这种方法水枪位于工作面的顶部,施工人员的工作条件较好,高速水流可有效地接近冲挖土体,可促使泥浆比较集中地流向输浆渠详见下图)水枪的“顺掌式”挖土示意图1—水枪挖沟的位置;2—流泥沟;3—水枪冲土时的位置;4—工作面;5—斜坡5.吸泥浆塘冲挖用高压水枪以顺掌式冲挖一个塘,将浮体与立式泥浆泵放入塘内抽吸6.输泥浆渠从冲挖面到吸浆塘顺自然地面扫冲一条输泥浆渠,让冲挖面的泥浆沿输泥浆渠流入吸浆塘7.拦污栅 在输泥浆渠的中部设一道拦污栅,以拦截泥浆中的垃圾、芦苇根、杂草等,并在拦污栅处设专人拣拾上述垃圾、杂草、芦苇根等,将其装袋送至岸边整齐堆放后,集中运至指定的埋置场8.泥浆抽吸 采用立式泥浆泵抽吸,并经管道输送到指定地点堆放,若排距超过额定排距时,则可采用接力泵分级转排吸浆机械布置如下图电机 穿杠▽泥浆面 ▽泥浆面浮体泥浆泵浮体吸浆示意图㈢接力泵分级转排⒈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样布设安装接力泵站构筑中转泥浆池铺设输泥管线构建输泥管穿障设施分级同步输排2.外排管线布置(基本以公路边布置,详见下图)3..外排接力泵级数根据规划本工程总外排距约为2~4km、计划分2~4级。
4.接力泵中转型式4.1.现场条件许可的地方构筑中转泥浆池,進行开敞式中转;4.2.现场条件不许可的地方上、下级接力泵输泥管首、尾相联直接封闭式中转5.外排输泥管线铺设安装要求5.1.应选择平坦、顺直、最短的线路,不拐死弯,一般沿道路边、河边铺设,尽量避免与公路、沟河、水渠和其他构筑物交叉5.2排泥管底的基础、衬垫物、支架牢固5.3.排泥管线的接头必须紧密、牢固,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泥、漏浆、漏水,发现泄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5.4.排泥管拐弯按现场情况,选用定型钢管弯头或橡胶软管5.5.使用过的排泥管线应经过检查,测量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后才安装5.6.排泥管线穿越公。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