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植物的生活》每节课优质教学设计汇编(含6个教学设计).doc
31页第11章 植物的生命周期第1节 种子的萌发1.通过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说出其结构及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说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3.概述种子萌发的过程4.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及分析能力重点:1.认识种子的结构2.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概述种子萌发的过程难点:1.通过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说出其结构及功能2.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展示清明时节农耕的图片,提出问题:“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为什么“种瓜点豆”要在清明节前后进行呢?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降水量逐渐增多,适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内容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一)种子的结构1.活动: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学生按照前后左右四人进行分组,并且指派小组内成员分别安排任务分发实验材料,指导学生用桌子上的实验用具,进行观察活动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形态和结构1)外部形态:观察种子外形及种皮的颜色等2)内部结构:剥去种皮,纵向剖开种子,用放大镜辨认蚕豆种子的结构。
3)沿玉米正中线用刀片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剖面,识别胚与胚乳的界限4)分别在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液,观察哪一部分被染成了蓝色,分析种子里主要储存了哪种营养物质学生观察发现,蚕豆种子的子叶变成蓝色,玉米种子的胚乳变成蓝色说明蚕豆种子的子叶和玉米种子的胚乳中都含有淀粉5)观察赤豆、花生、小麦等其他植物的种子,想一想哪些种子的结构与蚕豆种子类似,哪些种子的结构与玉米种子类似?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赤豆、花生与蚕豆种子的结构类似,小麦种子的结构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类似通过动手活动,让学生认识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多媒体展示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教师指出某一部位,让学生说出其结构名称教师出示表格,结合教材,对比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项目蚕豆种子玉米种子相同结构不同结构储存营养的结构3.提问:馒头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它是由面粉加工而成的,面粉主要是小麦种子的哪一部分经磨制加工而成的?人们吃的花生油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什么结构?师生一起总结:面粉主要是小麦种子的胚乳经磨制加工而成的,花生油来自花生种子的子叶过渡:种子的胚其实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
种子种在土壤中就能萌发吗?(二)种子的萌发1.出示资料: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但是,土壤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2.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2)作出假设:在具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3)观察教材中探究种子萌发的有关实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①在这个实验中有几个变量呢?哪组能够形成对照?②哪组种子能够萌发呢?学生讨论后回答:①有三个变量,分别是空气、温度和水1组和2组形成对照,变量是空气;1组和3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1组和4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水②1组种子能够萌发4)教师: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回答,想一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什么?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5)教师提出:是不是具备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就一定能萌发呢?教师提出以下问题:①煮熟的玉米种子播种在潮湿松软的土壤中,能萌发吗?②被虫蛀过的大豆种子会全部萌发吗?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回答:①煮熟的玉米种子胚已经死亡,不能萌发。
②被虫蛀过的大豆种子,有的胚不完整,不会全部萌发6)师生交流后,教师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①种子的胚是完整的②胚是有活力的三)种子萌发的过程1.展示豌豆种子萌发的过程,请大家以豌豆种子为例,结合教材和图片观察,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2.学生观看种子萌发的过程,思考后小组讨论与交流并回答:种子萌发时,会吸水膨胀,种皮变软随后,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根、胚芽、胚轴等中一般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接着胚轴伸长,胚芽破土而出,逐渐发育成茎和叶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升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生活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种子对人类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明确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理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1.绿豆芽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由胚的哪部分发育而成的?2.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为什么大米播种在土壤里依然不能萌发?3.小明家秋季小麦种子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地里积水,结果小麦很少出苗,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1.主要是由胚轴发育而成的。
2.大米的胚破损3.地里缺少充足的空气,所以大部分种子不能萌发第5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11章 植物的生命周期第1节 种子的萌发一、种子的结构1.蚕豆种子: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2.玉米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和胚乳二、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水→子叶或胚乳转运营养物质→胚根突破种皮→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见课件 本节课通过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实验的关键点在课上观察不到种子萌发的过程,要用课件和动画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能够正确理解这节课的重点内容第11章 植物的生命周期第2节 植物的生长1.通过观察根尖、叶芽的结构,概述其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理解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3.观察棉花生长缺乏无机盐的症状,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重点:1.根尖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2.叶芽的结构及发育3.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难点:1.观察幼根和根尖的结构2.观察叶芽的结构3.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根在土壤里生长,根冠在生长时会不断受到磨损,但不会因为磨损而消失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根尖的结构通过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内容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一)根的生长多媒体展示移栽的幼苗和大树教师:移栽植物时,根部往往会带个土坨,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保护幼根,提高成活率1.实验:观察幼根和根尖的结构(1)取出课下培养好的小麦的幼根2)两人一组观察根尖,描述根毛的形状、颜色是怎样的根尖的上面和下面有什么不同吗?推测根毛有什么作用?(3)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区分根尖的四个部位,注意比较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的不同学生观察后回答:根毛呈“茸毛”状,颜色为白色根尖的上面和下面不一样,上面长有根毛的部位只有一小段,根尖顶部光滑根毛能够吸收水和无机盐2.根尖各部分的功能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述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的特点及功能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总结:(1)根冠细胞较大,排列疏松,具有保护作用2)分生区细胞较小,排列紧密,大多数细胞中有较大的细胞核,能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3)伸长区的细胞能迅速生长,细胞中出现液泡4)成熟区的细胞停止生长,有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教师点拨:(1)根的生长主要包括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2)根冠属于保护组织,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3)成熟区能够吸收水,其内有运输水的结构——导管二)茎和叶的生长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呢?学生思考后回答: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2.教师出示不同芽的图片,提问:芽是如何分类的呢?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按着生位置不同,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教师点拨:生在枝条顶端的芽叫顶芽,生在枝条侧面叶腋处的芽叫侧芽3.观察叶芽的结构(1)取出课前准备好的枝条,小心地取下一个叶芽,用刀将叶芽从顶部向下纵向剖开用解剖针轻轻拨开叶芽,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芽的内部结构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芽的永久切片,让学生结合教材图片,认识叶芽的各部分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主学习、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归纳能力通过思考问题,了解枝条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4.多媒体展示芽的结构图,请大家阅读教材,说出各结构将发育成什么?学生回答: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教师点拨:叶芽中间部分是芽轴,包裹芽轴的是幼叶,芽轴侧面的突起,称为芽原基。
叶芽顶端分裂能力很强的细胞,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三)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1.教师:无论是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细胞体积的增大,都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追问:根与吸收水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呢?学生: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是根部吸收水的主要结构2.根吸收水的原理教师:大家在菜市场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现象,卖菜的商贩不断向蔬菜上洒水,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使蔬菜吸收水,看起来更新鲜追问:那么植物细胞为什么能够从外界吸收水呢?快速阅读教材,想一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小组讨论,结合教材回答:当根毛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当根毛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课件展示细胞吸水、失水示意图,请学生说出水分运动的途径学生:吸水时的水运动途径为外界溶液→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失水时的水运动途径为液泡→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外界溶液补充: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会失水,造成“烧苗”现象。
补救措施是大量浇水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多媒体展示给小麦施肥的图片,并提出问题:除了水以外植物体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什么物质呢?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无机盐教师:植物生活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是什么呢?学生:植物生活需求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教师:这几类无机盐对植物有什么重要作用呢?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含氮的无机盐——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植物枝叶繁茂含磷的无机盐——促进幼苗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