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通解》PPT教学课件第十一课:时间医学与生成数.ppt
18页通解第十一课:时间医学与生成数,一、时间医学,“时间医学”,新名词旧内容 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与时间规律性 1.“时间医学”的简述 万物都是有时间规律的,据此原理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的一门学科,即时间医学在生理方面: 人在一年四季中的情绪和体力变化; 昼夜之间激素水平的变化: 人体的免疫功能随季节、昼夜所发生的变化; 妇女月经周期随月亮亏园的变化等 在病理方面: 某些疾病集中;有些药物在某个时间段效果好一些;有些疾病在某个季节或某个时辰死亡率高 顺应自然,维护自身健康2.“时间医学”的原理: 素问.六节藏象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理论核心:“天人合一”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系统”,是人体的自调系统时间医学”: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以及年节律的论述 灵枢:“故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者” 伤寒论则是记载“欲解时”,一共6条条文,罗列余下: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宋9)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宋193)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宋272)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宋275)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宋291)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宋328),3.“欲解时”考证 伤寒论,存在脱简、衍文、掺杂的情况。
“读书要考证” 对“欲解时”质疑:非仲景原文 康平本伤寒论其中,宋版伤寒论经过林艺的校对,成注本与之一脉相承 王叔和本(1068年)、 金匮玉函经(1600年)、 千金翼方(目前版本已经北宋校正医书局修改) 敦煌本以及脉经没有“欲解时”纪时法”: 十二地支是“纪日”,没“纪时” 日知录:“古无一日分为十二时” 南齐书.天文志始有子时、丑时、亥时 北齐书.南阳王绰传有景时、午时景时者,丙时也 “欲解时”:南北朝年间4.“欲解时”简注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宋9) “欲”,是“将要”的意思,“解”,念jie(第三声),是“除”的意思,解除 “欲解”,就是“太阳病”将要自我调节而自愈其时间是“巳至未”,也就是上午9点到下午3点 太阳病在“巳至未”自愈? 在临床上,经方是辨证为主二、“生成数”问题,1.“恶寒”与“发热”的关系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宋7) 在外台秘要: “王叔和曰: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期内发表以桂枝,温里宜四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宋7) 此条主要辨证“表证” “阴”?“阳”?,(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关键:“恶寒发热”典型的太阳病 (2)“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本条所讲的则是外感 综合上述,“阳”与“阴”特指的是“表证”的阴阳 太阳为表证之中的“阳”,少阴是“阴” 修改一下: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太)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少)阴也抓住“常”与“变” “发热恶寒”: 太阳病?少阴病?如何区别? 夹有太阴病水饮(体质),脉象就会改变 此时,以太阴病为主,选择具有通透表里的方证 阳明病?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169)” 少阳病?小柴胡汤,“热”,就是发热 “有一份发热,就有一份生机” 正确治疗2.“生成数”的简述,“阳数七,阴数六”,是“阴”与“阳”和河图中生成数的问题 河图数理模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生”为阳,“成”为阴 “两精相搏”,有形之体,所以用“六”和“七”3.“七天自愈”规律,“阳数七,阴数六”,是表证的自愈规律。
不是绝对规律 取决:胃气、卫气(津液)、真阳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