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学思考题.pdf
6页旧石器时期1.人类发展阶段是如何划分的?第一阶段由猿到人的最初时期,大约在600 万-700万年前;第二阶段即能人阶段,大约在160 万-250 万年前; (早期猿人的代表)第三阶段直立人阶段, 大约从 180万年或 160 万年前持续到 20多万年前;(晚期猿人,过去统称猿人)最后一个阶段智人阶段,从早期智人一直到约10 万年前演化到晚期智人晚期智人的形态与现代人类基本一致2.打击石片的方法有哪几种?直接打击法A. 锤击法 : 是用石锤直接敲击石核产生石片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打下的石片,一般较薄而长,台面较小;石片角多在90─110 度之间;打击点集中, 半锥体明显; 在质地较好的石片上可清楚地看到同心波纹和辐射线等特征B. 碰砧法:是用石核直接碰击石砧产生石片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石片一般较厚, 台面较大,石片角多在 100度以上;打击点粗大而散漫半锥体浅凸或不清,一般不见锥疤C. 砸击法:把石核放在石砧上,用石锤砸击石核而产生石片的方法典型的砸击石片一般形体较小,常呈近长方形, 多无台面、半锥体和同心波纹由于打击时尾端受到石砧的反作用力,也有类似打击点的痕迹,因此,常被称为“ 两极石片 ”。
间接打击法A. 击钎法:把石核放稳固,然后用一根带尖的硬木棍或骨棒压在石核台面边缘,再用石锤打击棍棒的上端, 使打击力通过木棍传向石核,从而产生石片用这种方法剥落的石片一般较薄而长,两侧缘接近于平行; 石片的台面较小,打击点和半锥体均不甚明显;石片背面常有一条或两条纵向的棱脊,横断面多呈三角形或梯形B. 压剥法:把石核在地上放平稳并用双脚夹牢,再把一个尖端装有硬尖的 “ T” 形工具的尖部压在石核边缘, 用胸部猛压横木, 即可剥下细长规整的石片或石叶3.简述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分群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泥河湾期,河湖相沉积层 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 ,由上新世残留种剑齿虎、 爪兽、长鼻三趾马、板齿象,经变化地古老种鬣狗、犀牛、拟鼠兔、剑齿象共出,并由大量现代种象、马、犬、熊、羚羊、羊、野牛的出现这一动物群的特征如下:有第三纪的古老属种,如三趾马、剑齿虎等出现了早更新世的主要代表性动物,如三门马、板齿犀、步氏大角鹿、桑氏鬣狗、直隶狼、中国貉等有一定数量的现生种,如骆驼、羚羊、麋鹿等绝种动物所占比例较高,达93.55 %气候特点:比较凉爽的疏林草原环境中更新世:早期公王岭期, 午城黄土层;晚期周口店期, 离石黄土期。
北京人-肿骨大角鹿动物群” , 颌骨肿厚的大角鹿与第三纪残存的剑齿虎,早更新世残存种中国鬣狗、扭角羊、犀牛、纳马象、三门马共出,并以居氏河狸、洞熊、杨氏虎、梅氏犀、披毛犀、葛氏斑鹿、葛氏水牛等为特点这一动物群的主要特征如下:有少数第三纪古老属种或早更新世的代表种,如剑齿虎、三门马、梅氏犀、居氏大河狸等出现了中更新世的代表属种,如肿骨鹿、中国鬣狗、杨氏虎、洞熊、李氏野猪、德氏水牛等有相当数量的现生属种,如豺、貂、獾、竹鼠、熊猫、羚羊等这个动物群的绝种比例为63 %公王岭期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周口店期气候具有温带特点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马兰黄土层 赤鹿-最后斑鬣狗动物群” ,中更新世残存并经变化种最后斑鬣狗、大角鹿、披毛犀、扭角羊,大量现生种似浣熊貉、中华鼢鼠、普氏野马、野驴、赤鹿、北京斑鹿、普氏羚羊、诺氏驼,并以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原始牛等为特点这一动物群的主要特征如下:不见第三纪的古老属种和早更新世的代表属种有一些更新世的广布种,如披毛犀、纳玛象等主要成员中多为现生种,如野驴、野马、赤鹿、骆驼、羚羊、驼鸟等这个动物群的绝种比例为32 %气候特点比前一期寒冷和干燥华南地区广义的 “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 包括更新世早期的 “ 柳城巨猿洞动物群” 、“ 元谋动物群 ” ,由一定量第三纪残存种、较多早更代表种,绝灭种高。
气候特点为凉爽的疏林草原环境狭义的 “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 横跨更新世中、 晚期,含大熊猫洞穴种、东方剑齿象、巨貘、野獾、水鹿、虎、豹等共同种类,只是晚期由最后斑鬣狗、 晚期智人、较多现生种共出 气候特点为温暖湿润的山林环境4. 简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两大文化传统周口店第1 地点-峙峪系” (或“船头状刮 削 器 - 雕 刻 器 传统” )“匼河-丁村系”(或“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系统”)早早西侯度人东谷坨文化期中、后蓝田人北京猿人中期丁村人许家窑人晚期峙峪人、山顶洞人下川文化新时期时期1.何谓新石器?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经磨制磨光石斧及装柄方法工序而制成的,具一定形状和功用的石器人类使用新石器 ,对于过去所用的打制的旧石器而言是一个进步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以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为基本特征除了仍沿用打制石器外,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经济生活以农业或畜牧业为主,为 “ 生产性经济 ” ;制陶业发达;人们开始定居生活,并出现大规模的定居聚落2.试述新石器时代分期3.如何命名陶器?一般是比照现今与之相类似的器物名称而定,如缸、罐、杯、钵之类,但是古今生活方式不同, 名称、用途未必完全一样。
有些类似的器物在青铜时代尚在沿用,则依据青铜器上铭文的自名而定名,如鼎、簋、盉、斝、敦之类传世或实用的器物中虽没有与之相类似的,但在古文字中可以找到符合他们特征的文字,则就此取名周秦时代的墓葬中出土的不知名古陶器,由于伴随出土有简牍“遣册” ,其中列有随葬品的名称和数量,可以据此定名如上述途径都无法确定名称的,可据其形制特征而定名, 如小口尖底瓶、商代的大口尊等4.试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分布前仰韶时期考古学文化黄河流域的裴李岗、磁山、老官台、后李等文化仰韶时期考古学文化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类型等)、后岗一期、大司空、大河村文化;黄河下游:北辛、大汶口文化;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龙山时期考古学文化黄河中游:庙底沟二期文化、王湾类型、客省庄文化、南礼教类型、煤山文化、后岗二期文化等;黄河下游:山东(海岱)龙山文化;黄河上游:齐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