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耳炎讲PPT课件.ppt
26页慢性化浓性中耳炎慢性化浓性中耳炎成都中医大学护理学院成都中医大学护理学院 寇吉维寇吉维•急性中耳炎病程超过急性中耳炎病程超过6~~8周时,病变侵及周时,病变侵及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造成不可逆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造成不可逆损伤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损伤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合并存在•本病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本病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临床上以耳内长期间歇或持续流脓,命,临床上以耳内长期间歇或持续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解剖 耳可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及内耳解剖•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鼓室分为上、中、下鼓室解剖•鼓膜的六个标志:鼓膜的六个标志:鼓脐、锤凸、锤纹、鼓脐、锤凸、锤纹、锤骨前襞、锤骨后锤骨前襞、锤骨后襞、光锥襞、光锥• 鼓膜的鼓膜的4 4个象限沿锤骨柄作一假想沿锤骨柄作一假想直线,在经鼓脐作直线,在经鼓脐作一与其垂直直线一与其垂直直线右耳鼓膜后上后上前上前上后下后下前下前下病因 •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用药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用药不当。
当•2 鼻部及咽部的慢性病变鼻部及咽部的慢性病变•3 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低下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低下•4 咽鼓管及中耳内通风引流通道长期阻塞咽鼓管及中耳内通风引流通道长期阻塞 •常见致病菌致病菌为:• 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色葡萄球菌等,杆菌较多常为混等,杆菌较多常为混合感染分类 按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三型•单纯型单纯型::最常见,多因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最常见,多因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经咽鼓管感染所致染,致病菌经咽鼓管感染所致 •骨疡型骨疡型::又称肉芽型,常为重症坏死型中耳炎又称肉芽型,常为重症坏死型中耳炎所致•胆脂瘤型:胆脂瘤型:所谓胆脂瘤所谓胆脂瘤是是一种位于中耳内的囊一种位于中耳内的囊性结构,囊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除充满脱性结构,囊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除充满脱落上皮及角化物质,落上皮及角化物质,还还含胆固醇结晶,故称之为含胆固醇结晶,故称之为胆脂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病变局限于中耳鼓室粘膜;病变局限于中耳鼓室粘膜;•病理:鼓室充血、増厚、圆形细胞病理:鼓室充血、増厚、圆形细胞浸润、杯状细胞、腺细胞分泌增加;浸润、杯状细胞、腺细胞分泌增加;•临床特点:临床特点:间歇性流脓、粘脓、不间歇性流脓、粘脓、不臭、中央性穿孔、轻度传导聋。
臭、中央性穿孔、轻度传导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病变超出粘膜组织,组织破坏,深达骨病变超出粘膜组织,组织破坏,深达骨质、听骨、骨环,肉芽或息肉;质、听骨、骨环,肉芽或息肉;•临床特点:临床特点:耳持续流脓,稠、臭、出血耳持续流脓,稠、臭、出血或血丝,边缘穿孔,较重传导聋或血丝,边缘穿孔,较重传导聋;;•CTCT中耳软组织影;中耳软组织影;•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可发生各种并发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非真性肿瘤,囊性多层鳞状上皮、脱落非真性肿瘤,囊性多层鳞状上皮、脱落上皮、角化物胆固醇结晶;上皮、角化物胆固醇结晶;•临床特点:临床特点:耳长期不断流脓,奇臭,松耳长期不断流脓,奇臭,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边缘性穿孔,银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边缘性穿孔,银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CTCT::骨质破坏骨质破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右耳胆脂瘤•CTCT横断面:显示右横断面:显示右侧硬化型乳突,有侧硬化型乳突,有骨质破坏区,边缘骨质破坏区,边缘多硬化浓密、整齐多硬化浓密、整齐鉴别诊断•1 1..中耳癌中耳癌 多为鳞状细胞癌,好发于中年以上病多为鳞状细胞癌,好发于中年以上病人。
耳内有人耳内有血性分泌物及肉芽血性分泌物及肉芽病人多有长期耳病人多有长期耳流脓流脓,,内有新生物,触之易出血影像学检查常内有新生物,触之易出血影像学检查常可发现局部骨质破坏可发现局部骨质破坏• 2 2..结核性中耳乳突炎结核性中耳乳突炎 起病隐袭,耳内脓液稀起病隐袭,耳内脓液稀薄,鼓膜可为紧张部中央或边缘性穿孔,乳突薄,鼓膜可为紧张部中央或边缘性穿孔,乳突X X线线拍片提示骨质破坏或死骨形成拍片提示骨质破坏或死骨形成对肉芽组织进行对肉芽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或取分泌物涂片、培养、动物接种,,或取分泌物涂片、培养、动物接种,多数可确诊多数可确诊治疗 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以及恢复听功能畅引流、以及恢复听功能•病因治疗:及时治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促病因治疗:及时治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促使鼓膜愈合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使鼓膜愈合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 如慢性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腺样体炎、慢性鼻窦炎等扁桃体炎、慢性腺样体炎、慢性鼻窦炎等•局部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局部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1)(1)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
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①①鼓室粘膜充血、水肿鼓室粘膜充血、水肿、脓液时,、脓液时,抗生素抗生素水溶液水溶液、、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混合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混合液滴耳如液滴耳如%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液、%氯霉素%氯霉素液等•②②炎症消退,中耳潮湿者可用酒精甘油制炎症消退,中耳潮湿者可用酒精甘油制剂,如剂,如3 3%硼酸酒精%硼酸酒精治疗• (2)(2)骨疡型骨疡型1)1)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注意定期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注意定期复查2)2)中鼓室肉芽可用中鼓室肉芽可用1010%~%~2020%硝酸银%硝酸银烧灼烧灼或或以以刮匙刮除刮匙刮除,,中耳有蒂息肉可用圈套器摘除,中耳有蒂息肉可用圈套器摘除,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3)3)引流不畅或疑有引流不畅或疑有颅内外颅内外并发症者,须行并发症者,须行乳突乳突根治手术根治手术尽可能重建中耳传音结构尽可能重建中耳传音结构治疗•(3)胆脂瘤型:尽早行乳突根治术,清胆脂瘤型:尽早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除病灶,预防并发症 •乳突根治手术目的在于:乳突根治手术目的在于:•①①彻底清除鼓室、鼓窦及乳突腔内的胆脂彻底清除鼓室、鼓窦及乳突腔内的胆脂瘤,肉芽、息肉以及有病变的骨质和粘膜瘤,肉芽、息肉以及有病变的骨质和粘膜等。
等•②②重建听力术中尽可能保留与传音功能重建听力术中尽可能保留与传音功能有密切关系的中耳结构,如听小骨、残余有密切关系的中耳结构,如听小骨、残余鼓膜、咽鼓管粘膜,乃至完整的外耳道及鼓膜、咽鼓管粘膜,乃至完整的外耳道及鼓沟等,并在此基础上一期或二期重建听鼓沟等,并在此基础上一期或二期重建听力•③③力求干耳力求干耳三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鉴别诊断护理诊断及问题•1 舒适受损 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流脓有关•2 感知紊乱:听力下降 与鼓膜穿孔,鼓室肉芽等破坏听小骨有关•3 焦虑 与病情反复及对手术不了解有关•4 潜在并发症: 颅内、外感染,面瘫等•5 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 1 遵医嘱正确使用滴耳剂、滴鼻剂遵医嘱正确使用滴耳剂、滴鼻剂•2 2 术前及术后护理术前及术后护理•3 3 健康指导健康指导•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病耳朝上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病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入药液3 3~~5 5滴然后以手指轻轻按捺耳屏滴然后以手指轻轻按捺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5 5~~10min10min后方可变换体位。
使滴耳药液温度尽后方可变换体位使滴耳药液温度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1 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于中耳局部可引起内耳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于中耳局部可引起内耳中毒,忌用一般不主张用粉剂,因粉剂可堵塞鼓毒,忌用一般不主张用粉剂,因粉剂可堵塞鼓膜穿孔,妨碍引流,甚者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尽膜穿孔,妨碍引流,甚者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尽量避免滴用有色药物,以免妨碍局部观察中耳量避免滴用有色药物,以免妨碍局部观察中耳腔内忌用含酚类、砷类腐蚀剂腔内忌用含酚类、砷类腐蚀剂•2 鼓室成形术后鼓室成形术后3个月内,耳内有少量渗出液短个月内,耳内有少量渗出液短期内不游泳,洗头用干棉球塞住外耳道期内不游泳,洗头用干棉球塞住外耳道•3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