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文学类考研资料之英美文学史串讲.pdf
22页北师大“远离尘嚣”学长资料北师大“远离尘嚣”学长资料 ::16617320921661732092 1 / 22 英美文学复习要点英美文学复习要点 ◆《贝奥武甫》◆《贝奥武甫》 ★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是流传至今的早期英雄史诗中最完整的一部它大约在公元七、八 世纪之间写成 史诗叙述了丹麦王赫罗斯加的英勇事迹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入水斩妖、 登山屠龙、 临危不惧、 勇敢异常的氏族英雄他不但英勇无比,而且见义勇为、大公无私、慷慨仁爱、勇于自我牺牲,集中地体现了 部落人民关于英雄的理想诗中人物性格的刻画相当鲜明,结构也十分严谨,选材集中,层次分明,语言富于 形象的比喻 ◆“罗宾汉谣曲”◆“罗宾汉谣曲” ★除了长篇的英雄史诗, 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的民间还流传着短篇的歌谣 有些歌谣不写理想的封建骑士和君 主,而着力塑造来自下层的人民喜爱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英国的“罗宾汉谣曲” 英 国的“罗宾汉谣曲”是以绿林好汉罗宾汉为中心的一组作品罗宾汉可能是 12 世纪的一个真实人物,14 世纪 时已经流传许多关于他的歌谣有人做了记录,15 世纪甚至产生了一首长篇的叙事诗《罗宾汉事迹》 。
这些歌 谣描写的罗宾汉本是一个自由农民, 因得罪官府而逃至舍伍德森林, 他最善射箭, 经常与伙伴们一起劫富济贫 诗中还描写他与诺丁汉郡的郡官和吉士朋的骑士盖伊之间的斗争罗宾汉勇敢、机智、幽默,经常让他的敌人 吃亏但是,他也虔信宗教,尊重国王罗宾汉的形象已经为世界人民所熟悉 ◆“大学才子派”◆“大学才子派” ★指 16 世纪 80 年代英国出现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剧作家 他们致力于英国戏剧改革, 把戏剧艺术提升到了 一个新高度 这些剧作家大都在牛津或剑桥受过人文主义教育, 而且精通古代的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学, 然后从事在当时被视为并不十分光彩的戏剧行业他们将各种影响融为一体,而创作出结构严谨、情节生动、 诗意盎然的剧作、他们对于戏剧形式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创造出复仇悲剧、浪漫喜剧和历史剧等多种戏 剧形式这些剧作家包括约翰·李利、罗伯特·格林、克利斯托弗·马洛、托马斯·基德其中以马洛最为重 要,他的著名作品是三部悲剧: 《帖木尔》 《马尔他岛的犹太人》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总之,这些作家的 倾向并不相同, 但都对英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不同的方面为出现莎士比亚这样的伟大作家做好 了准备。
◆《亨利四世》◆《亨利四世》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取材有所依据, 但并不拘泥于历史事实, 主要是借历史题材来表现作者的人文主义政治思 想,也就是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的思想 《亨利四世》上篇和下篇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历史剧剧作谴 责封建贵族的叛乱,肯定亨利王平定暴乱、统一国家的功绩亨利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但他本人就是个篡位 者,在道义上不符合人文主义的理想剧中,莎士比亚描写了亨利太子从一个浪子转变为贤明君主的过程,从 而提出了一个观点:可以通过道德改善的途径,把封建君主改造成符合人文主义理想的国王在《亨利五世》 中,莎士比亚就塑造了一个公正无私、执法严明、体察下情、宽宏大度的理想国王的形象 《亨利四世》还塑 造了一个胖骑士福斯塔夫的形象他从旧营垒中分化出来,混进市民社会,在这个“市侩得志的时代” ,学会 了浑水摸鱼,随机应变他酗酒、嫖妓、打劫、敲诈,无所不为,但是幽默、机智、乐观而并不招人讨厌这 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莎士比亚笔下一个成功的喜剧形象 ◆《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比较重要的一部作品 威尼斯大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去贝尔蒙特求婚, 向 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三千元钱。
借据到期, 安东尼奥还不出债来 夏洛克便向法庭控告, 非要照契约执行, 割安东尼奥胸前的一磅肉不可在剧中,真诚的爱情、无私的友谊,与夏洛克的吝啬、贪婪、冷酷、残忍形成 北师大“远离尘嚣”学长资料北师大“远离尘嚣”学长资料 ::16617320921661732092 2 / 22 尖锐的对立 夏洛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形象 莎士比亚对他的吝啬、 贪婪、 残忍的本性进行揭露和讽刺, 但是, 对他作为一个受歧视的犹太人的遭遇又有所同情对于安东尼奥,莎士比亚则加以理想化,把他写成一个慷慨 无私、正直善良的人物剧中的鲍西娅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写得比较出色的一个女性形象她不但追求爱情 自由, 而且深明大义, 才智超群 当一大群贵族男子面对夏洛克的固执和残忍束手无策时, 她一举击败夏洛克, 终于使正义声张,使邪恶败阵,因而显得光彩照人 ◆“◆“福斯塔夫福斯塔夫”” ★莎士比亚笔下最出名的喜剧人物之一,出现在《亨利四世》等剧中就出身说,他是一个破落的封建贵族, 在他身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寄生生活的特点:好酒贪杯,纵情声色同时,他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市民社会 过渡的时期, 他没有新兴市民阶级的进取心, 却染上了他们的愉快乐观和自我享受, 他利用拍马、 吹牛、 逗笑、 取乐来谋取生活。
莎士比亚通过一系列难忘的喜剧场面, 塑造出这样一个从封建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时期的寄 生者的典型作品通过描写他的生活背景,也写出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就是有名的“福斯塔夫式背景” ◆“四大悲剧”◆“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要内容是揭示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与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 以及理想的幻灭 这些悲剧以 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典型形象和精湛的戏剧技巧,登上了世界剧坛的顶峰,也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 精华在这些悲剧作品中,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与现实社会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的基础剧本表 现出严峻的社会批判倾向 剧中塑造了一批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正面人物, 描写了他们所代表的社会先进力量 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所发生的悲剧性的冲突,描写了他们的斗争、毁灭和道义力量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 是《哈姆莱特》 《奥瑟罗》 《李尔王》和《麦克白》 ,合称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奥瑟罗》◆《奥瑟罗》 ★莎士比亚于 1604 年所写的一部悲剧, 取材于意大利小说 奥瑟罗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形象 他是摩尔人, 曾在战场上出生人死,建立了赫赫武功当他获得苔丝狄蒙娜的爱情之后,半生的颠沛生活好像找到了归宿。
他觉得自己很幸福,有妻子忠贞的爱情,有下属真诚的友谊,而这也正是人文主义理想的人世间真诚关系的体 现伊阿古利用了奥瑟罗的单纯和轻信,煽起了他的忌妒心,使他对苔丝狄蒙娜的贞节发生了怀疑对奥瑟罗 来讲,苔丝狄蒙娜的不忠,就是理想的破灭为消灭祸根,他掐死了自己的妻子,铸成了千古遗恨奥瑟罗的 悲剧,是一出理想破灭的悲剧其中苔丝狄蒙娜是一个符合人文主义理想的女性形象而伊阿古是文艺复兴时 期出现的那种冒险家野心家的形象,居心险恶而伪装诚实 ◆《李尔王》◆《李尔王》 ★《李尔王》写于 1605 年,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李尔王和他三个女儿的故事是一则古老的不 列颠传说 莎士比亚用这一传说写出一部包含着深刻内容的社会悲剧, 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了一个动荡激变的时 代, 揭示了它残酷阴暗的一面 在这个剧本中, 莎士比亚描写了一系列人物的厄运, 包括李尔、 他的两个大臣、 他的弄臣,加上考狄利娅,有六个人遭到这种被剥夺、受驱逐的迫害他们的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时代 里由于被剥夺而流落成灾民的普遍性 剧本描写了这样一个从上到下都是深重灾难的罪恶世界 莎士比亚在这 部大悲剧中写出了时代的残酷性, 但是他并没有对人文主义的理想失去信心, 因此在剧中塑造了一系列与利己 主义者对立的正面形象,他们体现了仁爱、忠诚、信义等人文主义的理想,其中最突出的人物是考狄利娅。
莎 士比亚对这个人物着墨不多, 然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们常常把她看作莎士比亚笔下最动人的理想人物之 一 ◆《麦克白》◆《麦克白》 ★在创作 《李尔王》 的同年, 莎士比亚还写了另外一部重要作品 《麦克白》 剧本取材于荷林西德的 《编年史》 , 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篡夺王位的故事悲剧的主题是谴责统治者个人野心的罪恶悲剧开始时,麦克白是一个 北师大“远离尘嚣”学长资料北师大“远离尘嚣”学长资料 ::16617320921661732092 3 / 22 武艺高强、忠于君主的将领,他内克叛军,外御强敌,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英雄,虽有野心而潜伏不露当 他的夺取最高权位的野心勃发之后,便开始走上堕落的道路莎士比亚以心理描写巨匠的手笔,深刻地刻画了 麦克白内心善与恶的激烈搏斗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他一而再, 再而三地杀人, 成了血腥的暴君 与此同时, 他也逐步地丧失天良他的手段越来越残忍,内心也变得越来越冷酷,越来越空虚,越来越绝望,以致没有一 点可以支撑自己的精神力量最后众叛亲离,受到应有的惩罚这部悲剧中对个人野心的批判说明莎士比亚对 专制君主制的态度已有变化他在早期创作中拥护专制制度,但是随着现实中的王权越来越趋向反动,莎士比 亚也看到了君主制本身的弊病,对君主制度本身表示了怀疑。
◆《暴风雨》◆《暴风雨》 ★莎士比亚晚期创作又恢复了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念, 重新探索实现这一理想的道路, 幻想以调和的乌托邦的方 式来解决矛盾,实现理想同时,专制王朝的反动统治日益森严,再写那种揭露性批判性很强的悲剧作品已经 不大可能 所以 1608 年后, 莎士比亚不再写悲剧而写了一系列传奇剧: 《辛白林》 《冬天的故事》 和 《暴风雨》 在这些剧本中,主人公先遭难后幸福,解决矛盾的办法往往是一些偶然的因素,甚至是魔法的力量这些因素 使敌对的双方互相宽恕,互相和解,最后达到了圆满的结局 《暴风雨》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剧中主人公 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篡夺了爵位他用魔法让仇人看到自己的罪行而悔过自新,最后,兄弟俩 重新和好这部作品对现实中存在的罪恶仍然有所揭露,对人类的未来、人类理性和智慧的力量的描写,说明 莎士比亚又坚定了自己对人文主义思想的信念,但是他把希望寄托于道德改善、恶人良心悔悟之上,妥协和解 的调子占了上风 ◆莎士比◆莎士比亚戏剧分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亚戏剧分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时期,从★第一时期,从 15901590 年到年到 16001600 年,这是莎士比亚从思想到艺术逐渐成熟,并且取得初步成就的时期。
年,这是莎士比亚从思想到艺术逐渐成熟,并且取得初步成就的时期也有 人根据莎士比亚写作体裁上的特点,把这一时期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写出了《亨利四 世》和《亨利五世》等历史剧 9 部, 《仲夏夜之梦》 、 《威尼斯商人》 、 《第十二夜》等喜剧 10 部和《罗密欧与朱 丽叶》 、 《袭力斯•凯撒》等悲剧 3 部早期创作充满愉快的浪漫色彩莎士比亚早期的历史剧取材于 13 世纪初 到 15 世纪末的英国史实,鲜明的表达出人文主义的政治历史观点:反对封建诸侯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 专制制度在他的优秀历史剧中,莎士比亚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众多的人物和广阔的场面,再现出 14、15 世纪的英国历史和当时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 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 主要是正面宣扬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 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等,力求摆脱宗教禁止欲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16011601- -16071607 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该时期一般称为“悲剧时期” ,共写出《哈姆莱特》 《李尔王》等 悲剧 7 部、 《一报还一报》等喜剧 4 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揭露批判的力量得到加强了,剧作的情调和风格 也发生变化, 带上了悲愤沉郁的色彩。
面对现实的变化, 莎士比亚看到英国社会并不像他先前幻想的那么美好, 现实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使他产生了悲观的思想,同时也迫使他抛弃幻想, 勇敢地面对现实,越来越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