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年级数上第三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36552375
  • 上传时间:2024-03-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2M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册第三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中心小学 畅娜     第一个方面: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作出角,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数学思考: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认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发展空间观念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会画角、数角,体会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情感与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内容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中规定了本学段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主要包括: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第二个方面:教材特色    教材编排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引入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室一项重要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编写体例:教材在编排上,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动手操作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材先从情境图引入,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初步感知角,从而引出角的概念,接下来提供实物图,加深对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说说哪些东西都有角,使学生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内容结构:第三单元的内容有: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会画角,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1、知识的横向整合这部分教材包括的内容有:初步认识角、画角和数角,教材中先安排了生活情境图及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有角,角是有大小的,切实体验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看事物,体会角的数学价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2、知识的纵向整合    本单元是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图形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也将为以后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由表面到本质,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知识链,这样学生学起来也就轻松了很多第三个方面:教学建议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具体实物,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一样的,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轴对称与镜面对称,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结合实际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的要求角和直角本册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了关于角和直角的其他知识,将在以后的教材中进一步学习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

      例如:知道学生在画角的时候,教师应说: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而不应说成:“从一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斜着画一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评价:    1、课堂表现    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我会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我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2、知识掌握    知识只有掌握的扎实,才能应用的准确,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会知识的情况采用“奖励”的方式,从作业和测评两方面进行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评结果分笑脸、优秀、阅三个方面进行评比,同时,写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找到这么多小秘密,真棒!你的回答令老师感到特别满意,无可挑剔你的答案正像老师想象的一样,将来你一定比老师还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这样的评价不但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而且也在不足中看到老师对他的肯定,从而激发学习动力。

          3、应用能力  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观察、实验、归纳、对比、推理、猜想、验证、交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应用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每一个可以欣赏的对象,不要等他们已经将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后,才去欣赏他们而是要抓住师生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例如,在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同层次的回答后,应给予一定的评价,如:对;很好;不错;OK;你真行;你真棒;这位同学真是勤奋好学,值得大家学习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而教师的的素养、经验对教学活动的思考与积累、生活经验、教材等丰富的教学媒体都是值得深入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这些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1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课时2教参课件.pptx 人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1 宣纸的故事》精品课件1.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素养课件(第二课时).pptx 人音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唱歌 打花巴掌》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课件(第一课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8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小小歌唱家 小放牛》精品课件.pptx 鲁教湘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1 Unit 1 课时1 教学课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素养课件(第一课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复习课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新课标课件(第三课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课件(第一课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4 大自然里的风》精品课件.pptx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3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4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