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7页南京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中国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一 年,教学实习及毕业论文一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 不超过4年在职攻读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 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二、 课程设置(一)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1. 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1)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2) 学分分布核心课程(含学位公共课6学分)18学分拓展课程8学分训练课程4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2. 学位预备课程(不设学分)(1) 现代汉语(2) 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课程与学分结构1. 核心课程(1) 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外语(4学分)(2) 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方法(2学分)第二语言习得(2学分)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2学分)[指选*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2学分)跨文化交际(2学分)2. 拓展课程(8学分)(1) 公共政治类[指选,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学分)(2)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4学分)汉语语言要素教学(2学分)汉语教学资源与多媒体教学(2学分)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2学分)汉语言研究专题讲座(2学分)汉字与书法(2学分)汉语史(2学分)(3) 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2学分)中外文化交流专题(2学分)中国文化经典导读(英文)(2学分)中国文化经典(2学分)中国文学作品选读(2学分)语言文化高级论坛(2学分)外国文化通论(英文)(2学分)历史上的中国儒学(英文)(2学分)中西方的道教观(英文)(2学分)(4) 教育与教学管理类(2学分)现代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1学分)3. 训练课程(4学分)语言测量与汉语水平考试研究(2学分)汉语教学资源与多媒体教学(1学分)中国传统文化技能(太极拳)(1学分)中国传统文化技能(中国画)(1学分)4. 教学实习(6学分)5. 学位论文(2学分)三、教学实践(一)教学见习教学见习在课程学习结束前两个月左右进行,见习过程结合《汉 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方法》课程进行。
教学实践方式1、 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 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2、 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三)教学实践管理1、 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2、 实习期间,南京大学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研究生要提交实践 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3、 由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四、学位论文(一)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 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等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程序1、 确定导师(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工作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前两周左右进行,由师生互选 决定确定导师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入论文选题阶段每位学生 需确认3人指导小组2、 学院审查学生课程学习学分3、 学位论文开题学生需如期向研究生秘书提交开题报告及导师意见4、 导师组同意开题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入论文撰写阶段三)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阶段1、 导师及导师小组审查学位论文,认为论文质量已达到答辩要 求后,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统筹安排答辩时间2、 答辩前一个月,答辩委员会秘书将①硕士学位申请人的培养 计划、课程学习成绩单,②评阅人名单,③答辩委员会名单送学院研 究生秘书审查。
注意事项:(1) 成绩单上所列课程应与培养计划相符且成绩合格2) 评阅人2人,至少1人为校外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 技术职务的专家3)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以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 家为主共三人组成,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至少有二 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原则上不聘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外籍专 家均不能担任主席3、在学院确定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五、毕业及学位授予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Y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研究生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二O—四年六月三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