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高考文综卷-地理试卷分析---刘孝勇.pdf
4页2018 年高考文综试卷2 -地理试题分析刘孝勇一、知识能力分析(一)客观题分析1-3 题是一组,以区域产业的转移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产业的区位选择的目的、主导影响因素 , 实现目的的手段 , 产业升级和转移以及阅读过程示意图获取相关信息,进而分析判断的能力4-5 题是一题组,以特定城市地图为载体,主要考查的知识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历史和地形;考查的能力主要是读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利用相应信息分析判断的能力6-8 题为一题组,本题组以南极部分区域图为载体,侧重考查定位能力后对指定区域所属时区判断能力和时间差异的计算能力进行考查,同时创设新情景,以地理知识生活化的方式, 对必修一第二章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知识进行了考察,同时对南极地区独特区域特征:远离人类居住区,人类影响小,其科研价值或是优势 -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敏感进行考查 9-11题是一题组,该题组以黄土高原为区域背景,以汾川河流域2013 年 7月 6 次降水过程的时长, 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表为信息载体,通过这 3 个小题考查了河流水文特征成因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在水文特征形成中的作用等知识内容,同时依据区域背景考查学生对区域特征- 黄土高原,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特征的掌握, 也考察了同学利用表格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大地理环境观或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统一的整体, 产生新功能平衡功能, 统一的演化过程)、水循环的原理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的能力。
该题层层深入,跨不同的知识模块,有梯度,区分度较大二)主观题分析37、本题主要考察区位优势分析,难度适中主要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题第一问主要考察区位优势分析,难度适中; 第二问主要考察产业集聚的有力影响,难度适中第三问主要考察大数据产业的下游产业,答案开放,与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难度适中第四问为开放性问题,必要或不必要都可必要方面则从可持续发展节能的角度方面回答,不必要则突出东部沿海和贵安地区的区别为主难度适中37、该题主要考查了特殊的低压系统- 龙卷(一种自然灾害)形成的独特原因,对人类的影响 从能力看,主要是考查同学用给定的概念原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分析时事,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能力,也通过对 地理 空间 动态过程 的分 析、规 律概 括等 学科 思维 模式 的 运用,考查学生 的逻 辑推 理能力该题第 1 问难度较低, 8 分分值分为三个小问,比较具有针对性,降低答题难度关于湿热气团源地,图中有明确的注记提示; 关于抬升原因,要根据文字题干进行解读,把描述类语言翻译成地理语言; 第三个小问考查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直接作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该题第二问难度适中,体现了近年地理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视的“详细阐述”的方法,也就是将一个知识点,用细致的语言进行描述,把握地理过程的关键环节,体现其发展的动态过程。
第三问难度较大,强调地理教学中的“特定时间结点”,特定的气候、天气、植被等,形成特定的地理事物或过程所以解题应重点考虑当地在该时间段的特殊气候特征和天气以及此时段的植被状态春季,北美地区南部回温快,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长驱北上,北部回温慢温度低,并在北冰洋和北部高压影响下南下,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温差明显; 春季气候较为干燥,容易形成正负电荷; 春季植被覆盖率低,地面平坦,摩檫力小而风速大总之,一般地材料将会把一些自然过程、现象发生的原理、机理告诉我们(当然,我们必须读懂并理解这些原理、机理,这要求学生必备一定的理科的基本素养),我们只是将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使这些现象、过程发生的条件分析表述出来就行了第 4 问难度较低,重点考查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从自然、人文两个角度出发43 题选修3:旅游地理主要考查了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及旅游活动设计考生 通过 信息 提取 和加 工, 可 以从 旅游 的游 览、 饮 食、 购物等多 方面 思考 ,旨 在 引导 考生 抓住 问题 的 关键 并找 到解 决问 题的方 法,并提 出策 略、建议 等该 题设 问及 作答 要 求指 向不 唯一 答案 ,留给 考生充分 发挥 的空 间 , 题目难度较低。
材料内容为依托佛山种植山药的优势来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第一问,从种植山药本身带来的效益入手,分析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好处第二问,题中提出山药不宜长途运输,所以在发展旅游项目时应注意此问题44 题选修6:环境保护主要考查了挺水植物对湿地的生态作用及其开发的生态意义第一问主要考察湿地的生态意义,芦苇是白洋淀内优势物种,对白洋淀湿地的生态功能起控制作用,其生态功能突出体现在调节气候、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洪减少水土流失等第二问考查了人类活动对芦苇质量和数量的影响,难度较低二、知识点分布下面通过列表比较可以看出2017 年与 2018 年知识内容分布差异2017年主要知识点2018 年主要知识点1-3 题,区域的概念,区域的界限,秦岭淮河的意义, 同时考察交通运输的作用1-3 题,产业的区位选择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产业升级和转移4-5 题,考察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4-5 题,影响城市内部结构的因素:历史因素及地形因素 -6-8 题,考查区域特征、气候和地表形态的塑造 -6-8题,时区的判断、区时计算、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极地地区的科研价值、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9-11 题,考查河流地貌 - 洪积扇的形成、影响因素、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影响因素9-11 题,区域地理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成因分析36 题,以山西区域为载体, 考查工业区位条件分析,问题分析,对策36 题,区位条件分析,工业集聚的条件和益处,工业联系关联带动作用,产业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7,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高纬地区 利用整体性原理概括自然地理特征及分析成因,考查 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37 题,考查特殊的低压系统- 龙卷(一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对人类的影响,用给定的概念原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关注时事,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能力43,基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设计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及景区旅活动项目设计44,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运用比较的方法,考查,森林的生态功能(1)湿地植物对湿地的生态作用及其开发的生态意义由表可知, 2017、2018两年都将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影响作为了选择题中必考点, 2017年选择题没有工业、人口和城市方面的内容,2018 年选择题没有农业、人口和交通方面的题目,两年都没涉及到内容是人口方面的内容。
主观题看, 36题,这两年都重视了对工业地理的考查,除都重视对区位条件的法分析外,区别在于17 年考查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其解决对策,而 18 年则是考查了工业联系作用及集聚的好处37题,17 年考查了高纬地区 利用整体性原理概括自然地理特征及分析成因,考查 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18 年考查了 龙卷(一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对人类的影响,用给定的概念原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关注时事,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能力与客观题考查的内容比较看,17 年 4-5 与 37题内容部分重复,18 年 1-3 题与 36 题内容部分相似也就是说重点的知识点可能重复考选做题看, 43 题这两年都是关于旅游活动设计的问题,不同之处在于,17 年是基于旅游者的角度进行活动准备和规划,而18 年则是从旅游企业规划者的角度进行旅游活动项目设计 44 题,这两年都是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及其保护的内容,差别在于17 年是关于森林的生态功能的题目,而今年则是关于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并强调了对其保护意义三、复习备考反思:通过试卷分析, 对照回顾高三近一年的地理复习备考教学工作,既可以发现教师在复习内容、 方法,复习重难点的把握上,地理能力的训练程度掌握上,复习时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也可以发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复习方法上,复习重难点的掌握上,复习节奏适应方面取得的进步、成效和缺陷、 不足。
这对其后新高三的地理复习教学工作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快速高效地展开,必然有所裨益1、教师复习备考反思:(1)成功的方面:做到了全面复习,重难点重点复习和突破;讲练结合,注重地理读图能力、读表能力、 阅读能力及其地理信息获取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注重利用地图展示地理事物的分布,过程示意图演示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注重了利用概念、推理、 判断等逻辑工具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强化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练习, 强化提高其阅读能力,同时通过练习进行做题方法指导,进行方法训练;通过对部分同学月考、 周考试卷的面批,进行方法指导和知识内容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预设目标,通过考试目标达成与否,进行鼓励或是鞭策,推动其不断进步;通过对近3 年高考题的练习,让学生适应,熟悉高考题目的内容结构、行文风格、试卷特点、难度等,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每次大型考试后,注重知识内容查漏补缺,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总结应对策略及时指导学生; 通过以往 3 年高考试题的内容,进行了今年高考内容的预判;利用考前几天的时间,收集了一些可能考试到的试题内容让学生参考。
2)不足:一是时间安排上,一轮复习较长,应该在年前彻底完成;二是知识内容纵向复习较充分,而横向联系不足;三是复习中,对于一些原理总是囿于一定的知识体系内思考,而不想突破一定的条件后这些原理是否成立;没有在早前对往年高考试题进行知识内容、能力考查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今年高考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预测进而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重点复习2、学生复习备考中取得的成效和不足:(1)学生取得的成效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原理、基本地理过程多数能够掌握;答题规范方面地理术语的使用方面都有所提高2)不足之处,突出表现为这几个方面:多数同学知识体系不完善,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原理“极端化” (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影响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和记忆;缺乏感性认识,想当然杜撰一些地理原理(沿海灌溉水源充足,海拔高,气温高等)3 改进措施根据前述分析,新的高三在复习中,可采取下面的几个措施:一是应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复习中对于复习到的原理,利用到的方法应有针对性练习;二轮复习中,不应跟着试题走, 而应根据计划安排有计划地选题;每次月考后及时对学生存在问题归纳总结,使之及时查缺补漏,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掌握基本的做题方法;加强对课本、课标、高考试题研究和分析,确定高考复习重难点。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